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養出自己的大閘蟹!
秋風漸起,河蟹正肥。眼下,南鄭區法鎮沙壩村的大閘蟹迎來豐產豐收,依靠有機養殖,當地蟹農的致富路越走越寬。
近日,記者來到該村農場,養殖戶朱奎林正小心翼翼地從蟹塘把爬滿螃蟹的籠網裝到桶中,一隻只螃蟹體形碩大、豐厚肥美。拎起沉甸甸的籠網,朱奎林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朱奎琳早些年一直在廣東打工,南方大閘蟹養殖技術非常成熟,每逢過節返鄉,親朋好友們總會托他購買大閘蟹。久而久之,他發現本地缺乏大閘蟹養殖市場,2019年,他毅然辭掉工作準備返鄉創業。
市場上大閘蟹種類繁多,為提高競爭優勢,朱奎林將目光聚集在有機大閘蟹上。「考察了很多地方,發現沙壩村不僅生態良好,而且有流動水源,經檢測水中含有10幾種微量元素,水質偏涼,再加上早晚溫差大,非常適宜大閘蟹生長,養出來的蟹肉質鮮甜緊緻。」在沙壩村,朱奎琳流轉了70畝土地,創建了文傑水產養殖農場,開始走上養蟹道路。
在朱奎琳的帶領下,記者走進農場,18個大大小小的蟹塘在產業道路兩旁整齊羅列,行至深處也聞不到水產養殖的腥臭味。「養蟹重在養水,只有水質優良才能促進大閘蟹的健康生長。所以我們採用的是微水流生態養殖,每個池塘建設流動水域,養殖過程中不使用任何藥物、添加劑,運用伊樂藻進行光合作用治理凈水做到真正的有機養殖。」朱奎琳介紹說,除了常年給大閘蟹吃冰鮮魚,他們還加了玉米、黃豆、南瓜等讓大閘蟹增肥、增甜。
多年探索,朱奎林的大閘蟹養殖技術越發成熟。放眼望去,池中的大閘蟹基本都到了成熟的狀態,隨機切開一個蒸熟的蟹,肉質飽滿、膏黃頂蓋。「今年大閘蟹長勢喜人,產量更是達到了5萬多隻,比去年增產1萬多隻,而且品質也很好,最大的母蟹能達到五兩。」朱奎琳說,優質的螃蟹品質,加上短視頻平台的宣傳,吸引了不少的回頭客。他笑著說,預計今年每畝毛收益能達到1萬元左右。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第一要務,沙壩村有機大閘蟹的養殖為村民開闢了致富新路徑。村民唐元珍患有天生耳疾,此前一直務農為生,收入不穩定。自從來到農場,每個月能掙2000元,有機大閘蟹的養殖同時也帶動當地35戶脫貧戶戶均增收1100元,使當地村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
如今,農場逐漸走上正軌。對未來,朱奎林還有更大的期待:「我們堅持把有機作為沙壩村大閘蟹的最大特色、最大賣點,將『綠色標準』貫穿於產業發展的全過程,確保生產出來的產品是完全體現生態要求、具有有機特色、符合消費者期盼的高質量產品。同時,希望以一己之力帶動村裡其他人一起養蟹,為大家免費提供技術、種苗,並幫他們銷售。共同打響南鄭有機大閘蟹品牌,將它推向全國。」
(來源:漢中日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04c9cb94acbdcfa31e1d8069718c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