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4月13日報道,產能過剩的「歐佩克+」終於在周末達成一項「歷史性」減產協議,以應對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大流行對原油市場的衝擊。
OPEC+每天減產970萬桶
沙特多家媒體報道稱,沙特主持召開的歐佩克+緊急視頻會議於北京時間4月13日凌晨結束。經過長達一周的雙邊會談,以及全世界能源部長為期四天的視頻會議,「歐佩克+」應對新冠疫情所造成的石油需求急劇減少的減產協議終於宣告達成。
4月13日凌晨的視頻會議(圖源:FX168)
由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OPEC)和非「歐佩克」產油國組成的「歐佩克+」(OPEC+)成員國將總共削減970萬桶/日原油產出,約占全球供應量的10%左右,略低於最初計劃的每日1000萬桶減產規模。
按照協議,減產計劃從2020年5月開始實施,為期兩年,並將在2021年12月由相關國家進行再次審核。計劃分為三個階段,自2020年5月1日起進行為期兩個月的首輪減產,減產額度為970萬桶/日;2020年7月至12月期間減產800萬桶/日;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期間減產600萬桶/日。
這也是OPEC+機製成立以來達成的最大規模減產協議,比2008年的最高紀錄高出四倍以上。油盟秘書長巴爾金都稱減產協議為「歷史性」協議。
「歐佩克+」機製成立於2016年,由沙特主導的「歐佩克」和俄羅斯等非「歐佩克」產油國共23個國家組成,但全球產油第一大國美國並未參加這一機制。
OPEC+成員(圖源:breaktrough)
此前,沙特與俄羅斯等國在4月9日舉行的OPEC+緊急會議上達成初步減產意向,計劃於今年5、6兩月每日減產原油1000萬桶,但墨西哥不滿意自身的每日40萬桶減產份額,表示僅願意每日減產10萬桶,導致協議未能生效。在4月12日的會議中,與會各國同意將墨西哥的減產份額降至每日10萬桶。
歐佩克秘書長巴爾金都稱,今天的會議在很多方面都是歷史性的會議,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全球經濟和石油需求下滑,需要歐佩克和非歐佩克產油國作出迅速及果斷的反應。
他說道:「(歐佩克+減產協議)減產規模大,持續時間長,長達兩年時間,今天共同見證了國際合作和多邊主義的勝利,這是歐佩克價值觀的核心。所有歐佩克、非歐佩克產油國及其它產油國,翻開了石油世界的歷史新篇章。」
沙特能源部長阿卜杜勒阿齊茲·本·薩勒曼表示,他對OPEC和其他產油國周日達成歷史性減產協議感到由衷高興 ,希望協議會幫助穩定油價。
「你能想像我們在3月6日的處境以及今天取得的成果嗎?」沙特能源部長稱沙特能源部長在與俄羅斯等主要產油國達成協議後接受彭博電視採訪稱,「我們已經證明OPEC+仍在發揮作用。」
周日的緊急會議是四天來的第二次。由於冠狀病毒的爆發繼續打擊需求,產油國爭相達成協議,以支撐不斷下跌的油價。該協議還結束了3月初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之間爆發的價格戰。這場價格戰進一步壓低了油價,因為雙方都在尋求獲得市場份額。
總減產或達2000萬桶/日
在減產協議達成之後,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推特表示,這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個很好的協議,「將拯救美國成千上萬的能源工作。」特朗普在推特中還對俄羅斯總統普京和沙特國王薩勒曼表示感謝和祝賀。
(來源:推特)
周五,當該協議陷入危機時,特朗普表示,美國將削減產量,以使墨西哥「擺脫困境」。
特朗普在白宮的新聞發布會上說,他與墨西哥總統奧夫拉多爾通了話,同意代表墨西哥「彌補部分空缺」,削減產量。他沒有詳細說明削減將如何實施,並表示墨西哥將在晚些時候償還美國。
歐佩克希望包括美國、加拿大和挪威在內的歐佩克以外的國家也加入減產,以提振油價。此前特朗普指出,市場力量自然會抑制產量。
據路透社報道,歐佩克+消息人士稱,他們預計自5月1日起,全球石油減產總量將超過2000萬桶/日。歐佩克在其聲明草案中有相同的數字,但從最終版本中刪除了該數字。
科威特石油部長表示,全球原油總減產量可能達到每日2000萬桶,約占全球供應的20%左右。
沙特能源部長阿卜杜勒阿齊茲·本·薩勒曼親王表示,OPEC +的實際有效削減將總計達1250萬桶/日,因為鑑於4月份產量提高,沙特、阿聯和科威特將大幅削減供應。
