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9月下旬,一年一度的秋收秋種工作開始了,在做好秋收工作的同時,農民朋友也在為秋種做準備。準備購買生產所需的種子,農藥和肥料,選擇高產優質抗病的品種是獲得高產的前提,面對市場上琳琅滿目的小麥品種,到底哪個品種好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整理一下,目前在小麥主產區表現較好的幾個超高產小麥品種,供大家選擇。
(1)煙農1212
煙農1212是由山東煙台農科院選育的小麥新品種,2018年通過山東省小麥品種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魯審麥20180004,2019年通過了河北省小麥品種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冀審麥20198008。
品種特性:該品種為半冬性,株高74~76.2厘米,具有高產、抗寒、抗病、抗倒伏、抗乾熱風、抗衰老等「一高五抗」特點,平均畝產438~623.7千克,最高畝產840.7公斤,多次刷新了我國小麥高產紀錄。適宜在山東全省、河北南部、安徽北部、河南東部等部分高肥水地塊種植,增產潛力巨大。
(2)鄭麥618
鄭麥618是由河南省農業科學院小麥研究所選育的小麥新品種,2018年通過國家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國審麥20180027。
品種特性:該品種為半冬性品種,全生育期為229天,株高76.4厘米,莖稈彈性較好,抗倒性較好。抗病性強,平均畝產541~547公斤,最高畝產畝產808.63公斤,是一個超高產小麥新品種,適宜在河南大部,陝西省西安、渭南、咸陽、銅川和寶雞市灌區,江蘇和安徽兩省淮河以北地區高中水肥地塊中茬種植。增產潛力大。
(3)鄭麥136
鄭麥136是由河南省農科院小麥所豐優育種室選育的一個超高產、多抗中筋小麥新品種。2018年通過河南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豫審麥20180008,2019年通過國家品種審定委員會評審,審定編號:國審麥20190026。
品種特性:該品種為半冬性品種,全生育期230~233天,株高74.7~80.4厘米,株型鬆緊適中,莖稈彈性好,抗倒性較好。平均畝產542~563公斤,最高796公斤。適宜在河南大部,安徽北部、陝西西安、渭南等部分地區,江蘇淮河以北地區高肥水地塊種植,產量高品質優,是一個優質高產的小麥新品種。
(4)山農29
山農29號是由山東農業大學李斯深教授選育的小麥新品種,2016年通過山東省小麥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魯農審2016002號,同年該品種也通過了國家小麥品種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國審麥2016024。
品種特性:該品種為半冬性品種,全省生育期242天,株高79 厘米,莖稈彈性好,抗倒性強。抗寒性好。平均畝產521~620公斤,最高產835.2公斤,連續兩年刷新了我國小麥高產記錄。適宜在黃淮冬麥區北片的山東、河北中南部、山西南部等高水肥地塊種植,增產潛力巨大。
(5)煙農999
煙農999是山東省煙台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選育的小麥新品種,2016年3月24日經第三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七次會議審定通過,審定編號為國審麥2016012。
品種特性:該品種為半冬性品種,全生育期227天,株高88厘米,莖稈蠟質層厚。莖稈彈性中等,抗倒性一般。抗病性好,平均畝產551~582公斤,最高畝產818.6公斤,刷新了安徽省小麥高產紀錄。適宜在黃淮冬麥區河南駐馬店及以北地區、安徽淮北地區、江蘇淮北地區、陝西關中地區高中水肥地塊早中茬種植。增產潛力大。
(6)鄭麥1860
鄭麥1860是由河南省農業科學院小麥研究所最新選育的超高產小麥新品種,2019年通過國家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國審麥20190027。
品種特性:該品種為半冬性品種,全生育期為232天,株高80厘米,株型稍鬆散,抗倒性較好。平均畝產539~588公斤,最高畝產800公斤。適宜黃淮冬麥區南片的河南省除信陽市和南陽市南部部分地區以外的平原灌區,陝西省西安、渭南、咸陽、銅川和寶雞市灌區,江蘇和安徽兩省淮河以北地區高中水肥地塊早中茬種植。是一個優質高產新品種。
(7)山農30
山農30是由山東農業大學著名育種專家李斯深教授最新選育的又一個超高產小麥新品種,2017年6月29日經第四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審定通過,審定編號為國審麥20170019。
品種特性:該品種為半冬性品種,全生育期241天。株高82厘米,株型半緊湊,莖稈較硬,抗倒性一般。平均畝產587~608公斤,最高畝產828.7公斤,適宜在黃淮冬麥區北片的山東省大部、河北省中南部、河南中北部、山西省南部水肥地塊種植。
(8)皖墾麥0622
皖墾麥0622是由安徽省皖墾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和宿州市農業科學院聯合選育的超高產小麥新品種,2017年通過安徽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皖審麥2017017。
品種特性:該品種為半冬性中早熟品種,全生育期215天左右,株高75.5cm左右,株型半緊湊,抗倒性一般,平均畝產518~544公斤,最高畝產803.1公斤,適宜在安徽沿淮、淮北地區高肥水田塊推廣種植。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農業實用技術,或有任何疑問,歡迎關注「睢陽農科服務圈」進行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