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爆火的河南說唱之神,聽哭了多少小鎮青年

2024-05-09     VISTA看天下

原標題:一夜爆火的河南說唱之神,聽哭了多少小鎮青年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音樂先聲(id:nakedmusic)

原標題 |河南說唱之神《工廠》,成了小鎮青年的賽博哭牆

作者 |朋朋

編輯|范志輝

不知所云。

這是剛開播的《新說唱2024》阿卡貝拉環節中,許多選手對於「河南說唱之神」的初印象。

這位97年出生的新生代rapper與眾人畫風迥異,像個誤入此處的游吟詩人,娓娓道來一個村莊的故事,甚至過於激動到哽咽,帶著哭腔完成了表演。

當法老把項鍊交給他時,大張偉在一旁感嘆他是「說唱界張楚」。

節目播出以後,《工廠》MV正式上線,朋友圈直接被這首歌刷屏,圍繞著歌曲的爭議登時煙消雲散。

數據顯示,《工廠》MV上線不過三天,B站播放量直逼200萬,只要打開這一視頻,實時有數千人同時在看;多位樂評人、rapper紛紛為這首《工廠》錄製reaction視頻;視頻號點贊、收藏超過10w+,轉發9.8w;微博的轉發列表里,遍布法老、洪荒、老狼等諸多不同圈層的名字;《工廠》同樣位列QQ音樂的飆升榜,收藏數過萬。

大家眾口一詞,「河南說唱從此有了神」。

那麼,這首《工廠》到底好在哪?為何能接棒《阿普的思念》成為第二首破圈之作?

01

河南說唱,從此有了神

《工廠》的破圈,離不開MV中的影像敘事。

MV的取景地正在他從小長到大的村莊,位於河南省焦作市。MV中,蕭索的村莊,表情木訥的村民,在塵煙中嬉鬧的孩子,趕著羊群路過的牧羊人。河南說唱之神在他們之間,講述著壓在這座村莊背上的沉重過往。

在官方的語境中,焦作擁有120年的煤礦開採歷史,是一座因煤而建、緣煤而興的城市,焦作煤礦是河南第一座現代化煤礦,也是中國最重要的無煙煤產地之一。

在河南說唱之神這一代人的記憶里,「工廠的煙霧蓋住了星,周圍的村莊都被他合併」,他出生之初焦作煤礦已常年虧損,運轉困難。下崗潮濡濕了兩代人,他和父母生活在貧瘠的村莊,低頭是中原的黃土,抬頭是工廠遺留下的煙囪。

當興盛的時代過去,才有那句「我沒有熱愛這裡,我只是出生在這個地方」。

MV中的演員都是他身邊的素人。那些嬉鬧的孩子正是村莊裡的孩子,那些簇擁在鏡頭前的中年人,是河南說唱之神媽媽秧歌隊的成員。他們都曾「看著網絡上罵著農民」,曾自責沒給下一代更好的環境。

這首《工廠》正是他們身上真誠而赤裸的故事。他們無力與一個時代對抗,「搬不走的人成為了釘」,沉默而隱忍地咽下一切苦難,「他們是孤獨的,認的是命」。

到了河南說唱之神這一代,「逃離」便成為父輩們的訓導,成為他們的使命。

在歌曲的評論區,天南海北的ip都在講述著相類似的故事。

有人感嘆「山河四省的年輕人成人禮是一張通往南方的車票」;有人共情「這片土地的犧牲好像是眾星捧月一樣,作為星星,一時閃耀後逐漸暗淡下去,空中只有那月亮還發光」;有人呼應「我很愛我的根,我的家鄉,但是我想要更好的生活,我需要錢」。

也許河南說唱真的有了神,滲透著悲涼而無力的神韻。

02

小鎮青年的賽博哭牆

事實上,《工廠》中反思的社會議題在文藝作品中並不是全新的。

近的是2023年,《漫長的季節》席捲全網,懸案不過是這部劇的外殼,真正讓人回味悠長的正是沒有跟上時尚前行的列車。而被困在那個季節的東北工人,他們有過短暫的輝煌,卻只能在時代輾過的車轍下咬牙向前。

稍遠的是2010年,《殺死那個石家莊人》發行,講述了一個河北的藥廠工人,見證著自己重複30年的生活軌跡陡然易轍,茫然、徘徊、無力回天。萬能青年旅店並未講述這位工人的結局,只留下「如此生活30年,直到大廈崩塌」的餘聲。

更遠的是賈樟柯導演的一系列電影,將鏡頭對準山西縣城中的眾生相,忠誠地記錄下每一個、每一代人的困頓與失意。賈樟柯曾經說過,他一次次遠行的動力可能源自封閉的故鄉帶給他的創傷體驗,而每一次的遠行又能讓他更好地去理解自己的故鄉。

