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雞戴「眼鏡」建花園 鄉村青年抱團闖出「雉」富路

2022-09-02     壟上行

原標題:給雞戴「眼鏡」建花園 鄉村青年抱團闖出「雉」富路

在夏季,為了躲避高溫,人們都穿著清涼躲進空調房避暑,而雞卻沒辦法脫下它自帶的「羽絨服」,高熱天氣容易引起動物一系列的熱應激反應,甚至是「武力」對抗。如何讓雞群安全健康度夏呢?在鄂州市汀祖鎮,有一群平均年齡24歲的新農人就想到了好辦法。

是這支年輕團隊的主要成員之一,養殖的「鳳凰雞就是這長著尖爪子、長尾巴、一身「花衣服」的白雉山雞。

鄂州市山禾生態農業旅遊股份公司總經理 楊旭:普通的雞冠子是紅色的長在頂上,而它是長在兩側的,(這讓我想起了一種花,雞冠花,)而且它的翅膀也要比一般雞的大,來展示一下,像鷹的翅膀。

白雉山雞屬於可以人工養殖銷售的家禽,除了外觀出眾,它的身價也比普通雞高出60%左右,其蛋白含量是普通雞的2至3倍,在市場上很受歡迎。

名氣一大,脾氣也跟著水漲船高,白雉山雞在高溫天氣下會變得有點煩躁。

鄂州市山禾生態農業旅遊股份公司總經理 楊旭:很容易打架,一打架天氣熱,產生應激,啄傷之後死亡的。我們給它戴個眼鏡了,戴上去直視的空間就沒有了,打架就啄不到對方了。

原來,這些年輕人不同尋常的馭雞之術,就是在雞的鼻樑上夾上一副「眼鏡」。這「眼鏡」可不一般,它讓雞隻能斜視和看下方,能有效防止雞打架,降低死亡率,提高養殖效益。

先想到這個辦法的就是90後的楊旭,團隊中,他經歷最為豐富。楊旭從小生活在農村,高中畢業後,他跟著父母種過地,辦過豬場,2018年,隨著當地禁養政策的實施,他才從豬倌轉型成雞倌。

鄂州市山禾生態農業旅遊股份公司總經理 楊旭:結合我們村的生態環境,人文歷史也好,去做考察,去做深挖,了解到我們白雉山,白雉山的雉就是山雞的意思,當時我們就在那一年的上半年,引進了一批山雞苗回來,幾百隻進行飼養。

基於多年的養殖經驗,首批雞苗成活率達到99%,這讓楊旭信心倍增。但要把產業做大,一個人的力量有限,於是,楊旭一邊鑽研著養殖技術,一邊尋找志同道合的合作夥伴。

鄂州市山禾生態農業旅遊股份公司 副總經理 楊領:環境整改那一年,他說要轉行,到山上來搞農莊,我說可以啊,一起搞唄,但當時他考慮到一個問題,你現在跟我一起干連生活費都保障不了,我說你等我三年,先攢點錢,那時候再回來就不用再為生計發愁了。

這兩年,在他的邀請下,團隊逐漸擴充到了7人,平均年齡僅24歲,最小的隊員僅19歲。

鄂州市山禾生態農業旅遊股份公司生產主管 余磊 :我感覺就是提前養生,雖然農村比不上城市的繁華,但是這裡的慢節奏生活也蠻好的。

眾人拾柴火焰高,年輕人幹勁足、點子新,養殖白雉山雞的效益越來越好。

鄂州市山禾生態農業旅遊股份公司總經理 楊旭:在生豬養殖的時候,我們就有一句話叫動物福利,我們就想到雞的生長環境越接近自然越好,然後我們想著越接近自然,我們就參照花園或者公園的形式來做,你看到的這個是別墅區,像這個大草地就是它們的花園。

目前,他們花園式的養殖基地里有白雉山雞4000多隻,藥膳黑雞2000多隻,年產蛋50萬枚,年收入超180萬元,曾經荒山正逐漸轉變成集農家樂餐飲、露營、垂釣、瓜果採摘等於一體的「田園客廳」。

來源 | 《壟上行》

編輯| 宋嘉誠

編審 | 許蓓

監製 | 楊斌

壟上行視頻號

歡迎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ed92f764f19e998dec50769e88e4d6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