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用送貨上門 「留客」,或成為壓倒菜鳥驛站的第一根稻草

2022-08-09   睿財經

原標題:阿里用送貨上門 「留客」,或成為壓倒菜鳥驛站的第一根稻草

睿財經訊(文/王蕾)7月26日,菜鳥CEO萬霖在2022菜鳥開放周上表示,今年公司將重點做好送貨上門、特色行業供應鏈、國貨出海、科技下鄉出海和企業ESG五件事。針對快遞上門的現實難題,菜鳥將通過直營配送、末端可選、下單可選等多種方式,著力提升送貨上門比例,改善消費者關切的物流體驗。

自從電商開始成為購物習慣之後,快遞的業務量持續增加,2021年全年單量超過1000億件,在成本不斷上市的今天,快遞單價不增反降。末端送貨上門一直被詬病,送貨上門成了稀缺服務。能夠做到送貨上門的快遞,多是順豐、京東等單件派費較高的包裹,本質是消費者為上門服務支付了額外的費用。

菜鳥驛站向京東快遞學習

菜鳥 CEO 萬霖在日前舉行的年度會議上就表示," 以多種方式送貨上門 " 已經被列為菜鳥今年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在此之前,菜鳥的配送上門主要服務於天貓超市的訂單,並且這也是天貓超市得以迅速壯大的關鍵原因之一。此外,菜鳥驛站自去年 4 月聯合天貓、淘寶推出 " 免費保管,按需上門 " 以來,該服務已覆蓋全國 200 多個城市,最快可實現當日選、當日送。萬霖還表示,菜鳥還新增了第 3 種方式力推的送貨上門服務,將選擇權前置到了消費者 " 下單 " 環節。

也就是在淘寶上下單時,菜鳥將聯合商家提供送貨上門的選擇,並且用戶無需額外付費。事實上,菜鳥嘗試普及送貨上門是在去年 4 月 15 日,彼時菜鳥驛站開始在北京、上海、杭州三城試點按需送貨服務。可問題是,時至今日,菜鳥的按需送貨服務在已覆蓋了全國 200 多個城市的情況下,部分消費者的體驗似乎並沒有發生根本的改變。

菜鳥此次選擇聯合商家提供送貨上門服務,雖然看起來很美好,但實際效果很可能會大打折扣。要知道,菜鳥驛站與豐巢這樣的快遞臨時存放點之所以會誕生,原因就是快遞員逐漸不送貨上門了。而 " 最後一公里 " 一直都是物流行業的痛點,需要快遞公司通過堆砌人力來實現,並且遇到消費者不在家等情況還需二次投遞,這都會產生巨大的成本。

菜鳥驛站一個件的收入大約是7毛錢左右,普通一家菜鳥驛站每個月的利潤是6000元左右,這是不送貨上門的情況下,如果需要送過上門需要再單獨配備一位工作人員,成本再次提升。可以說菜鳥驛站的利潤幾乎所剩無幾。

菜鳥驛站送貨上門為了助力淘寶

電商淘寶看似是老大,卻越來越委屈。中高端商品銷量賣不過京東,底端產品賣不過拼多多,直播帶貨又不如抖音,老大的地位還在卻大不如前。

電商平台新增用戶越來越困難,跑馬圈地、燒錢搶市場的成本越來越高。這也是為什麼,像淘寶、京東、拼多多和抖音等電商平台,比起拉新更注重用戶留存,近幾年開始「卷」起來了,發揮各自優勢服務用戶、留住用戶。

天貓上商家數量比其他平台多,這也是大家選擇它的重要原因。上個月天貓618,就有26萬個品牌參加,近300個品牌成交額過億。同時,天貓還更加務實了,不僅打通支付通道,還解綁商家「二選一」。買賣雙方,選擇的餘地都更多了。

京東也有了很大改變,一邊不斷為物流提速,從次日達到今日達、乃至小時達。很多網友都透露,選擇京東就是因為物流服務好。另一邊,京東還提出商品保價服務,用戶下單後,如果在一個月之內買貴了,直接退差價,這筆錢由平台出,讓消費者更安心。

淘寶的最大競爭對手京東,最大的優勢其實就是物流,京東快遞不斷提速,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實現當日達已經成為現實。相比之下,淘寶、天貓的快遞就遜色很多。需要自己去菜鳥驛站取,並且還會遇到同一家的貨物兩個快遞的情況。總之是,淘寶、天貓使用的快遞服務和質量就是不如京東,這樣是阿里巴巴的痛點。

據萬霖介紹,在特色行業供應鏈方面,菜鳥也將圍繞家裝、重貨、冷鏈、大家電、快消、美妝等行業升級服務。食品重貨「送貨上門、破損必賠」;大家電「次日達、晚必賠」;冷鏈「化凍必賠」都將供應鏈服務品質推向新的水平。

從萬霖對菜鳥驛站的介紹和定位可以看出,菜鳥驛站對標的就是京東快遞。阿里巴巴也是想通過菜鳥驛站的優質服務提升淘寶和天貓銷售。

壓倒菜鳥驛站的第一根稻草

現在菜鳥驛站基本都是加盟形式,每個站點的投入大約在2到3萬元,包含房屋租金、設備費用、押金費用等。菜鳥驛站存放一個快遞的費用大多數情況下也就是0.5元到0.8元之間。假設一個站點一天能夠收到300個單子,300個單子乘以0.8元,站點一天帶來的直接收入就是240元,一個月的收入大約 7200元。當然還有寄件收入,大約3000元左右。一個月的總營收大約是1萬元左右。扣除房租、水電費等等雜七雜八的費用其實剩不了多少錢。

實施在送貨上門之後,大大增加了投放成本。同時,菜鳥驛站基本是加盟為主,服務人員和服務質量難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