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沒事多帶孩子去這3個地方轉轉,比在家看書更有意義!

2020-08-08     孕媽學堂

原標題:家長沒事多帶孩子去這3個地方轉轉,比在家看書更有意義!

現如今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生存和競爭壓力都很大。誰不想處處拔尖,混的比別人好呢?

這種思想也漸漸從家長延伸到了孩子身上,幼小的孩子或許還不明白得「第一名」有什麼好,只知道得了第一名可以得到自己喜歡的玩具、去想去的地方玩,反正「第一名」就是塊甜蛋糕就對了。

而家長們,處處比較,今天看這個孩子學了速算,明天看那個孩子進了鋼琴班……孩子們在家長們的攀比、跟風之下,參加各種補習班、興趣班。

這樣的童年成長,在「填鴨式教育」的光環下失了原本的童趣色彩。

實際上,想要孩子的智商、情商都變高,一點都不難,而且要比你們想像中還要簡單。

李玫瑾教授就曾說過:沒事多帶孩子去3個地方,比在家看書更有意義,能讓他們未來的眼界和格局大有不同。

1

圖書館

曾經有人對全球35名各領域大咖做過研究,發現他們的童年有兩個共同特質:

一是和父母的親子關係良好;

二是經常被父母帶著泡圖書館。

閱讀,是孩子了解世界的重要方式,也是認識社會和自然界的主要渠道。而圖書館,是幫助他們培養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的第一站。

但寶爸寶媽們需要注意的是,當把孩子帶到圖書館以後,不要限定他們的閱讀書目種類。 閱讀的關鍵是興趣,只有在興趣的基礎上,孩子才會堅持閱讀,也只有這樣,才能夠獲取知識。

此外,還要教會孩子,圖書館內應當要遵守規則。通常情況下,圖書館的氛圍都較為安靜,而這也能讓孩子感受到「規則意識」。

2

大學校園

網上有段話說:「大學裡優美的校園風景、濃重的學習氛圍、豐富的社團活動,既能給孩子帶來視覺上的享受,又能給孩子帶來心靈上的觸動。」

是的,如果想要讓孩子感受校園氣氛,樹立起讀書的目標,那麼,大學校園是不二之選。

帶孩子去一些知名的大學校園走一下,去感受下校園裡的學習氣氛,有利於給孩子樹立心中的目標。一個人只有目標明確了,做事情才更有動力。

與其給孩子說多少遍要樹立遠大夢想,不如用孩子想到達的目的地去吸引他。這樣孩子努力起來更有動力,等孩子將來真到了某所知名高校,回憶起自己一路奔著這個目標的過程,更懂得珍惜,更容易明確下一個目標。

3

體育館

現如今,小胖墩越來越多,孩子的胖會帶來心理健康的陰影,身體笨拙會給帶孩子帶來許多運動的不便,孩子怕同學們嘲笑,躲避同學的心理,影響了正常的同學交往。

因此,帶成長發育中的孩子去體育館做做運動很有必要了。 體育活動對孩子的身心發育、個性形成、自信心的培養都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安排孩子進行體育運動時,父母要做好示範,要把發展孩子的主動性作為關鍵,使孩子成為主動的探索者和學習者,鼓勵孩子自己去發現和創造更多的玩法。

此外,在這裡有失敗的失落,也有成功的喜悅,不大的場地里,孩子們體驗到了做任何事情都有成功和失敗,其實就是濃縮的人生。

各位爸爸媽媽,你最近帶孩子去哪裡玩了嗎?你認為還有哪些地方是值得帶孩子一起去的?歡迎留言分享你的育兒經驗。

參考文獻

[1]武天娟.《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視角下的家園共育研究[J].名師在線,2020(19):71-72.

[2]郝佳婧.盧梭兒童教育觀的思想內蘊與時代價值[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03):109-112.

[3]譚藝瞳.兒童教育的應然:尊重兒童自然發展[J].教育觀察,2019,8(06):31-32.

[4]楊玉寶.關於幼兒教育中兒童興趣的培養策略[J].文學教育(下),2017(03):178.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ugCz3MBeElxlkkaW7q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