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節「團霧」多發 高速公路安全行車技巧速來查收!

2024-10-27     雲貴高原生活指南

秋冬季節,團霧多發,尤其是在山區、高架橋樑、較大水體附近路段等,更容易產生「團霧」。而「團霧」區域性強、能見度低、預測難度大,極易引發交通事故。廣大駕駛人在開車途中遇到「團霧」時,切記要做到「降速、控距、亮尾」

團霧是什麼?

團霧本質上也是霧,是受局部地區微氣候環境影響所形成的小範圍濃霧。團霧」具有突發性、局地性,濃度較大,而且難以預測;通常團霧外視線良好,團霧內四周朦朧,能見度很低,只有幾十米,甚至十幾米,覆蓋的面積大小也不一致,長度從1公里到5公里不等。

團霧常會出現在哪些地方?

團霧常出現在局部溫差較大、水汽較足的低洼河谷、山區以及臨江臨河路段,高速公路路面晝夜溫差較大,非常有利於團霧的形成。

高速公路低洼河谷、臨江臨河路段

高速公路橋樑路段

團霧到底有多可怕?

來看4張動圖

能見度100米以上

團霧開始出現

能見度驟降

未減速控制距離發生事故

遇見團霧該怎麼辦?

合理使用汽車燈光

霧天行駛時,應將防眩近光燈、霧燈、尾燈和示廓燈開啟。如遇大霧、團霧還要將雙閃燈打開,讓其他車輛駕駛人更好地觀察到你,避免追尾和刮擦事故的發生。需要提醒的是,霧天不能開啟遠光燈,因為漫反射會導致眼前一片白茫茫,更不利於觀察前方路況。

注意減速、控距

在霧區行駛,要根據能見度不同,開啟防 眩目近光燈、示廓燈、尾燈並適當加大行車間距,降低車速。當能見度在50米以下時,已進入高速公路的車輛,駕駛人必須按規定開啟霧燈和防眩目近光燈、示寬燈、尾燈和雙閃燈,將車速降到20Km/h以下,在保證安全的原則下駛離霧區,也可以選擇在就近收費站下道駛離高速。

保持視野清晰

霧天駕車,前擋風玻璃上很容易起霧,此時不要邊擦霧邊開車,因為這會分散駕車人的注意力,容易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我們可以在行車前用毛巾擦拭清理霧氣,也可以在車內噴淋除霧劑,避免擋風玻璃和後視鏡起霧,當行車過程中遇到前擋風玻璃起霧時,應打開冷氣,或稍微打開車窗,這樣可消除或避免玻璃起霧。

牢記備剎車、不急踩剎車

霧天行車,駕駛人的右腳只要不處於踩油門的狀態,就需要一直放在剎車的上方,隨時準備剎車,一旦有突發情況,可以讓車輛更快停住,也有效地避免把油門當剎車。但千萬不能急踩剎車,可連續輕點剎車,一是可以控制車速,二是剎車時尾燈變亮,可提醒後面的車輛注意保持車距,避免後車駕駛人反應不及發生追尾事故。

交 警 提 醒

秋冬季進入「團霧」高發期,廣大駕駛人在選擇高速公路出行時,要注意合理使用燈光,保持車距,控制車速,謹慎駕駛,文明行車。一旦發生交通事故,務必做到「車靠邊、人撤離、即報警」。第一時間開啟危險報警閃光燈,在車輛後方正確放置三角警示牌,提醒後方來車注意安全,及時撤離到安全地帶,並撥打報警電話等待救援。

來 源:公安部交通管理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ee20618a815bc896ff073d5e977c1d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