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文龍該不該被殺?看看崇禎、袁崇煥、朝中大臣各自的立場

2023-11-16     歷史有看點

原標題:毛文龍該不該被殺?看看崇禎、袁崇煥、朝中大臣各自的立場

毛文龍該不該被殺的問題?引起了後世的激烈爭論。但實際上,在毛文龍被殺的問題上,無論是崇禎皇帝、朝中大臣,還是袁崇煥,他們都不太關心毛文龍做得對還是不對。而是他們有著各自的立場,都想借毛文龍這件事,達到自己的目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咱們先來看看崇禎是什麼立場?

崇禎的立場是忠君。

崇禎當時並沒有意識到,他的國家即將滅亡。如果他考慮到這一點,他當時的立場可能會發生轉變。雖然後金在和明朝作戰的過程中,對明朝有較大的打擊,但是要說後金能把明朝滅亡,估計那時候誰也不相信,崇禎皇帝更不會相信。

在這種情況下,崇禎皇帝考慮的就是對君王的忠誠問題,畢竟這個問題,是崇禎皇帝心心念念的。他在少年及青年時期,就看過魏忠賢專權對皇權產生了多麼大的危害。所以崇禎皇帝最害怕的,就是再出現一個魏忠賢,從而對朝廷產生再一次的危害。當袁崇煥沒有向他報告,就殺掉毛文龍的時候,崇禎皇帝覺得,這正是袁崇煥正在走向「魏忠賢化」的表現,所以才對袁崇煥殺毛文龍這件事情反應那麼大,非要殺掉袁崇煥不可。

也就是說,崇禎皇帝考慮的,不是毛文龍該不該殺的問題?而是殺掉毛文龍,意味著袁崇煥會影響到他皇權穩定的問題。

如果只是崇禎皇帝一個人有這樣的意識,那麼袁崇煥還不至於被殺掉。實際上,這樣的意識,也是崇禎皇帝身邊所有那些大臣們的意識。那些大臣們也在不斷對崇禎皇帝說,袁崇煥擅殺毛文龍,就是想做第二個魏忠賢的表現。他們讓崇禎皇帝必須提防這樣的袁崇煥,不能夠讓他繼續在邊關掌握兵權。否則的話,會給大明江山造成極大的隱患。

然而,大臣們雖然不斷這麼說,但實際上這並不是大臣們真正的心裡想法。大臣們真正的心裡想法是,一旦袁崇煥在邊關打了勝仗,那麼他的權力就會做大。當他的權力做大以後,他就會擠壓朝中那些大臣們的權力空間。如果這些大臣們和他袁崇煥的關係好一點還好,如果他們和袁崇煥的關係不好,那麼,他們不僅僅是權力被擠壓的問題,嚴重的是可能就此倒台。所以,他們才會指責袁崇煥,認為袁崇煥不該殺毛文龍。

總之,大臣們考慮問題的著力點,不是毛文龍該不該殺的問題,而是借毛文龍被殺這件事,來打擊袁崇煥的問題。

那麼,袁崇煥殺毛文龍,又是出於怎樣的考慮呢?

說起來,袁崇煥殺毛文龍,出發點還是忠君。為什麼這麼說呢?

袁崇煥曾經向崇禎皇帝保證過,會用五年的時間平定遼東。顯然,袁崇煥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所以說,他還是忠君的。

袁崇煥認為,之前的明軍在和後金作戰的時候,之所以敗多勝少,很大一個原因,是戰場上缺乏統一指揮的問題,由於大家各行一套,因此在戰場上,根本就沒辦法協調配合作戰。無法協調配合作戰,戰爭就打不贏。這是袁崇煥看出來,之前明軍存在的巨大問題。所以,當他去邊關督軍的時候,他認為首先就需要解決統一指揮這個問題。

袁崇煥認為,崇禎皇帝是支持他統一指揮權的。因為崇禎皇帝給了他一把尚方寶劍。尚方寶劍是幹什麼的?只要有一點歷史知識的人都知道,尚方寶劍代表皇權。有著先斬後奏的權力。因此袁崇煥用這把寶劍處理大將,他認為是理所當然的。

毛文龍就是一個不聽從指揮調度的典型,袁崇煥必須要抓一個典型只要乾淨利落殺掉毛文龍,戰場上誰也不敢抗命了。

當年孫武在訓練吳王妃子的時候,那些妃子不聽話,孫武就殺掉了吳王最寵愛的妃子,這就是樹立將領權威的表現。

所以,就算袁崇煥殺毛文龍,其實本質上也不是考慮毛文龍該不該殺的問題,而是想借毛文龍這件事,來樹立自己權威的問題。一旦這個權威樹立起來了,袁崇煥就有指揮權了,要在戰場上順利打敗後金,也就容易了。

總之,毛文龍被殺,無論是崇禎皇帝、朝中大臣,還是袁崇煥,大家考慮問題的著眼點,都不是毛文龍本身有什麼問題,而是想利用毛文龍達到一個什麼目的。這也體現了明朝君臣不齊心,同時也註定了,不管毛文龍是不是被殺,明朝都是一個滅亡的結局。

(參考資料:《明史》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ff3e2a63518b189196f0b95e0de0f2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