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年時間過去,中國女排依舊如此牛

2019-09-29     雨落電影周刊

文/雨叔

面對即將到來的國慶節,好消息是一個接一個。

其中,除了影視圈之外,體育圈也傳來了重磅消息,眾所周知,昨天中國女排十連冠,提前衛冕世界盃冠軍,這樣的消息足以讓每一個人心潮澎湃。

激動之餘,今天女排又傳來十一連勝,正所謂「女排十一連勝慶十一」,她們在用自己的實力證明。

這樣的成績,放在國慶必定會成為一個焦點,毫無懸念。

回想起來,中國女排自1981年開始,這已經是第五次奪得了世界盃的冠軍。在三大賽場上(世界盃,奧運會,世錦賽),沒有一個球類運動能像女排這樣耀眼。

如今這次十一連勝,更是將曾經的女排,精神再一次展現在眾人面前,她們這群中國女孩值得全世界為其喝彩。

在這振奮人心,激動萬分的時刻,我必須安利這部電影《中國女排》,沒看錯就是中國女排。

檔期預定在2020年的大年初一,儘管早,但在這樣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必須安排滿滿。

中國女排,對於90後可能記憶並不是深刻,但對於80年代的人來說,絕對是一場舉國盛事,萬人空巷為其高呼也不意外。因為當年的故事,實在是太勵志,太熱淚盈眶了。

真正的拋頭顱,灑熱血。

比如,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中,片段《奪冠》中就有女排的影子,那是一個輝煌的時刻。而導演徐崢,談起女排更是一種「想哭」,為什麼想哭,不是因為悲傷,而是一種喜極而泣。徐崢作為那個年代裡成長起來的人,太懂什麼叫隱忍,什麼叫大智,什麼叫肝腸寸斷。

在片段之中,講述的是中國女排在1984年的三連冠故事,儘管之後,又在85年世界盃,86年世錦賽奪得冠軍,成為世界上女子排球運動第一個「五連冠」,但僅僅三連冠就足以將人們的情緒點燃到高潮。

回想起來,如今依舊激動。

當時改革開放初期,不僅是經濟上,一片低迷,在體育賽場上,也是別國踩在腳下。而當時穩坐排壇第一把交椅的是日本隊。人稱「東洋魔女」。

這背後,是一個常勝不敗的奇蹟,世界女子排球史上175場不敗的佳績。當然這一切都在於他,主教練大松博文,為此還曾邀請其來國內指導,交流。這次的交流也可以說是意義深遠。

對於中國女排,第一次最真切的體會到了日本女排背後的彪悍。

對於女排,完全沒有將她們中的一個當作女孩特殊對待。一上場就是魔鬼訓練,高強度,高密度早就習以為常。比如《排球女將》之中的小鹿純子的扮演者荒木由美子,一度成為人們心中的偶像。

有優點肯定要借鑑,被引到國內,中國女排對於訓練的程度又近了一步。

於是,在1979年,湖南郴州的體育中心就成為女排的訓練中心。儘管如此,但依舊難面艱苦的環境,雖說名義上是體育基地,實際上沒有一點體育館的樣子。

四周樹木叢生,布滿雜草。甚至,起初都是在泥地上訓練。

條件艱苦可想而知。為此,還常常一身是泥,渾身帶傷,即便是鋪上木板,但在訓練完依舊是渣滿小木刺。

環境差也僅僅只是表面,真正內核的還要屬於訓練強度。

如果條件差能夠克服,那麼訓練強度就是一個挑戰,而是必須完成的挑戰。比如,短短一個上午,就要發100個球,扣200個球,墊300個球,簡簡單單的數字背後,是完不成任務,沒有飯吃。

如今聽來,依舊是心酸,還有感動。

最能生動形容訓練強度的,要屬於受傷。乾得越多,受的傷越重,但這並沒有影響進度。因為手受傷,就練腿,腿受傷,就腰繼續上。前前後後,每天除了吃飯,就是泡在訓練館的時間。即便是去美國洛杉磯參加比賽,也絲毫不浪費在飛機上的時間。

那年冬天的訓練,也在後來成為了所有人默而不語的珍貴。

在郎平的記憶中,是不敢想,因為每次回憶,都如同昨天曆歷在目,刻骨銘心。

最讓他難忘的要屬於,刻在身體上的記憶。左腿四次手術,右腿兩次手術,小拇指完全伸不直。同樣的曹慧英,也是如此,拇指因為長時間的訓練被卡在裡面,不能彎曲,嚴重的骨頭斷裂。

這一切都是超乎體能訓練造成的結果。也正是如此,成就了女排不服輸的韌勁,直到今天也依舊如此。也有了1981年之後五年里的絕地反擊,一舉創下五連冠的佳績。

當然在這自豪感的背後,對於當時的年代來說是一種揚眉吐氣,不讓其他國家低看中國女排。

這樣的一種精神,也是刻在骨子裡的精神。如《攀登者》面對國際上的質問,面對領土問題的非議,依舊是憑藉一條命去拼。這是一代代傳承的精神。

直到今天的女排十一連冠,依舊讓人難忘曾經的輝煌的冠軍巔峰。

如果說日本隊的連冠在於大松博文,那個中國隊的連冠就在於她郎平。

從26歲退役的她,到如今依舊是一副不服輸,一種開拓者的氣質。

在1981年到1986年,作為選手第一次帶領全隊成為首個世界女排五連冠。

之後,因傷退居幕後,但並沒有因此而放棄,自費去美國學習,這之間生活上艱苦的她,一邊忙於教練,一邊上學。也可以說,這次經歷讓她從一個運動員蛻變成為了一個教練。為此,還曾教過美國國家隊,歐洲俱樂部也干過。

但這並沒有成為阻止她回國帶隊的理由。從她86年退役,到95年這段時間之內,中國女排已經成為了二流球隊。直到95年,首次擔任教練,再次回到了世界前三。

但之後她離開,又再次下滑。直到2014年,再次復出擔任教練,一舉拿下了兩個世界冠軍。

這一切的背後,也凸顯了郎平就是中國女排的教父級別人物。從作為選手奪冠到身為教練奪冠,中國女排的賽場上,最少不了的就是郎平的身影。尤其是訓練場上,每天都要站7,8個小時。可以說,她將自己的青春,歲月都給了中國女排。

而這次的電影《中國女排》就是以16年的里約奧運會的故事之下,展現了三十多年女排的成長經歷。導演陳可辛,作為繼《你好,之華》之後的一部電影,讓人倍感期待。

特別是鞏俐將扮演,女排中的教父級人物郎平。

在昨天的中國女排十連冠之後,電影終於悄悄上映了一個預告片。依舊是那種絕處逢生的魄力和年代的質感,這樣的電影讓我們一塊在期待之中慢慢等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gmuf20BMH2_cNUgsB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