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視(深度好文)

2023-12-26     全科與心理

原標題:平視(深度好文)

作者:櫻桃

來源:儒風大家(ID: rufengdajia)

低谷時不沮喪,因為也會過去。

古語有云:「上交不諂,下交不驕,則可以有為也。」

意思是說,與位置高於自己的人來往,不諂媚逢迎;與位置低於自己的人來往,不目空一切,如此才可以有所作為。

地球沒了誰都一樣的轉,太陽照常升空,做人千萬別把自己看得太重。

要想得到他人的尊重,須先自重,千萬別妄自菲薄,把自己看得太輕。

一個人終將學會,用什麼樣的方式看自己、看他人、看世界。

01

庸者仰視

李白《將進酒》說:「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和存在的意義,不要妄自菲薄,輕易否定自己的人生,只會仰視他人的成就。

「一個不欣賞自己的人,是難以快樂的。」

這句話是三毛在給一個「不快樂的女孩」回信上寫的。

這位女孩曾向三毛傾訴:「自己29歲未婚,只是一個小辦事員,長相平凡,工作能力有限,沒有異性對她感興趣,內心黯淡,非常自卑。」

她還說:像我這麼卑微的人,不知道活著還有什麼樂趣。

可能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時刻,一邊仰視著他人的風光輝煌,一邊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活得患得患失。

但,只仰望別人的長處,再來苛求自己完美是不公平的,是庸者所為。

你在自我否定上多花一分鐘的時間,就等於少了一分鐘的時間去提升自己。

才女李清照說:「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不看輕自己,不仰視他人,懂得肯定自己,欣賞自己,才是對生命最大的尊重。

當我們不再仰視所有人時,瞧得起自己時,方能活出自我,贏得自由。

02

傲者俯視

王陽明先生說:人生大病,在於一「傲」字。

傲慢的人,俯視眾生,臉上寫滿優越感,非但得不到別人的尊重,也降低了自己的人格。

北宋大學士蘇東坡飽讀詩書,才華橫溢,少年時得志,是個傲氣十足的人,輕易不把別人放在眼裡。

有一天,蘇東坡出門郊遊,看到有很多農夫在挑河塘淤泥肥田,他信步走到了一條田間小道上,卻迎面碰到一個挑著泥擔的農婦。

兩人狹路相逢,互不相讓,蘇東坡見狀便狂妄自大地說:「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我是讀書人,你應該給我讓路。」

農婦聽後大笑,說:「你既然是讀書人,可會對對子?」

蘇東坡自是答道:「我學富五車,當然可以。」

於是農婦不假思索地說:「一擔重泥擋子路。」

蘇東坡半晌無言以對,田埂兩旁的農夫都望著他的窘態,捧腹大笑。

情急之下,蘇東坡回了一句:「兩行夫子笑顏回。」

此時他雖然對了下聯,但心有慚愧,自覺地走到一旁讓路。

《禮記》有云:「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

家財萬貫也好,才華橫溢也罷,都別驕傲自滿,心中有謙卑,世界才會對你友好。

人生一世,太把自己當回事用傲慢心俯視眾生,看紅塵萬丈,難免為世相所迷。

君子從不居高臨下俯視他人,持一顆謙卑心,看世間萬物,才能簡單明了。

03

智者平視

楊絳先生有句話說:「無論人生上到哪一層台階,階下有人在仰望你,階上亦有人在俯視你,你抬頭自卑,低頭自得,唯有平視,才能看見真實的自己。」

行走於世間,風雲變幻無窮,上坡時別瞧不起山下的人,站在山頂也別看不起正在上坡的人。

真正的智者,從不高看自己,也並不低估他人,平視才是見自己、見眾生、見天地的真諦。

楊絳先生是這樣說的,也是如此做的。

她的一生,起起落落,卻依舊能坦然自處,不卑不亢的活著。

早先楊絳被劃為「牛鬼蛇神」,剃了「陰陽頭」,她只連夜趕製假髮,像往常那般生活。

被安排去洗廁所,楊絳亦不為此抬不起頭,反倒是盡心盡力打掃乾淨,人到閒時,還坐在馬桶上讀書寫字,自得其樂。

晚年時,楊絳德高望重,聲名斐然,卻始終有一顆恬淡自如的心。

《楊絳文集》出版時,恰逢楊絳創作70周年,出版商原想邀請楊絳出山隆重宣傳,遭到婉拒。

有一次,某人想借錢鍾書100年誕辰之際,請楊絳參加活動,她也毅然回絕。

楊絳先生這一生,遭過許多罪,得過許多獎,但從來沒有什麼能讓她自慚形穢和心生傲慢。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人活到極致,是平視。

低谷時不沮喪,因為會過去;成功時不自傲,因為也會過去。

漫漫人生路,唯有平視看人和事,才能不被外界左右,在起伏無序的人生中,保有淡定和從容,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仰視者庸,低三下四誠惶誠恐,貶低了自己;

俯視者傲,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看輕了別人;

平視者智,不卑不亢有禮有節,既尊重了別人,也尊重了自己。

曾看過一句話:生活的真諦,正在於不卑不亢地欣賞它的跌宕起伏。

人生潮起潮落,願你都能以平視的目光,看自己,看他人,看世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0f36ea8f556eaf9ccda5846e15224b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