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台推出「一攬子」政策穩就業 招收就業困難人員每人每年有1200元補貼

2022-07-06   大小新聞

原標題:煙台推出「一攬子」政策穩就業 招收就業困難人員每人每年有1200元補貼

大小新聞7月5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張孫小娛 通訊員 潘孝源 攝影報道)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所繳社保費可享65%補貼,企業招收就業困難人員按每人每年1200元補貼,企業為家政、快遞等特殊業態人員購買意外傷害保險按每人每年不高於100元補貼……連日來,煙台市人社局推出了「一攬子」政策穩就業,針對部分群體求職難度加大,穩就業面臨新挑戰的現狀,用「真金白銀」、實招硬招穩住重點群體就業。

高校畢業生:

靈活就業所繳社保費可享65%補貼

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關係民生福祉、經濟發展和國家未來。我市通過對吸納高校畢業生的小微企業發放社會保險補貼、對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單位發放見習補貼、對靈活就業高校畢業生髮放社會保險費補貼等「真金白銀」的政策,優化高校畢業生就業環境,促進其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鼓勵小微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對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含技師學院高級工班、預備技師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職業教育類畢業生),與之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並繳納職工社會保險費的小微企業,按其實際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給予最長不超過1年的社會保險補貼(不包括個人應繳納的部分)。對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並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中小微企業,給予1000元/人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政策執行期限至2022年12月31日。

支持畢業生等青年到企業就業見習。對吸納離校3年內有見習意願的高校畢業生和處於失業狀態的16-24周歲青年參加就業見習,支付基本生活費(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並為見習人員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就業見習單位,給予就業見習補貼。就業見習補貼期限最長6個月,補貼標準為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的60%。對見習期滿留用率達到50%以上的見習基地,補貼標準提升至月最低工資標準的70%。外地高校畢業生、海外留學生和職業院校畢業生(特殊教育院校職業教育類畢業生、技師學院高級工班畢業生、預備技師班畢業生)同等享受就業見習政策。自2022年1月1日起,見習人員參加就業見習滿3個月後,見習單位與其簽訂勞動合同的,見習期未滿,給予見習單位剩餘期限見習補貼,政策執行期限至2022年12月31日。

此外,針對靈活就業高校畢業生啟動社會保險費補貼政策。對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後繳納的職工社會保險費,按照其實際繳納社會保險費的65%給予補貼,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2年。

就業困難人員:

招收企業按每人每年1200元補貼

就業困難群體,是穩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市進一步加大對招用就業困難人員的單位實施社會保險補貼和崗位補貼,支持用人單位穩定就業崗位,幫助重點群體實現就業。同時全面開展城鄉公益性崗位擴容提質行動,積極消納農村剩餘勞動力和城鎮長期失業人員,著力提高城鄉低收入群體收入。

對招用就業困難人員並為其繳納職工社會保險費的單位,按其為就業困難人員實際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給予補貼(不包括個人應繳納部分)。補貼期限,除對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可延長至退休外,其餘人員最長不超過3年(以初次核定其享受社會保險補貼時年齡為準)。對招用就業困難人員的用人單位給予崗位補貼,補貼標準為每人每年1200元,補貼期限與社會保險補貼一致。

對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經認定後並繳納職工社會保險費的,按照其實際繳納社會保險費的65%給予補貼。就業困難人員社會保險補貼期限,除對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可延長至退休外,其餘人員最長不超過3年(以初次核定其享受社會保險補貼時年齡為準)。

「十四五」期間,煙台市計劃創設7.6萬個左右城鄉公益性崗位,其中,2022年將安排2.5萬個左右崗位。對公益性崗位安置的大齡失業人員、零就業家庭人員、建檔立卡的適齡貧困人員等就業困難人員給予公益性崗位補貼,標準參照最低工資標準執行。公益性崗位補貼期限,一般最長不超過3年(以初次核定其享受補貼時年齡為準),對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就業困難人員可延長至退休,對家庭生活特別困難、在公益性崗位工作期滿後仍難以就業,且工作期間考核優秀的女性45周歲、男性55周歲以上的人員,經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審核公示、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備案後,可適當延長工作期限,續簽勞動合同,續簽勞動合同期限最長不超過3年。

特殊業態人員:

意外傷害保險補貼

每人每年不高於100元

日前,我市出台兩類人員意外傷害保險補貼政策,鼓勵引導我市家政服務業、新業態平台和從業人員,自覺主動參保,增強權益保護意識,提高安全保障水平。

家政服務機構為已辦理就業失業登記、法定勞動年齡內家政服務業從業人員購買意外傷害保險,經註冊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審核後,按照每人每年不高於100元的標準給予補貼。

對我市依託電子商務、網絡預約計程車、外賣、快遞等新業態平台靈活就業且辦理就業登記、購買意外傷害保險的人員或所依託的平台企業,按照每人每年不高於100元的標準給予意外保險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