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渝農商行、麒盛科技兩隻新股的表現讓投資者有點看不懂。渝農商行掛牌當天即開板,兩新股掛牌第二個交易日均出現跌停走勢,這在此前是沒有出現過的。渝農商行也被稱為IPO改革以來「開板第一股」。兩隻新股的表現,或意味著投資者對於打新炒新不應再抱有過高的盈利預期。
在市值配售的背景下,對於中小股民而言,中籤如同中彩一般艱難。但如果能夠中籤,投資者往往會從中大賺一筆。此前投資者中籤後,一般都會計算著會有多少個漲停,會獲利多少。但渝農商行與麒盛科技卻完全打破了中籤者的預期,也導致中籤者美夢難以成真。
根據目前的交易規則,新股掛牌首日最高漲幅為44%,但渝農商行掛牌首日即開板,最終錄得27%的漲幅。次日,渝農商行股價竟然以跌停報收,確實讓市場大跌眼鏡。10月31日為該股上市後第三個交易日,但該股繼續下跌,最低下探7.66元,與7.36元的發行價格相比,漲幅只有4%。因此,渝農商行股價今後是否會觸及發行價格,我們不妨拭目以待。麒盛科技方面,首個交易日雖然也漲停,但此後連續兩個交易日都跌停,同樣為掛牌新股所罕見。兩新股都將上市首日買入股票的投資者全部套牢。
渝農商行與麒盛科技出現如此走勢,毫無疑問是市場選擇的結果,背後顯然都是有原因的。以渝農商行為例。一方面,渝農商行股本較大,這或是導致其掛牌首日開板的最主要的原因。近些年來新股掛牌後連續漲停交易日的多少,往往與流通股本的大小有關。流通股本大的,繼續漲停的天數就少。流通股本小的,特別是屬於「袖珍型」的,那麼連續漲停的天數會較多。
渝農商行總股本114億股,流通股本即達到了11億股。如此大的流通股本,上市首日需要巨額資金來承接。一旦拋盤較大,而承接資金又不濟,那麼開板將是必然的宿命。掛牌首日,渝農商行換手率高達38%,這在新股中同樣是非常罕見的。如此高的換手率,說明市場拋壓沉重,開板已不可避免。
另一方面,渝農商行掛牌首日漲停價為10.6元,當天早盤其H股股價在4.4港元左右,A股與H股的溢價超過一倍以上。如此高的溢價,說明渝農商行A股被高估。在比價效應下,並不為市場所接受,這同樣會引發市場的拋售行為。
與今年其他打新者相比,打新渝農商行與麒盛科技的投資者,其獲利是非常有限的。如果說渝農商行的股價表現只是個股本身原因的話,那麼兩家公司的股價表現,或可說明打新暴利或已不再。當然,並不排除今後某些新股仍然能夠讓投資者賺得盆滿缽滿。
打新不可抱有太高的盈利預期,炒新亦同樣如此。渝農商行與麒盛科技自不必說。其炒新者不僅沒有實現盈利,反而慘遭套牢的命運。基於兩家上市公司所處的行業與業績狀況,至少短期內,套牢者解套或有點勉為其難。
炒新盈利難的狀況,其實在市場上已成常態。許多新股連續「一」字漲停過程中,投資者其實是很難買到股票的,等到開板後,股價已處於高位。此時再炒新,炒的其實是風險。而且,新股在高位開板放量之後,繼續走高的並不多,也導致炒新套牢的投資者比比皆是。此現象不僅出現在滬市主板,深市中小板與創業板上,也同樣出現在開市剛滿百日的科創板上。因此,投資者打新不能再抱有過高的預期,炒新則要非常的謹慎了。某些個股的高點,或就像中石油的48元之巔,背後的風險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