據路透社報道,OPEC +的三位消息人士稱,非成員國巴西,加拿大,印度尼西亞,挪威和美國將貢獻400萬至500萬桶/日。
美國能源部長布洛伊萊特(Dan Brouillette)上周五重申了美國,他說,到今年年底,美國石油產量將減少約200萬桶/日,可能高達300萬桶/日。
「今天的危機超越了任何一個國家的利益,需要我們所有人作出迅速和果斷的反應。如果不採取行動,對我們每個經濟體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他補充稱:「現在是所有國家認真審視各自能做些什麼來糾正供需失衡的時候。」
(來源:推特)
OPEC+的三位消息人士稱,國際能源機構(IEA)是全球工業化程度最高的國家的能源監管機構,將宣布其成員在未來幾個月內購買萬00億桶/日的庫存。
國際能源署表示將在周三發布月度報告時提供最新消息。美國,印度,日本和韓國表示,他們可以購買石油以補充儲備。
路透社報道,全球削減的總額將包括非成員國的捐款,某些歐佩克+成員更嚴格的自願削減以及全球最大消費者的戰略庫存購買。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歐佩克+在未能最終發表的公告草案中表示,加上目前伊朗和委內瑞拉正在遭受的制裁,以及利比亞等地石油設施的停運,全球原油最終削減量將達2000萬桶/日,約占目前全球石油供應的20%。
國際油價上演V型反彈
在OPEC+宣布達成協議後,油價再現暴動一幕。
在達成協議的消息傳出後,美國WTI原油期貨開盤暴漲8%後,但很快回吐漲幅轉向下跌,不過在OPEC+減產聲明公布後,油價開始回升,美國原油期貨擴大漲幅至3%。
美國原油價格今日走勢(圖源:FX168)
高盛在第一時間發布報告指出,OPEC+的減產協議雖然是「歷史性」的,但「減產規模不足」。預計油價將在未來數周內進一步下跌。
高盛表示,970萬桶/日的減產規模意味著產量將較OPEC+ 4月份宣稱的水平下降1240萬桶/日,但與2020年第一季度相比,僅下降720萬桶/日。
高盛稱,假設OPEC核心成員5月份完全履行減產協議,其他成員履約率50%,OPEC+的產量實際上僅比2020年第一季度減少430萬桶/日。
高盛稱,「雖然達成協議,但自願減產仍然太少並且太遲,無法避免儲油設施裝滿,低油價將迫使所有產油國為石油市場再平衡努力。這將最終反映自願減產幅度不足以彌補新冠疫情衝擊導致的4-5月份日均需求損失1900萬桶。」
高盛重申,隨著儲油設施裝滿,原油價格將在未來幾周進一步下跌。預測價格存在短期20美元/桶的下行風險。
花旗全球大宗商品主管Ed Morse周日在一份致客戶的報告中寫道:「前所未有的時代,前所未有的措施。」
Morse表示,減產將在下半年產生重大影響,並在年底前將油價推升至40美元左右,但在市場重新平衡的過程中,短期內將會有陣痛。
他說:「現在想要阻止3月中旬至5月底期間超10億桶的超大規模庫存增加,想要阻止現貨價格跌至個位數,已經太遲了。」
瑞銀表示,預計布倫特及WTI油價在6月底保持在每桶20美元附近,但隨著疫情消退及經濟復甦,國際油價下半年將回升至每桶40美元或以上。目前產油國面對「油滿之患」,許多商業儲油設施已不勝負荷,美國政府甚至計劃向油企出租戰略石油儲備空間。油價暴跌對產油國固然不利,對消費國卻是難得的採購機會。
Again Capital的John Kilduff表示:「減產可能會有所幫助,但市場形勢仍對生產商不利,尤其是在短期內。隨著全球原油庫存的增加,油價可能會進一步走低。未來幾周可能會再次測試20美元的水平。」
休斯頓地區Lipow Oil Associates LLC總裁Andy Lipow表示,因為墨西哥很容易就擺脫了減產困境,OPEC+的減產規模比預期要少一些。鑒於市場非常懷疑歐佩克+是否真的能夠實現近1000萬桶/日的減產計劃,油市未來的前景還很艱巨。
Rystad能源公司的分析主管Per Magnus Nysveen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告訴CNBC:「這至少暫時緩解了能源行業和全球經濟的壓力。儘管減產幅度小於市場需求,只是推遲了庫存積壓的限制問題,但最糟糕的情況暫時避免了。」
能源諮詢機構Energy Aspects Ltd.首席石油分析師Amrita Sen稱,(OPEC+減產協議)不能解決原油供應過剩的問題。這的確是一份歷史性的協議,但想要解決問題,這種規模的減產措施則需要持續數月,甚至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