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秀彩
圖:來自網絡
列夫.托爾斯泰曾說過:「個人離開社會不可能得到幸福,正如植物離開土地而被拋棄到荒漠裡不可能生存一樣。」當前疫情之下,殘疾家庭的生活保障更離不開社會這個大家庭。
這不,今天螢火蟲微公益幫扶中心的夥伴們一行人來到徐州鼓樓區,為琵琶社區十戶殘疾人特困戶,送來一批新鮮雞蛋,蔬菜,雞,消毒液,口罩等生活急需物資。
忙碌了兩天的夥伴們,看到老人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一身的疲憊也感覺不到了。
要知道這次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非常嚴重的疫情下,小區被封,他們又行動不便,螢火蟲微公益的家人們早就牽掛於心了。而在與社區主任的溝通中得知,他們中有些人,現在已經面臨揭不開鍋的窘境。這讓家人們聽後內心更心急如焚!
在封村封路封城的情況下,螢火蟲微公益的家人們克服種種困難,想辦法聯繫在農村小夥伴們去地里購買各種新鮮蔬菜。芹菜,上海青,捲心菜,土豆,蒜苗,蘿蔔……
夥伴們一袋裝的從地里扛到大路上, 一部分夥伴們也分別給這次活動捐贈了大米,消毒液,口罩等。在消毒液急缺的情況下,張敏一句話,楊大哥,我來捐消毒液,潘夢遙一句我來捐米……夥伴們慷慨解囊讓我們頓感溫暖,他們都是我們公益路上的「基石」!
「人心齊,泰山移。」螢火蟲微公益能一路走到今天,就是因為他們團結一心,齊心協力。
當孤殘老人們看到一堆堆急需的物質擺放在眼前,85歲的謝兆風老人眼眶濕潤了,特揮筆舞墨寫了一封感謝信,家人們接過老人的感謝信如獲至寶。
其實在1月31日,螢火蟲微公益的家人們就已經在防控疫情的前線了。他們通過各方努力,短時間內由群里張敏籌集了500隻口罩,並發放到環衛工人的手中。環衛工人們頭上戴的帽子,手套,圍脖都是之前公益的夥伴們捐贈的。
當接到防疫口罩的工人們連連道謝時,一轉眼家人們又到別處去給工人們發放口罩了,耳邊仿佛還在響著螢火蟲微公益的家人們說的話:你們給城市帶來了美麗,我們把溫暖和愛送給你們!
早在1月8日,都巿晨報的吳雲姐,對我講有一個「彭城社區好故事」活動,想讓螢火蟲微公益組織參加,然後姐再去採訪。當我把這個消息告訴勁松哥時,他連忙搖手拒絕了。
他說:「做公益,不是做廣告,重在務實!我們用一顆坦誠的心去幫助別人,不能企圖名和利。我們就是做了一些小事,力所能及,舉手之勞。我們這群小夥伴兒聽到受助人一句『謝謝』,一個微笑,足矣!」
後來我把勁松哥的話,委婉轉達給吳雲姐時,這位報社資深記者豎起大拇指,連連稱讚說:確實是做實事的公益人。
「螢火向日,徒失其晶。」,「持螢比日,用岳方塵。」等無不都在告訴我們螢火蟲的光,如此的微不足道,然而微光雖弱,聚集起來也能照亮一片天。這份善良的微光,可以點亮心中的暖意!
大象無形,仁心有義。
疫情無情,人間有愛。
螢火微光,照亮人間。
逆行助殘,大愛無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