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第4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落下帷幕,
但整個頒獎禮都靜悄悄的,甚至連影帝影后得主也被感嘆香港確實是沒人了,
當天,86歲的謝賢憑藉《殺出個黃昏》拿下影帝,成為最年長的影帝,
而影后則由內地女演員劉雅瑟拿下,她主演的《智齒》也有十幾個提名。
想當初能提名金像獎都已經是演員的殊榮,更別說能拿下影帝影后,
但如今不管是金馬還是金像,甚至是奧斯卡,大眾都不愛關注了,
就連今年的奧斯卡都要靠演員發生衝突來吸引網友的關注,
就知道這兩年娛樂圈是極其凋零的。
而香港電影可以說是凋零最嚴重的那一批,
懷舊和紀念也是今年金像獎的關鍵詞,
所以「香港電影已死」詞條再次成為熱議,
這次的獎項都中規中矩,跟往年沒有什麼區別,
影帝還是由老藝人拿到,只是這次的年齡過於大了,不免讓人覺得這是真的沒有新人啊。
而影后已經連續三年頒給內地女演員,
之前周冬雨曾美慧孜都曾拿到影后,
整個頒獎禮提名的大部分作品都在內地熱度很大,
也可以看出香港娛樂圈對內地市場的嚮往,
就像現在很多香港藝人流行來內地定居一樣,香港確實沒落太多了。
時間很巧的是,近兩年,吳孟達,廖啟智,陳木勝,曾江甚至倪匡等都接連去世,
這些曾讓我們童年耳熟能詳的代表香港黃金時代的演員的去世也代表了香港文娛的凋零,
當內地不斷推陳出新並且打開了巨大的市場,成為商業片的搖籃,
香港一部分資本和演員都轉移內地,它變得越來越沒有吸引力是遲早的事情。
事實上,如果你平時關注電影的話,香港電影並沒有死,灣灣也經常出精品,
甚至有些電影比日韓電影還好,但因為大眾普遍更愛商業片二不愛文藝片,
當年代表香港的武打片確實質量不行了,
警匪片無法打破《無間道》成龍系列帶給人的那種味道,
而內地現在的電影種類又非常多,不像90年代那麼匱乏了,
香港警匪片的市場自然就沒了,導致給人一種香港電影已死的錯覺,
其實精品還是有的,只是都是不受關注的文藝片。
而且香港娛樂圈面臨最大的一個問題是沒有新人演員冒頭,
內地每年都會有不少新人,一部偶像劇可能都會火到海外,
但香港年輕藝人幾年出不了一個吳彥祖謝霆鋒,
商業片也很少,文藝片沒人看,有影響力的年輕藝人沒有,它自然沒落了。
不管怎麼說,香港電影曾經可是東方好萊塢的代表,
如今沒落成這樣確實挺唏噓的,大家對此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