對於很多人來講,畢業離開了校園基本上就意味著今生基本上就告別了漫長、舒適的寒暑假。從此人生就邁進了一個新的階段: 每天掰著指頭數天數,各種盼望周末、小長假的時間了。
但是,即便是如此,對於一個即將走出校門的人手中也要有一份 offer 也才安心。所以在求職的時候,部分企業也會利用我們在對於假期的渴望,散發出一些誘人的味道。於是乎,我們在求職的各種場合就能夠看到的各種各樣與企業休假相關的內容,比如在各種形式的招聘會上、招聘網站上、乃至於各種微信群、QQ 中散發的招聘小廣告上。
不過,仔細的總結起來,你會發現發現即便是一個休息休假,各個企業寫的也不盡相同:有的企業寫著雙休、有的企業寫著周休一天半、有的企業則寫著大小周休、有的則乾脆直接寫了周休一天、甚至有企業還會寫一些其他形式的假期。這些信息一起湧來的時候,經常會讓踏出校門的人感到困惑。那麼,這些假期、休息日的背後有什麼道道麼?今天的這篇文章,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背後的一些問題。
▍雙休還是單休,是個問題
在談到休息休假的時候,單雙休是最先被感覺到的一個,這也是其他假的基石,乃至於窺視一個公司的窗口。無他,因為單雙休問題的背後是一個公司實行何種工時制的問題。
根據相關的法律的規定,我國現行企業工時制度有標準工時制、綜合計算工時制和不定時工時制三種。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自行去了解一下。
根據相關的法律的規定,我國現行企業工時制度有標準工時制、綜合計算工時制和不定時工時制三種。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自行去了解一下。
在單雙休的這個問題上,首先一定要避免的是先入為主的觀念:「雙休是主流」。雖然在媒體上,我們甚至能看到關於一些企業開始實施每周休 2.5 天乃至三天的報道,但是現實中這種事情我沒有看到過。就我個人的職場經歷來講,所見到的實行每周雙休的企業也並未占到多數,每周單休的企業也大有人在。當然拋開加班費、工資等因素來講,我相信每個人都是喜歡雙休的,而且雙休與學校時代的周末幾乎可以完美地銜接。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點就是不能武斷的下結論一個單休的公司就是違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相關規定,員工工作只要「每天工作不超過 8 小時,每周工作不超過 44 小時,每周至少休息一天」,那麼這種工時制度就是合法的。這和我們潛意識的當中一天 8 小時,一周上 5 天班(40 小時)還是有所差距的。潛意識中的「一天 8 小時、一周 40 小時」是標準工時制其實對應的是標準工時制。
《勞動法》第三十六條 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第三條 職工每日工作 8 小時、每周工作 40 小時。
《勞動法》第三十六條 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第三條 職工每日工作 8 小時、每周工作 40 小時。
在就業的時候,通常來講有這樣的一些點需要注意:
首先,在工資相差不大的情況之下,雙休也比單休更有優勢(可以用日工資進行對比)。這一點其實比較容易理解。
其次,就個人的經歷和了解到的周邊情況而言,在大致情況不差的情況之下,對於休息日的選擇傾向是「雙休>大小周>每周休 1.5 天>單休」。
這裡需要解釋的就是為什麼同樣算下來都是周休 1.5 天,大小周的方案要更優一些。原因就是很多時候,每周都休一天半的時候經常會發生「拖堂」的行為,像極了老師講課的時候講著講著課間十分鐘的休息時間就沒了;再者即便是公司「不拖堂」,員工中午下班之後從公司長途跋涉返回家中也總是需要耗費一段時間。
▍法定節假日與那些似曾相識的假期
每年的時候,國務院辦公廳都會發布一個關於放假安排的通知。今年也不例外,這裡就有一份國務院辦公廳關於 2023 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在這份通知裡面基本上囊括了絕大部分職場人可以休的法定節假日。除非特殊情況,企業一般都會在這些法定節假日的時候安排自己的員工進行休假,沒有安排休假的也會支付相應的加班費用。
《勞動法》第四十四條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勞動法》第四十四條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除了法定假日自身,和法定節假日還有個密切相關的點,那就是放假調休。放假調休對很多人來講並不陌生。每當遇到一些特定的法定節假日的時候,比如清明、五一、十一、春節等。這些法定節假日和與之相連的周末經常是拼接在一起。所謂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結合前面提到的單雙休的問題,容易出現別人在家休假而自己需要去上班的情況。如果調休得多,自然也就會比別人提前好幾天上班。
除了上面通知中提到的那些法定節假日,還有一些耳熟能詳的假日,比如婦女節、青年節、兒童節這樣的一些節假。更多同類的假期參見《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實際上,這些假期在現實中休起來的情況並不如人意,基本上就是處於一種看企業良心的狀態。在這些節假日中,婦女節的情況能好一些。即便是不予休假,企業也往往會多少發放一點福利。
《關於部分公民放假有關工資問題的函》指出:在部分公民放假的節日期間,對參加社會或單位組織慶祝活動和照常工作的職工,單位應支付工資報酬,但不支付加班工資。如果該節日恰逢星期六、星期日,單位安排職工加班工作,則應當依法支付休息日的加班工資。
