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取款限額,相當於先假定客戶有罪,然後讓客戶證明自己無罪

2022-06-24     戲說金融

原標題:銀行取款限額,相當於先假定客戶有罪,然後讓客戶證明自己無罪

昨日見到朋友阿木,他滿臉愁容,又帶著些許怒氣。

問之何故?

答曰:前兩天軟磨硬泡好不容易跟老岳父借了5萬元支付貨款,結果錢剛打給供應商,自己的儲蓄卡就被禁了。

我聽了打趣說:你就偷笑吧,最起碼錢轉出去了。

為什麼這樣說呢?原因很簡單,這段時間不論是從身邊人身上還是媒體新聞、網絡貼吧,看到關於銀行取款轉載限額、中止持卡人使用儲蓄卡的案例太多了。

有的人因為還信用卡而被突然顯示無法支付,諮詢儲蓄卡發卡行,說該卡單次支付金額已被限制,最高1000。

有的人僅僅只想給老婆發個「520」,卻發現儲蓄卡最多只能轉出500元;

有的人掏出三個月沒有使用過的儲蓄卡,才知道已經被銀行銷卡,但是他自己卻沒有去辦理過任何銷卡或銷戶手續。

還有的人只是想去銀行把自己卡上的錢取出來,卻被告知需要提供房產證。

更有甚者,有很多人存在銀行里的錢突然取不出來,要去討個說法,還被精準賦紅。

大概地總結了一下,出現上述現象(不包括被無端賦紅事件)的儲蓄卡,多具有以下幾個特徵:

1、多餘的一類卡被清理掉。在新規出來之前,一個人可以在同一家銀行辦理多張一類卡,但是新規出來之後,一個人在同一家銀行只能辦理一張一類卡,因此銀行會對持卡客戶多餘的一類卡進行清理。如果你的卡片突然用不了了,有可能是被清理掉了。

2、「睡眠卡」被清除。很多人因為辦理了太多的銀行卡,一些銀行卡就被遺忘了,一直處於閒置狀態,長時間沒有任何交易,這種卡片被稱之為「睡眠卡」。對於睡眠卡的清理,不同銀行政策不同,有的是三年沒用過,有的是一年沒用過;有的是卡里餘額不足十元,有的是餘額不足百元。

3、異常交易。比如說突然有不明境外資金轉入帳戶;比如有和非法帳戶進行過交易;比如頻繁入帳頻繁轉出;比如大額入帳後大額轉出等等。

4、個人信息沒有完善或更新。比如之前辦卡的時候缺少一些信息,但在新規出來後需要提交給銀行完善信息,但沒有提交;或者是有些重要信息已經出現更改或者過期,持卡人沒有更新(比如身份證到期)。

實話實說,有些情況銀行限額禁卡是合理合規的,比如清理多餘一類卡或者長期不用的睡眠卡,在新規下,這種做法沒毛病。

當然也有一些做法是值得商榷的。

比如現在越來越頻繁越來越嚴格的取款和轉載限額。

以銀行的說法,給儲蓄卡限額是為了配合「斷卡行動」。

如果真是如此,那肯定要支持。畢竟「斷卡行動」打擊的是利用銀行帳戶從事非法活動的犯罪行為,這些行為有可能是洗錢,有可能是詐騙,有可能是賭博、有可能是涉毒、也有可能是走私。不論任何一項,都是罪大惡極。賭博和毒品害得多少人家破人亡,詐騙讓多少人錢財受損,其中還有不少屬於求學錢、救命錢或者養老錢這類有特殊用途的資金。

所以,如果是涉及到與這裡犯罪活動有關的儲蓄帳戶,不論是限額還是封卡,都是為了遏制不法行為,有效減少受害人的損失,大好事一件。

但是,現在很多銀行在這件事上的做法越來越變味了,不知道是技術不夠還是懶得區分,竟毅然決然地採取了「一刀切」的做法——未經客戶同意,批量給客戶限額甚至禁卡。

請注意,是未經客戶同意,批量操作。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之前取款轉載可以好幾千甚至好幾萬,但突然直接卻只能最多一千甚至幾百塊的原因。

在這個只要不全部持有現金就必須使用儲蓄卡的年代,銀行這樣「一刀切」的做法給普通儲戶帶來的影響顯而易見:還房貸車貸得N筆轉帳,甚至欠款還沒還完當天額度就沒了,第二天還得接著轉,很容易讓持卡人出現無辜逾期;做個小生意,想要給供應商付款採購,卻因為限額而錯過時機或引起誤會。

有時甚至會有更極端的情況,比如準備到醫院付費救命,卻突然被限額支付不了,從而耽誤了醫治的黃金時期,造成極為嚴重的後果。

按照之前,如果儲蓄卡出現了限額,自己在APP上修改了也就罷了。

但是現在不行,必須要個人親自去銀行櫃檯拿號排隊辦理。按說這樣忍一忍也能接受,大不了多浪費些時間精力。讓很多儲戶無法接受的是,現在大多數銀行在客戶申請調高限額的時候,要求提供一系列的資料和證明。比如填寫個申請表,比如提供工作證明,比如提供住址證明……還有一些更加過分的,要求提供卡上款項的來源證明或者流水的合法交易證明。

這就有些莫名其妙了,我自己的錢存在我自己的卡上,要使用還要提供一系列證明。

這種邏輯就相當於銀行先給了儲戶有罪推定,然後讓儲戶自己去找證據證明自己是無罪的。

搞笑吧,在權威司法機構沒有任何證據或者指示一個人有非法行為的前提下,銀行僅僅憑著一句「配合斷卡行動」就先給你賦罪了,來「莫須有」的藉口都懶得找。

從法律的角度來說,儲戶存在銀行帳戶中的錢屬於儲戶的私人財產,儲戶對其有所有權、使用權和支配權,不論是取款、消費還是轉帳,都是正規的權利。在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帳戶上的資金有非法嫌疑,豈能說限就限?

說句實話,如果銀行真的是想去配合打擊不法帳戶,更應該做的是提高監控技術和篩查分析技術,更應該做的是想方設法優化自己的監控流程。而不是僅憑著一刀切或者幾個並不靠譜的指標便限制儲戶的資金支配權利。

有意思的是,很多銀行對於大客戶的要求卻沒有那麼嚴格,那些帳戶上有上千萬上億資金的,反而可以隨便轉帳個數十萬上百萬,卻不需要那麼複雜的證明——當然,前提是你長期是改行的大客戶,長期在該行有大額存款或理財。

所以,這就不由得讓人某些銀行對待「斷卡行動」的誠懇性和真實目的了。

拿雞毛當令箭的有罪推論,該休矣!

本文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歡迎點擊關注!

「戲說金融」原創作品,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172088acf62c1446c91b701442691a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