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娛樂圈似乎成了「世襲制」,星二代遍地都是、泛濫成災。
比如向佐,向華強的兒子,一出道就是男主,梁家輝、李連杰為其作配,可哪怕再豪華的陣容、花再多的錢,也捧不紅顏值、演技都不敢恭維的他。
再比如吳羽卿,老戲骨吳剛的兒子,《狂飆》里的他大呼小叫,面部猙獰,堪稱本劇第一個敗筆演員,上不來台面的演技連帶著他爹一同「翻車」了。
像這樣的星二代還有不少。
比如陳寶國的兒子陳月末,閆妮的女兒鄒元清等等,個個顏值低、演技差,捧不紅也就算了,還差點毀了父母的口碑,曾幾何時,星二代成了「貶義詞」。
但凡事都有例外,王驍就是星二代里的一股清流,他是影后王馥荔的兒子,被稱為「最牛星二代」,不靠父母的王驍硬是靠真本事、真功夫在娛樂圈爭得一席之地。
穿上古裝的王驍,是《三生三世》系列作品裡的司命星君,文弱善筆墨,顏值不高,卻氣質超然。
褪去古裝,穿上現代裝的王驍,是《流金歲月》里的霸總楊柯,能力超群,為人豪爽,盡顯中年男人的魅力。
即便沒有了金錢的加成,一身普通打扮的王驍,也能出彩,比如《大考》里父親周美仁,又慫又廢,卻會哄老婆,鬆弛自然的演技,絲毫不輸影后顏丙燕。
王驍的作品繁而雜,且大多都是配角,但絲毫不影響他大放異彩。
幹部、警察、廢柴,各式各樣的角色都駕輕就熟,原本可以名正言順穩坐神壇的他,卻因為一部《狂飆》,活生生被拉下神壇,堪稱本劇第二個敗筆演員。
《狂飆》火了,從主角到配角,幾乎所有人都吃到了紅利,最大贏家莫過於張頌文,從原來的名不見經傳,到現在的全網皆知,一張簽名照被賣到8000元就是最好的證明。
還有飾演陳書婷的高葉,雖不是女主,卻勝似女主。
大嫂這個人物的成功塑造,讓她從娛樂圈的小透明成了熱搜榜的常客,連高葉自己都感嘆:這個春節,是我從業以來過得最好的一個春節。
「你可遭老罪嘍」的瘋驢子,「坐小孩那桌」的徐江,還有高啟盛、唐小龍等等,都火得一塌糊塗,網上隨隨便便發個視頻,輕輕鬆鬆百萬點贊。
可他們越是熱鬧,就顯得一個人越是落寞,這個人不是張譯,也不是吳剛,正是被稱為「最牛星二代」的王驍。
《狂飆》從開播,到爆火,再到收官,應該被全網夸的王驍,卻幾乎無人討論,是因為他不會炒作嗎?
並不是。
問題就出在他曾經引以為傲的演技上,全程一個表情尬到底,完全被其他演員吊打、碾壓,發揮失常的王驍,似乎成了《狂飆》的唯一輸家。
《狂飆》里,王驍飾演的楊健,前期是個剛正不阿、一身正氣的警察,偶爾還會輪班做交警,哪怕遇到同為警察的安欣違規停車,他也眼裡容不下沙子,公事公辦。
可就是這樣一個人物,後期被腐蝕了,成了高啟強的「手下」,利慾薰心、手段狠辣,成了金錢的「奴隸」,好在最後幡然醒悟,主動投案。
按理來說,這樣的角色人設豐滿,轉變較大,只要演技不拉胯,絕對是整部劇不容忽視的一個亮點,但萬萬沒想到王驍還是掉鏈子了。
不論是意氣風發的警察,還是後來「墜入深淵」,王驍總是喪著臉,整個人萎靡不振,毫無精氣神,甚至有點心不在焉的味道在裡面。
劇里,不論是主角安欣,還是配角高啟強、高啟盛,甚至是唐小龍、唐小虎,前後都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唯獨王驍沒有。
小學弟就用《狂飆》里的三場重頭戲,看一看王驍是怎麼「擺爛」的?
