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空之王》為何能領跑五一檔?這3點原因最真實!

2023-05-01     電影生活

原標題:《長空之王》為何能領跑五一檔?這3點原因最真實!

今年最好看的動作類型電影終於在五一檔上映了,那就是由劉曉世導演執導,王一博、胡軍、周冬雨領銜主演的試飛員題材電影《長空之王》。

在同期上映的眾多電影中,只有這部《長空之王》的題材最特殊,這不僅是一部動作大片,更是第一部以「試飛員」為主角的獻禮電影。

那麼我們今天就來一起聊一聊,這部電影究竟優秀在哪些方面:

一:節奏緊湊、劇情震撼

毫不誇張的說,在看這部《長空之王》時,我不止一次感到難以言喻的震撼。

這種震撼來源於導演劉曉世的拍攝經歷——他是國內唯一一個集齊海陸空三方軍隊宣傳片拍攝經驗的導演。所以在他的鏡頭裡,每一架戰鬥機都透著灼熱的壓迫感和熊熊焰火般的生命力。比如電影中有不少殲10、殲16以及「大殺器」殲20的各種實拍畫面,簡直狠狠拿捏了每一個軍事愛好者。

同時這種震撼也來源於「試飛員」這個讓觀眾陌生的兵種。

在不少觀眾的認知里,提到「軍人」,會立刻想到海陸空三軍,但當進一步提到「空軍」時,卻鮮少有人知道在威風凜凜、意氣風發的飛行員之外,還有很多優秀又偉大的軍人,在冒著生命危險用自己的專業知識一次又一次的試飛最新型的戰鬥機,通過模擬飛行員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將最新數據帶回地面交給工程師進行調試。

也就是說,能當上「試飛員」的,不僅僅是空軍中最優秀的,還可能是犧牲率最高的。這個概念一明確之後,再去觀看這部電影的時候,種種驚心動魄的情節更有一種沉默又催淚的震撼感。

在首映禮里,中國試飛員:王昂、李剛、雷強等人,都到達現場,看完《長空之王》後,他們直言,電影中的場景太真實了,劇中多個場面,在他們的職業生涯中時有發生。

二:是成長,也是犧牲

《長空之王》這部電影里以試飛員雷宇(王一博飾)為主角,構建了一條完整的成長線,而胡軍飾演的試飛大隊隊長張挺也成為了整部電影最大的淚點。

電影的開端就是飛行員雷宇駕駛三代戰鬥機和侵略我國領空的外來機展開搏鬥的畫面,他嫻熟的操作和流暢的動作讓這場戰鬥本該遊刃有餘,但是發動機突然故障卻讓局勢陡然發生變化。局勢瞬息萬變,雖然雷宇在千米高空鎮定的做各種應急處理,可在反覆斟酌下還是放走了侵略者。

雷宇的極限操作不僅讓觀眾捏了一把冷汗,同時也讓試飛大隊隊長張挺(胡軍飾)看到了他的可塑性,力排眾議後邀請對方參加了試飛大隊的選拔,從此成為了試飛大隊的一員。

不得不說,編劇真的非常會寫軍事主題的成長線,雷宇在試飛選拔後和父母產生的爭執,不論是雷宇的堅持,還是父母出於安全考慮想讓孩子放棄,都讓角色更加立體,也讓劇情更加的接地氣。這個角色的成長迅速填補了影視劇中關於試飛員的空白,也讓觀眾看到了空軍試飛員的犧牲和奉獻。

三:劇情催淚,演員出彩

王一博飾演的雷宇這條成長線非常的飽滿,不論是他面對的挫折還是在困境下的種種選擇都讓不少觀眾感同身受,但最讓觀眾淚流滿面的還是胡軍的表演。

按照慣例,主角的成長線必然伴隨著長者和前輩的犧牲,所以當胡軍飾演的張挺出場時,不少觀眾就已經猜到了他的結局,但是當犧牲來臨時,仍讓人泣不成聲,實在是因為胡軍的演技太出彩了。

不論是胡軍那種由內而外的堅毅氣質,還是他面對危險時的冷靜自持,都讓他無限接近電影中的飛行員「張挺」,他往那一站,給觀眾的就像是一個有數十年飛行經驗的資深飛行員。當他在試飛過程中遇到故障,戰鬥機兩側的炸彈墜毀就會爆炸,而飛機下方就是居民區,明明塔台命令他立刻棄機跳傘,可是他出於軍人的天性和職責,四次拒絕跳傘指令,堅持將飛機駕駛至無人區。

那是他身為軍人第一次違抗命令,同時也是最後一次違抗命令。

張挺的堅毅果敢,他的責任感與堅持都被胡軍演繹的淋漓盡致,如果非要在《長空之王》中選擇一個最出彩的角色,我想很多觀眾一定會把手中的票投給他。

和平年代,仍有無數英雄在逆向而行,或是奔向火海,或是隱姓埋名,又或是如同《長空之王》中那些駕駛戰鬥機飛向藍天的試飛員一樣,強大、沉默而又充滿力量,我想這才是這部電影震撼人心的根本原因。

這部《長空之王》值得一張電影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1e842c48708c09e9624c2533335c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