而《工廠》這首歌,無疑呼應了賈樟柯的情感體驗。河南說唱之神講述著他對故鄉複雜而矛盾的情愫,他一生都被訓誡要逃離故鄉,卻在逃離之後也無法掙脫故鄉的束縛。所以,他「幸運地逃離了那地兒」之後,還希望能為那些「姊妹兄弟」發聲。

可以說,《工廠》並未講述一個新的故事,但引發的卻是新的共鳴。

時代的紅利過去,《工廠》的故事早已不局限於東北、河北、山西和河南的幾個據點,拉扯、延展成為一代年輕人之間普遍的低氣壓。即便沒有從輝煌到衰敗的城市歷史,沒有下崗潮中成千上萬的失意者,來自全國各地的年輕人,同樣也能體悟到那種相仿的困頓和迷惘。

那些故事,在這個時代有了新解。

它是擁擠的公務員考試,是工作日推背感的地鐵,是不足十平米的出租屋,是五險一金和降本增效,是離我們太遠又太近的房地產市場,是無休無止的精神內耗,是穿上又脫下的孔乙己的長衫。

去中心化的社交媒體坦誠又殘忍,將從前密不透風的城鄉差異、階級鴻溝展露在年輕人面前。當《工廠》被唱起,在河南說唱之神現代詩般的表達中,我們才能真正地正視一些情緒和故事。

工廠青年與縣城青年成為大家自我的投射,殘忍的現實隱藏在音樂的藝術加工中,才不至於將我們擊垮。

所以說,《工廠》的走紅,是偶然也是必然。

03

中文說唱的本土化敘事

近幾年,中文說唱從地下走到地上,邁入了主流的視野。與此同時,在商業化發展的進程中,中文說唱也在從「漢化」向「本土化」大步邁進。

被業界譽為「內地說唱第一人」的王波曾憤慨地說過,Hip-Hop的歷史跟咱們沒什麼關係,歷史是人家那邊的,中文說唱歷史是從零開始的。初入中國,第一批說唱音樂人聽的是英文說唱,模仿著他們對於金錢、暴力和性的崇拜。

2010年之後,西安紅花會、成都說唱會館和重慶GO$H等一眾地方說唱廠牌的崛起,為本土說唱音樂積蓄了一批堅實的受眾。在這個過程中,川渝地區無疑是說唱本土化的領頭羊。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川渝方言以其平捲舌、尾音向上等語言特點完美地解決了中文說唱押韻難的問題,使得用川渝方言創作的說唱歌曲在押韻方面具有先天優勢;另一方面,川渝傳統文化中的俠義之風與說唱音樂通常表達的主旨不謀而合,率先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然而,川渝地區的說唱音樂並未拋棄Hip-Hop的精神內核,只是將其進行本土化處理。將「街區」變成「江湖」,將「幫派」變成「俠肝義膽」,但確實奠定了中文說唱本土化的基調,以至於川渝方言成為了中文說唱的核心,知名rapper中有一半都在成都生活和創作。

隨著說唱音樂在中國進一步生根發芽,rapper們拋棄了美國說唱的精神內核,開啟了說唱本土化中的中文敘事。

此前,將中文說唱敘事做得最徹底的是董寶石。以《你的老舅》專輯為代表,整張專輯塑造了一個不務正業的小舅形象,講述的是最具東北地區特色的本土故事。眾所周知的是,這張專輯也成就那首最具破圈效應的說唱作品《野狼disco》。

董寶石曾在採訪中表示,《野狼disco》能夠爆火,是因為它足夠「接地氣」。所謂的接地氣,不過是本土化的另一種說法,將本土化的故事、精神融入到說唱的風格中,才能突破說唱受眾的圈層,觸達更廣泛的受眾。

而躍升成為「文旅宣傳曲」的《阿普的思念》也是源於此。即便歌曲中的hook大多為彝語演唱,但對於很多觀眾來說並不具有理解的壁壘。

然而,河南說唱之神的《工廠》開啟了中國說唱本土化的第三個階段。與此前提及的所有作品又不相同,相較於方言說唱,它沒有本土說唱中最典型、最穩居舒適區的地域特質,講述一種時代情緒,嘗試承載更為沉重話題。

真誠不遮掩,真摯不懸浮,這是《工廠》破圈傳播的動能,或許也是說唱進一步本土化的可行方向。

一 周 熱 點 回 顧

2024 Vista看天下

V

「貼臉羞 辱」打 工 人,又一 高管翻車

她 拍 網 紅 寫 真 被 罵 「 抹 黑 縣 城」,至 於 嗎

楊 冪 新 片,「打 不 過 就 跑」

說唱本土化的成功之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044c542fd3c4fddaace3a1ac71ae27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