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60歲阿姨的人間清醒:老伴兒走了,做到兩個拒絕,餘生就贏了

2022-07-29     仲念念。

原標題:一位60歲阿姨的人間清醒:老伴兒走了,做到兩個拒絕,餘生就贏了

圖/源自網絡 侵權請聯繫刪除

俗話說,少年夫妻老來伴。等到晚年,能夠和伴侶一起白頭終老是最幸福的事情。

但是人生無常,總會有一個人要先走,剩下的那個人要如何面對自己的生活不讓自己在痛苦中沉溺下去,一位60歲阿姨給了我們很好的建議。

她說,當你的老伴先走了,如果你能夠做到兩個拒絕,那你也就贏了。

一:拒絕突如其來的示好

我們身邊的人並不總是都對你心懷善意的,有些人在老伴沒走之前幾乎和你沒什麼聯繫,但是當你的老伴離開後,他們卻突然對你關懷備至。

這可能是因為他們覺得你失去了伴侶,對你多了一些關心,但也有可能他們覺得你現在心靈空虛,缺乏依靠,想要從你這裡得到一些好處。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對於這些突如其來的示好,我們一定要保持冷靜和理智,不能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般,就因為他出現在你最痛苦的時候,就把他認作是你精神的支柱,這樣往往會對自己造成再次的傷害。

真正關心你的人,他肯定不會在你痛苦時才出現,而是在日常就應該對你多有關心。只是在這些特殊時期出現的人,往往都藏了一些無法宣之於口的其他心思。

還有的老人在老伴離開之後,面對身邊示好的人,會放縱自己的軟弱,想要再一次締結家庭,給自己找一個精神支柱和保障,這種想法也是不可取的。

老人當然可以再次尋找自己的幸福,但其目的應該是心靈上的共鳴,感情上的溫暖,而不應該僅僅只是為了找一根救命稻草。

沒有誰會是你人生的救贖,最終能讓你走出痛苦的,其實只有你自己。

你把別人當作救世主,可能別人就把你當作一隻待宰的羔羊,當你自己開始軟弱時,誰都幫不了你。

二:拒絕子女包辦式的照顧

有些子女很孝順,當老伴走了之後,他們會心疼自己獨居的父母沒有了陪伴和依靠,會想要更多地關心他們一些。所以對他們的照顧無微不至,甚至是接到家中全天候的侍奉。

子女的孝心自然是沒有錯,但是子女這種包辦式的照顧對於老人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

當你有自理能力的時候,我並不建議你和子女共同生活。

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其實就是這樣,遠香近臭。

離得遠了,彼此還會有一些牽掛和思念,但是如果是24小時都生活在一起,相處多了感情可能會變深,但是摩擦自然而然也會變多。

兩代人之間的生活習慣,生活態度都會有很大的不同,這種思想的碰撞,並不是簡簡單單靠親情就可以解決的。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當你已經習慣了子女的這種包辦式的照顧,你就會逐漸地喪失自理能力。

明明很多可以做到的事情,你也會漸漸地放棄,心安理得地讓自己越來越退化,提早享受了子女的養老照顧。

一個人真正的蒼老並不是看他的年齡,而是看他的心態。當他從心態上已經認同自己是一個老人,自己給自己設限,認為自己很多事都已經不再可以做的時候,那一刻他才是真正的老了。

拒絕子女包辦事的照顧,並不是拒絕他們的孝心,而是不給自己軟弱的機會。雖

然而老伴已經離開了,但是他帶走的僅僅是你們之間相伴的時光,並不是帶走了你自己的能力。即使今後的人生你要一個人走下去,你也可以靠自己,活得很精彩。

人生就像是一列永不停止的列車,車上的人有人上就會有人下,沒有誰能夠真正陪你到人生的盡頭。老伴離開了這是一件令人悲痛的事情,但是並不代表著他的離開帶走了你的人生。

即使是離開的人,也希望可以看到你能夠安穩順遂地繼續生活下去,而不是始終沉溺在失去的痛苦中難以自拔,更不是你在痛苦之中進退失據。

在老伴離開之後,依然好好計劃自己的人生,堅強積極地走完自己人生的路,這也是離開的人想要看到的。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06b4560d3076a5d3f5409c46a4e1b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