《關於部分公民放假有關工資問題的函》指出:在部分公民放假的節日期間,對參加社會或單位組織慶祝活動和照常工作的職工,單位應支付工資報酬,但不支付加班工資。如果該節日恰逢星期六、星期日,單位安排職工加班工作,則應當依法支付休息日的加班工資。
▍年休假
年休假經常被簡稱為年假,它可以說是一個公司休假制度的試金石。通常來講,一個連年休假都沒有的公司,基本上其他的假期提供與否就完全是隨緣了。極端一點甚至會出現只有法定節假日本身休假,其他的一律沒有。
關於年休假,習慣上的說法就是工作滿一年給 5 天(更詳細的規定參見《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國務院令第514號)》)。所以,對於剛剛走出校門的學生而言,年休假在畢業的當年通常是享受不到的。當然,也不排除公司會以「年休假」的名義當年就給予休假的,但是這只是公司自身的內部行為。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國務院令第 514 號)
第三條 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 10 年的,年休假 5 天;已滿 10 年不滿 20 年的,年休假 10 天;已滿 20 年的,年休假 15 天。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國務院令第 514 號)
第三條 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 10 年的,年休假 5 天;已滿 10 年不滿 20 年的,年休假 10 天;已滿 20 年的,年休假 15 天。
在《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國務院令第 514 號)》的規定當中我們能夠看出,年假是與參加工作時間密切相關的。所以如果中途跳槽,新單位通常會讓你提供工作證明來佐證你的工作年限,這些證明材料以提供社保繳費證明的形式居多。說句題外話,換工作時候,新單位通常會參照入職時間對當年應休年休假的天數進行折算。
關於年休假,這裡還需要提到的一點就是,在日常中,經常有人會提到年休假三倍的說法。實際上來講,我沒見到過有公司真的支付了三倍的,除了發生勞動爭議的時候。大部分情況之下,也就是一天換一天的形式。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國務院令第 514 號)
第五條 對職工應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數,單位應當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國務院令第 514 號)
第五條 對職工應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數,單位應當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
▍婚假
婚假以及下文中提到的產假、陪產假、育兒假、護理假這些假期,各地的規定不一,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去搜索一下當地相關假期的天數。
我們談到的婚假通常是由兩部分組成,即國家法律規定婚假和晚婚假兩部分。不過現在越來越多的省份已經取消了晚婚假,打工人可以休的部分就變成了法定的婚假,也就是三天。而且即便是這短短的三天婚假在休假的時候也是包括周末和法定節假日在內。不過在事實上,就個人的從業經歷來看,我尚未見到有人把婚假請成包括周末和法定節假日在內的。
根據媒體相關報道,目前婚假短如山東、四川、廣東、浙江、廣西、湖南等省為三天,長如甘肅、山西兩省婚假可達 30 天;而黑龍江、河南、陝西、寧夏等省市區如果主動參加婚檢,可以獲贈婚假時長。
儘管說婚假最短的只有三天,但是這三天休起來也不是那麼容易。一般來講,婚假在休假的時候單位都會讓員工提供婚姻登記證明。現實的問題就是,領證並不意味著當事人就會馬上舉辦婚禮,但是領證時間與婚禮的時間間隔太長,公司也不太那麼容易批假。
目前尚未有明確的法律法規對於休婚假的時效進行規定,基本上都是單位的規章制度在進行界定。就我所經歷過的公司而言,一般情況下,員工入職後當年內領證然後休婚假的行為,公司都會批准。其他的情況就看公司良心了,比如有些同學在讀書期間就已經登記了的情況。所以這裡的建議就是,如果取得了結婚證之後,及時向所在單位了解休婚假的具體規定,避免將來的麻煩。
▍產假與哺乳假
對於剛畢業的學生來講,產假、哺乳假可能會顯得稍微有那麼一點點遠。但是,這事並不絕對。在我的從業經歷當中,遇到過一個很典型的例子。我們招過一個應屆生,入職之後沒多久經人介紹結婚、隨後生子,之後不久因為一些家庭的原因而離職。
關於產假和哺乳假,最基本的原則在於《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當中都有相應的規定。這裡比較容易忽視的、或者不容易注意到的有兩個:產檢的假期與流產假。前者因為種種原因給員工提供產檢假期的企業並不是太多,而後者因為各種原因請流產假的也比較少。
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
第六條 ……懷孕女職工在勞動時間內進行產前檢查,所需時間計入勞動時間。
第七條 女職工生育享受 98 天產假,其中產前可以休假 15 天;難產的,增加產假 15 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個嬰兒,增加產假 15 天。
女職工懷孕未滿 4 個月流產的,享受 15 天產假;懷孕滿 4 個月流產的,享受 42 天產假。
第九條 ……用人單位應當在每天的勞動時間內為哺乳期女職工安排 1 小時哺乳時間;女職工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1個嬰兒每天增加1小時哺乳時間。
