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自行車是有內胎和外胎組成,如果扎破了一般是補內胎,然後再檢查下外胎內部還有沒有異物。如果內胎破損嚴重,就只需更換內胎。但是你想過沒有,汽車為什麼沒有內胎呢?
無內胎輪胎常稱"低壓胎"、"真空胎",分為子午線輪胎和斜交線輪胎兩種。
斜交胎和子午胎都屬於充氣輪胎,它們是根據胎體帘布的貼合形式不同而被分別命名的。
充氣輪胎主要由橡膠部件和帘布層構成。別看外表上輪胎「渾身」都是橡膠,但橡膠在輪胎胎體中只起組合胎體各部件、密封、耐磨、抗刺扎及部分緩衝等作用,並不真正「出力」,真正「出力」的是隱藏在橡膠裡面的帘布。
為了減少帘布的受力,人們一方面增加帘布的層數,一方面使胎體中的帘布經線按一定的角度相互交叉排列。
因相鄰兩層的帘布經線相互傾斜交叉,故而人們便把這種帘布貼合形式的輪胎稱為「斜交胎」。 簾線與胎冠中心線垂直相交的角度稱為「胎冠角」。
在地球儀表面的圖形上,常標有一條條連接南北極極點的線,這就是子午線。
如果把子午線輪胎經過胎側的帘子線暴露出來,並把其端點想像延伸至輪胎軸線位置, 這時再看這種輪胎的簾線排列,就非常像地球儀上的子午線排列,子午線輪胎也就因此而得名。
無內胎輪胎優勢有很多,概括來講有以下四大優勢:
優勢一:省油
真空輪胎,特別是子午線輪胎,胎冠角為零,附著力強,能保持較好的行駛穩定性和較小的摩擦,有利於減震和提高車速。
帶速層的定位性高,車輪的徑向跳動量小,阻力小,因此更省油。
優勢二:安全
真空輪胎表面是一層橡膠,充氣後外表張力增大,在內表面形成一定的壓力,提高了對破口的自封能力,一旦扎破,不像自行車那樣瞬間癟下去。
遇到釘子之類的,真空輪胎堅持跑個一兩百公里問題不大。
優勢三:耐磨
特別是子午線輪胎,由於胎冠角為零,在車輛高速前進時變化量小,並能保持較好的行駛穩定性和較小的摩擦,有利於震動衝擊的吸收和車速的提高。
優勢四:穩定
無內胎輪胎由於輪胎與車輪圈密封為一體,對其製造精度要求高,多數為壓鑄鋁一體化車輪轂,車胎間的定位性高,車輪的徑向跳動量極小。
使用無內胎輪胎的摩托車其舒適性、穩定性都比使用普通車胎的摩托車要好得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pyAAnAB3uTiws8KrRh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