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份關於台灣問題的白皮書發表,和前兩份有何不同,首次使用了哪些詞?

2022-08-11     國防時報看點

原標題:第三份關於台灣問題的白皮書發表,和前兩份有何不同,首次使用了哪些詞?

10日,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再次強調祖國的統一絕對不可阻擋!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台當局領導人李登輝逐步背棄一個中國原則,極力推行以製造「兩個中國」為核心的分裂政策,一直發展到公然主張兩岸關係是「國家與國家,至少是特殊的國與國的關係」,嚴重損害了兩岸和平統一的基礎,危害了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整個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也危害了亞洲太平洋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對此,我國於1993年8月就發布了第一份關於台灣問題的白皮書,系統地論述了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灣問題的由來、中國政府解決台灣問題的基本方針和有關政策。鑒於「台獨」、外部勢力嚴重危害我國領土主權完整,且愈發囂張,我國於2000年2月發布了第二份白皮書,時過二十餘載,這第三份白皮書,來了!

和前兩份白皮書有什麼區別?

從文章結構來看,三份白皮書均為「前言、五個主題、結束語」,而台灣問題日益嚴重,所以為什麼不是七個、八個主題?個人認為,統一的形式不僅體現出我國對台灣問題的嚴謹,也暗含了我國對於祖國統一不忘初心,這在文中也有用「矢志不渝」體現。

首次使用「不容置疑」、「不容改變」

以往的白皮書分別在第一個主題上論述歷史,用大量事實證明「台灣不可分割」,相當於是在好說好話,向國際社會陳述事實以獲得支持,雖然新的白皮書也在闡述台灣問題的事實,但卻首次使用「不容置疑」、「不容改變」作為主題的一部分,主觀情緒大幅提升,強硬態度前所未有,並在結尾處用上「任何歪曲事實、否定和挑戰一個中國原則的行徑都將以失敗告終」,對「台獨」分子和外部勢力發出明確警告。

首次使用「不可逆轉」、「不可阻擋」

在前言部分,我國首次使用「不可逆轉」,述說我國穩步推進「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並將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成為歷史必然,展現出收復台灣的絕對信心。在第三個主題上,首次使用「不可阻擋」,表明我們有「駕馭複雜局面、戰勝風險挑戰的綜合實力和必勝信心,完全有能力推動祖國統一大業闊步前進」。

整份文件共使用121次「統一」,36次提及「台獨」

整份文件約一萬四千字,共使用121次「統一」,比93年和00年發布的白皮書中加起來還要多。同時,白皮書共36次點出「台獨」,4次點名民進黨,揭露其謀「獨」行徑擠壓和平統一空間,是「必須清除的障礙」。此外,白皮書首次使用「以台制華」,並重複使用6次,15次點名「外部勢力」,並表示「外部勢力阻礙中國完全統一必遭失敗」。

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為此必須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才能避免台灣再次被外國侵占的危險,才能讓兩岸同胞共創共享台海永久和平,才能創造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來。

能決定實現祖國統一的,只有我們中華民族自身,任何外部勢力不得干擾。現目前,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也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目標。台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產生,必將隨著民族復興而解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0b6ff4cf9723f50808739d2694c7d6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