01、沒有感情的「憤怒」
東窗事發,調查組將矛頭對準楊健,面對即將而來的抓捕,楊健沒有聽從孟德海的建議去自首,打算夥同馬濤走上逃亡之旅。
沒有緊張,楊健全程氣定神閒,給人一種他不是壞人的錯覺。
當馬濤提議給安欣下藥時,楊健反而緊張了,但緊張是一剎那的,很快歸於平靜,情緒大起大落,完全看不到楊健內心的掙扎。
當孟鈺撞破楊健與馬濤的密謀時,楊健憤怒了,毫無徵兆的吐露出自己棄正投惡的緣由,一切都是因為孟鈺。
這裡的情緒絕對是複雜的,不單單憤怒這麼簡單,有逃亡前的慌張,有對孟鈺的愧疚,有迫不得已的無奈,還有掙扎在黑與白之間的痛苦,但又缺少直面的勇氣。
這些所有的情緒,竟然被王驍簡單化處理,就像沾了水的炮仗,蔫了吧唧,從表情到情緒都很單一,甚至看不出來楊健對孟鈺的愛,這是可怕的。
02、逢場作戲的「母子情」
家人永遠是一個人的軟肋,楊健也一樣,在他奔赴上逃亡之旅時,還是抽出了時間看母親一眼,再嘗一嘗「媽媽的味道」。
這絕對是一場情感的「重頭戲」,對觀眾而言,就是一個「催淚彈」,可看下來,並沒有太感動,有那麼一點感動,還是靠觀眾們的共情能力,誰又不會觸景生情,想到自己的媽媽呢?
面對白髮蒼蒼的母親,楊健依舊垮著臉,這樣處理也沒問題,畢竟不能讓母親為自己擔憂。
可當看著母親的背影時,稍微可以外露點情緒了,畢竟這是演電視劇,可是楊健還是皺著眉,陰著臉,沒有看到任何情感波動,全靠BGM煽情。
如果最後沒有楊健硬要奪走母親手中的垃圾袋,母親痛苦踉蹌的情節,那麼這段感情戲絕對是多餘且敗筆的存在。
03、令人尬到摳腳的「勸降戲」
《狂飆》好看,但也有不完美的地方,尤其是徐忠勸降楊健的那場戲,可以說是最拉胯的存在,看得人無比難受,皆因為這段戲有兩個「臥龍鳳雛」,一個是吳剛,一個是王驍。
兩個明明都是觀眾眼中的實力派,可在這場戲裡,都成了令人一言難盡的「戲混子」。
吳剛情感充沛,但過於誇張,映入觀眾眼帘的好像一個手舞足蹈、面目猙獰的「酒鬼」。
當他飾演的徐忠激昂慷慨的大喊楊健的名字時,觀眾的腳指頭已經在地上摳出了一座芭比城堡,演技浮誇、台詞刺耳,吳剛讓人大失所望啊。
吳剛「搶」來的戲,被他的歇斯底里,和王驍的呆若木雞徹底演砸了
吳剛過於活躍,王驍又過於安靜,「極端」的動與靜,割裂感極強,哪怕旁邊的馬濤,還有個扶額痛苦的表情,起碼讓觀眾感受到了他內心的掙扎與選擇。
王驍飾演的楊健可倒好,坐在那裡一動不動,穩如泰山,像失了戀的多情浪子,像身無分無的「喪家之犬」,但絕對不像一個懸崖勒馬的警察。
突然就投降了,突然被感化了,看他那表情,明明有種一條道走到黑的感覺,因此給人一種虎頭蛇尾的感覺。
這種風平浪靜的演法,真的不好看,也就楊健最後留下的那滴淚堪稱「全場最佳」。
寫在最後
有人會說《狂飆》里的王驍是鬆弛的,自然的,可鬆弛自然與萎靡不精神是兩碼事,還有人說楊健這個角色就是不得志,擺爛頹廢的氣質很正常,但擺爛頹廢與心不在焉不能畫等號。
不可否認,王驍是星二代里的佼佼者,過往的好演技也是有目共睹,但《狂飆》里的他實在不敢恭維,或許是因為劇情剪的七零八碎,縮小了王驍的發揮空間。
也或許是因為王驍身上與生俱來的喪氣,與這個角色嚴重不符,所以演技不出彩。
但不管怎麼說,喜歡王驍是真的,但這部劇他沒演好也是真的。
END
更多精彩八卦內容,盡在八卦小學弟,點個關注不迷路哦!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