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作死,一點都不冤!

2022-02-18     言語者

原標題:星巴克作死,一點都不冤!

作為世界第一大咖啡連鎖品牌,星巴克經常以「行業最高標準為基礎,制定並嚴格執行食品安全金標準」自我標榜,其官網稱「食品安全是企業發展的命脈和頭等重任」。伴隨品牌效應而來的「高品質預期」也成了它的重要獲客法寶。但現在看來,所謂的「金標準」在涉事門店何止被降格,幾乎被架空。它們依然是配料標籤想換就換,保質期說改就改,過期食材照用不誤。處在輿論風口浪尖上的星巴克,我要說的是:星巴克之死,一點都不冤!星巴克之死,在於自己的「作」,竟敢一些「吃飯砸鍋」的事,自作孽不可活!

1、星巴克的傲慢

「重慶星巴克事件」後,星巴克官方沒有絲毫道歉的誠意,沒有從自身因素找原因,或者綜合調查處理事件。而是發布不痛不癢的聲明,反駁和詆毀整個事件的當事方,這種操作手段和以往在中國發生事件的歐美企業並沒有什麼不同,還是一如既往的傲慢。似乎把它們在中國進行的企業「圈地」當成百年前的「租界」一樣,在這個「空間」里恣意妄為。對此,我要說的是:這裡是中國,請收起你的傲慢,這裡是新中國,不是百年前的清王朝和民國政府,中國不吃你們那一套,你也別想著我們會高看你一眼。

2、「星巴克驅警」,是對中國法制和政策的藐視和踐踏

「星巴克驅警」?乍聽,這就是不可思議的事情。中國是法治國家,我們的一線警察人員就是維護社會秩序和社會穩定的中堅力量。他們是我們「最可愛的人」,他們本著自己的專業能力在為這個社會服務,早已經是中國社會的一道靚麗的風景,是中國社會發展和進步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就連你星巴克都是被維護和保障的對象,你們竟然對他們採取這種骯髒可恥的手段,寒了全中國人的心,是對中國法制和政策的藐視和踐踏。中國可以沒有星巴克,但不能沒有我們的人民警察!

3、星巴克4個月內提價2次

就在「重慶星巴克事件」持續發酵的當下,星巴克又雙叒叕漲價了。2月16日,深陷輿論漩渦的星巴克再次登上微博熱搜,這次是因為漲價。

2月16日,不少網友在社交媒體表示星巴克部分產品已於今日漲價。據星巴克官方APP,包括美式咖啡、拿鐵咖啡在內的不少產品售價均較此前有1-2元的提升。

以消費者較常購買的美式咖啡為例,目前星巴克APP中大杯美式的售價為30元,而此前價格則為28元。

有網友曬出其2月15日與2月16日兩天的消費記錄,消費記錄顯示,同樣規格的冷萃冰咖啡和榛果風味拿鐵總售價前後相差2元。

星巴克客服就此回應媒體稱,這次只是針對部分飲品和食品定價進行調整,是綜合評估和考量運營成本等多方面因素定價的。

據悉,這也是星巴克在4個月內第二次提價,第一次提價發生在2021年10月,針對的是菜品價格。

4、經營不善就「漲價」?

2022財年第一財季並不是星巴克第一次下滑。早在2020年6月,星巴克就在財報中預計,整個2020財年,第二大消費市場中國的同店銷售額將下降10%至20%。2021財年業績沒有好轉,星巴克中國的平均客單價下降2%。其中,第四財季同店銷售額同比下滑7%,平均客單價下降5%,交易量下降2%。最新一個季度這三個數據同比再次下滑,分別下降14%、9%和6%。

5、星巴克食品安全危機

2021年12月13日,有媒體報道稱,記者近日在無錫市兩家星巴克門店臥底調查發現,一些門店頻繁觸碰了食品安全的紅線:食材過期後仍繼續用,做成多款暢銷飲品售出;主管、店員「言傳身教」篡改保質期,有的食材被人為「延保」一周;承諾「開封后不過夜」的糕點,第二天偷偷上架。記者臥底多日後發現,上述亂象並非偶發,在利益驅使和監管疏漏下,有些門店奉行著食品安全的「潛規則」。

星巴克身為頭部企業,有責任在食品安全等問題上起到行業示範作用,而不是用違規之舉自己砸自己的品牌,此類醜聞頻發不啻為對企業品牌力的損害與透支,消費者都經不起品牌店這樣的「實力自毀」。

在食安問題引起全球關注的當下,星巴克篡改保質期的行為就是對消費者的健康的藐視,是資本無恥獲利的典型行為,作為消費者一定要抵制,相關部門也要加以處罰。

此外,星巴克還做出提升會員價的措施來鎖客,除了獲客原因外,還有補足它經營不善的嫌疑,試圖利用價格戰引起行業競爭,從中獲利。作為消費者,一定要對這種資本操作堅決抵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fde0e11477aeab8278969c62ed74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