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
第六條 ……懷孕女職工在勞動時間內進行產前檢查,所需時間計入勞動時間。
第七條 女職工生育享受 98 天產假,其中產前可以休假 15 天;難產的,增加產假 15 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個嬰兒,增加產假 15 天。
女職工懷孕未滿 4 個月流產的,享受 15 天產假;懷孕滿 4 個月流產的,享受 42 天產假。
第九條 ……用人單位應當在每天的勞動時間內為哺乳期女職工安排 1 小時哺乳時間;女職工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1個嬰兒每天增加1小時哺乳時間。
與前文提到的婚假的情況類似,各省市區會根據當地的情況對產假進行「加贈」,相關的規定一般會在當地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當中體現。根據相關匯總,目前大部分的省市區給予 158 天產假,江西、青海等省則給予 188 天,最長的西藏給予 1 年。
產假、哺乳假以及下文中提到的陪產假、育兒假,員工在休假的時候通常是需要向單位提交孩子的出生證明作為佐證的。
▍陪產假與育兒假
自 2021 年三孩政策出台以來,各地先後對當地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進行了修改,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勵生育的措施,陪產假以及下文中提到的育兒假就屬於這些措施的一部分。
陪產假
陪產假,與前文中提到的產假相呼應。從名字上來看,它主要針對的是男性。與產假有所不同,陪產假的相關規定主要體現在各省市區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中。就目前來看,或延長,或新設,大部分省市的陪產假都為 15 天,最長者可達 30 天。比如山東就把陪產假從之前的 7 天延長到了 15 天,北京、廣東等省也均為 15 天,上海為 10 天。更多地方的陪產假情況可以點擊上文提到匯總了解。
育兒假
跟產假與陪產假只能單方享受有所不同,育兒假是一個夫妻雙方都可以享受的假期。以山東省為例,修訂後的《山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規定「三周歲以下嬰幼兒父母各享受每年累計不少於 10 日育兒假」。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大多數的省市區的育兒假為 5 天或 10 天,北京、上海為 5 天,廣東為 10 天。
需要注意的是,企業在執行育兒假的過程當中一般會選擇兩個時間節點進行折算:一個是孩子的出生日期,另一個是員工的入職日期。通常企業會選擇這兩個時間節點中對企業最有利的一個執行。再者,法律規定的是「周歲」,但是實際過程中一般企業都會按照自然年進行折算休假。
與產假一樣,員工在休陪產假或育兒假的時候通常是需要向單位提交孩子的出生證明作為佐證的。不過如果中途沒有發生更換單位的情況,一般單位提交一次也就完事。
此外,陪產假、育兒假期間的工資參照當事人正常出勤進行發放,而且是由企業進行發放。因而這兩個假期的具體的執行情況也就因企業而異了。但是因為山東省的育兒假也是從去年的 11月才開始施行,了解的面並不是太廣。僅就個人所了解到的周邊的幾個企業的執行情況倒也還好。
▍(子女)護理假
護理假也是各地在三孩政策出台後,在修訂當地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時新增加的一個假期。假期的名稱在各地不盡相同,有子女照料假、子女陪護假等不同的稱呼。這個假期是給予子女照料生病的父母的。
相比較而言,在該假期的規定上各地差別很大。比如北京規定,「獨生子女父母需要護理的,獨生子女每年獲得累計不超過十個工作日的護理假」;而山東規定,「六十周歲以上的老年人患病住院的,其子女所在單位應當支持護理照料,給予獨生子女每年累計十日、非獨生子女每年累計七日的護理假」。
同樣,在實際的休假時,護理假也與育兒假比較類似。企業在執行護理假的過程當中一般會選擇兩個時間節點進行折算:一個是父母的出生日期(核算年齡),另一個還是員工的入職日期。同樣相似的還有,企業也是會根據這兩個時間節點中對企業最有利的一個執行。
▍喪假
通常情況下,喪假的天數為 3 天。全國各地基本上一致。《廣東省企業職工假期待遇死亡撫恤待遇暫行規定》規定,「職工的直系親屬(父母、配偶、子女)死亡,可給予 3 天以內的喪假」。其他地方的可以參考當地的相關規定。
▍寫在最後
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假期之外,很多公司會根據自己經營過程當中遇到的一些實際的情況,制定一些很有行業特色或者公司特色的假期。比如可能針對於駐外的銷售或是售後人員,會有比較長一點的探親假,或者在法定年休假的基礎之上額外增加的年休假等。
對於一個稍正規一點的公司來講,員工在入職的時候就會收到一本員工手冊或者其他類似的告知文件。在這上面載明了員工在公司服務期間可以休假的種類與時長。新入職職場的可以看看相關的文件,大致了解一二。不過公司有些東西從來都不是寫在紙面上的,甚至是不同部門在請假審批時把握的尺度都不一樣。在這個時候可以先大致觀察一下周圍的人情況,如果感覺苗頭不對,及早止損。
原文連結:
https://sspai.com/post/79286?utm_source=wechat&utm_medium=social
作者:jijiali
責編:張奕源Nick
/ 更多熱門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