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當中,說到花錢,很多人都相當有心得。畢竟,很多年輕人每個月發工資之後,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情便是花錢,有的是請同事或者說朋友吃飯,有的則是上街購物,還有的則是網購等等。
不過,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即便是花錢,但也有不同的花法。很多時候,我們有可能會想要省錢,所以會刻意在某些方面控制花錢,但是最終,卻有可能花了大錢,最終付出了一定的代價。
那麼,不願意花小錢,結果卻花了大錢,為什麼會這樣呢?有些錢本來就該花,為什麼我們就不願意呢?花錢與存錢,普通人又該如何找到一個平衡點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花錢與存錢那些事兒。
一、不願意花小錢,結果卻花了大錢,為何會這樣?
坦白講,小胖在生活當中算是一個相對較摳的人,所以但凡買東西,自己都會專門進行比價格,然後再買最便宜的那一種。這種購物的方式,的確是可以幫助我們省下錢,但不得不說,有時候只會起到反效果。
例如,自己曾經為了上班而專門到網上買了一輛電動車,價格便宜得很,甚至是剛開始騎的時候也都相對滿意。但是,沒過多久要麼就是不好騎,要麼就是電池壞了,光是維修費用都幾乎值一輛電動車了。
最終不得已之下,自己又跑到實體店去買了一輛,不得不說,錢雖然貴了點,但質量以及壽命方面卻非常滿意。這,便是差距。說白了,自己之前的那輛電動車,就算是白花錢了。
二、有些錢本該花,為何不願意花呢?
一說到花錢,或許大家對於某種東西就特別反感,那便是保險。其實,大家都知道,保險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非常重要,但是因為我們總是抱著一種僥倖的心態,覺得壞事不會發生在自己頭上,每年交那麼多錢完全划不來。正是這種心態,最終有可能花了大錢。
前些日子,小胖某位同事的父親,查出了癌症,而且一查就是晚期。這種情況之下,小兩口用好不容易存下的30萬原本打算付首付的錢,用來給老人家治病了。病沒有治好,如今一家人都壓力非常大。
這,便是典型的不願意花小錢卻花了大錢的例子。我們換個角度想,如果每年都給老人買了保險,那重病之後好歹還有保險公司幫我們擔著,不至於讓一家人經濟都受到牽連,不是嗎?只不過,明白這個道理的時候,太晚了。
三、花錢與省錢,該如何平衡?
其實,似乎很多人都走入了一個誤區,認為花錢與存錢完全是兩個對立的想法。個人覺得,如果真的想要存錢的話,我們最先要控制的,便是我們花錢的心態以及想法。
而在花錢方面,我們也應該有所糾正,那就是需要時刻給自己灌輸一種心態:只買需要而不買想要。只有每次購物的時候,再三問自己,這件東西是否真的值得買,未來是否真的能夠用得到,再來評價買與不買。
因為,我們總是買了一堆完全用不到的東西,這不就是浪費了錢嗎?將這些浪費的錢存下來,或許最少也都會有上千塊甚至是上萬塊,這些錢,拿來理財不香嗎?又何必將其浪費掉呢?
很多人在花錢方面的確是很在行,甚至自己的日子過得也相對不錯,但是,如果我們沒有了存款,未來遇到一些意外情況來臨時,又該如何應對呢?要知道,那時候可謂是求人都求不到啊。
所以,趁著我們還年輕,努力控制自己花錢的慾望,平時有事沒事多存下點錢。未來不說靠這點錢給我們帶來幸福的生活,但好歹能夠讓我們安心,甚至是有一定的底氣應對任何危機,不是嗎?
那麼,您覺得不願意花小錢,結果卻花了大錢,為什麼會這樣呢?年輕人花錢,為何越花越多,甚至是每個月都不夠花呢?您在平時,是花錢更多,還是存錢更多呢?歡迎一起在留言區聊一聊!
(打字不易,看完請幫忙點個贊哈,如果您喜歡小胖的文章,也請關注一下,小胖先謝過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wr3k3QBd8y1i3sJ7xQ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