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人生的3次叛逆期,與其吼吼吼,不如這樣跟他說話 | 精選

2023-11-12     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孩子人生的3次叛逆期,與其吼吼吼,不如這樣跟他說話 | 精選

孩子到了某一階段就會表現出叛逆,一言不合就跟你對著干。面對孩子突如其來的叛逆,父母在驚訝的同時,內心也是苦不堪言。

今天這篇文章,將從不同階段的叛逆期出發,提供實用的溝通策略,幫助家長正確地與叛逆期的孩子相處。

第一個叛逆期:可怕的兩歲

叛逆特點

特點1「不」字當頭。「不行!」「不要!」「不好!」變成口頭禪。

特點2:有很強的秩序感。玩具必須按照他的順序擺;食物要按照特定的順序吃;餅乾碎了他不吃,一定要整塊的。

特點3:什麼東西都是「我的」,分享是不存在的。

「溝通策略」

  • 用語言幫助孩子表達他想表達的事情

2歲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很有限,想要什麼、想做什麼有時候無法精確表達,才會表現出著急、生氣。

這個時候,比起花心思哄他,父母應該用語言替他表達出想法。

  • 不要經常使用會招致反對的問句,讓孩子自己做選擇

想讓2歲左右的小孩子合作,建議父母不要經常使用會招致反對的疑問句,比如你問孩子「寶寶現在來洗澡,好不好?」孩子只能「好」和「不好」來回答,大部分的小孩都果斷選擇了後者。

第二個叛逆期:7—9歲

「叛逆特點」

特點1:做什麼事情都有他的理由,即使做錯事情也會找到各種藉口。

特點2:有磨蹭、拖拉的壞習慣,而且越催越慢,屢教不改。

特點3:討厭被當成小孩,自尊心特彆強,愛面子,接受不了批評。

「溝通策略」

  • 避免總是大喊大叫

大多數父母因為缺少耐心,選擇了用怒火來「鎮壓」孩子的叛逆,然而,長期的吼叫讓一些孩子越來越沉默,表面上看是被罵服了,其實內心要麼千瘡百孔,要麼積攢著憤怒在未來某一刻爆發。

  • 少用否定語言,多用正面鼓勵

在溝通時,儘量避免一些否定語言或者催促、責罵,多用正面話語來換取孩子的合作。

  • 發現孩子頂嘴,提醒孩子改變說話語氣的同時,父母也要改變

孩子在7到9歲出現的叛逆,很多時候是對父母無聲的反抗,也許是反抗你過於粗暴的態度,也許是反抗你對他諸多的限制。

如果你不想讓孩子頂嘴,就要先接受他的「質疑」嘗試傾聽他的想法,並做出調整。

第三個叛逆期:12歲之後

「叛逆特點」

特點1:重視形象,關心自己的穿著和髮型。

特點2:看重個人隱私,渴望有獨處的空間與時間。

特點3:同伴關係逐漸占據重要地位,身邊的朋友流行什麼,孩子也會去做;對手機、電腦依賴性變強。

溝通策略

  • 改變以往居高臨下的溝通模式,把「說」變為「聽」

父母的教養方式應該是隨著孩子年齡而變化,這是一個由嚴到松的過程,也就是說到了青春期,意味著就要徹底放棄那種「我是你父母,你就應該聽我的」的溝通模式。

用認同去敲開孩子的心門,安靜用心地傾聽,讓孩子知道:你是站在他一邊的,你是可以依靠的。在接納孩子感受的基礎上,再來給予建議。

  • 珍視青春期孩子所珍視的事物,融入他們的世界

孩子在青春期所珍視的東西,父母要試著去理解和支持。不要怕孩子的興趣愛好會影響學習和生活,只要是在安全、合理的範圍內,把握好度,一般不會成為問題。

青春期的孩子,雖然臉上寫著拒絕,其實內心渴望尊重和認可,當他感受到自己是被理解的,父母也尊重他所珍視的事物,合作就變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 不要總在孩子面前急於證明自己有多麼正確

任何溝通,只要到了說教這一步,對話慾望就會消失掉一半。青春期的孩子開始有自己的道理、主見,他非常不喜歡被你的道理打敗,他們的情緒波動也比較大,過多的大道理特別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

本文轉載於 | 錢志亮工作室(ID: qzlgzs)

作者 | 錢志亮,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專注於特殊教育、家庭教育、幼兒教育領域。著有《入學早知道》《科學的早期教育》《急用先學的140個漢字》等。

責任編輯 | 杜潤楠

更多精彩資訊,請點擊下方圖片,下載中國教育報APP、中國教育報好老師APP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21001e6eeb30cc73f25e3b740d9d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