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工智慧的發展,看企業的創新增長

2023-04-18     單仁行

原標題:從人工智慧的發展,看企業的創新增長

本文首發於「單仁行」公號,訂閱「單仁行」公號

從企業家的角度探究商業本質

01

假如大家有注意的話,我給今年牛商大會定的主題是「全域營銷,創新增長」。

全域營銷好理解,就是掌握符合時代的營銷方法和渠道,一步步精細化運營,提升營銷的有效性,要能有結果。

那麼,創新增長是什麼呢?

今天有很多的新技術正在湧現,特別是ChatGPT這類的AI大模型發布,我看到很多人都在談人工智慧,講AI技術有多厲害,一打開直播就是五個大字:顛覆式創新,AI要改變世界了。

大家越講越焦慮,好像今天你要是不知道ChatGPT,你的企業沒用上AI大模型,你馬上就要完蛋了。

所以,我就特別想跟大家聊一聊創新和增長,如果我們能對創新的原理有更深刻的認知,就更容易找到增長的路徑和切入點,而不是處於焦慮之中。

02

我曾經跟大家說,每一家企業都是因為機會而生,因為失去機會而死。

這個機會是什麼?

是市場機會,是技術機會,更是創新所帶來的機會。

但是,創新的本質是什麼?

創新理論的提出者,熊彼得說,所謂創新就是要「建立一種新的生產函數」,也就是把生產要素重新排列組合,把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新組合」引進生產體系中去。

相對應的就是5個創新方法。

1、產品創新,我的產品有新的特性,新的功能;

2、技術創新,我有一種新的生產方法,效率更高;、

3、市場創新,我重新定位,開闢一個新的市場;

4、資源配置創新,我有新的供應來源或者原材料;

5、組織創新,我有新的管理模式和組織形態。

企業家的職能就是引進這些「新組合」來實現創新,打破對手的優勢,讓自己領先,然後剩下的就是收租金了,這就是熊彼得租金。

所以,很多人以為創新應該是從無到有的創造性過程,實際上,這是一種對創新的誤解。

就像我們寫一篇單仁行,裡面的每一個字都是漢字,我們只是對這些漢字重新排列組合,把它變成一篇新的文章,這個過程里,我們並沒有發明任何一個漢字。

但是為什麼我們每一篇都是原創?因為我們有著自己的思考和觀點,它的價值和別人不一樣。

就像你沒辦法去創造一個你從來沒見過的東西,創新是把不同要素重新組合起來,變成一個新的事物。

它不等於從無到有的發明,我更認為發明是新工具或者新方法的發現,而創新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應用。

03

理解了這一點,那麼,創新的價值體現在哪裡?

顛覆式創新的提出者,克里斯坦森教授說過一句話,我非常認同。

技術無所謂顛覆,市場無所謂顛覆,技術和市場的組合才具有顛覆性。

什麼意思?

只要發明還沒有得到實際上的應用,那麼在經濟上就是不起作用的,因為它沒有創造出新的價值,它不叫創新,更不是顛覆式創新。

創新,必須要產生出新的經濟價值。

在《創新者的窘境》這本書中,克里斯坦森用「延續性技術」與「破壞性技術」解釋了顛覆式創新的相對概念。

延續性技術,是成熟產品採取的創新策略,他們會根據市場上主流消費者的期望,在不改變產品技術的基礎上優化性能。

我舉個例子,搜索就是典型的延續性技術,以搜索業務起家的谷歌來說,它核心的搜索技術繼承於Archie、Veronica這些關鍵字的搜尋引擎,谷歌在它們的基礎上建立基於連結分析,評估網頁重要性的核心算法。

過去這20年,谷歌的搜索業務從來沒有改變過這些基石,只是通過優化算法、增加數據源、優化用戶介面這些方式,來提高用戶在意的檢索效率和準確性,也就是「優化性能」。

那麼,為什麼說ChatGPT這類AI大模型會威脅到谷歌的搜索呢?

這就是「破壞性技術」的概念了,破壞性技術可能在性能上出現了跌退,但它會改變市場和消費者的價值取向。

什麼意思?

在ChatGPT問世之前,不是沒有AI,像蘋果的Siri,微軟的小冰,小米的小愛同學,這些都是自然語言處理的技術應用。

但它們還有個名字叫「人工智障」,因為它不能領會人的意思,只能在有限的固定場景中,按照設定好的邏輯去回答。

那ChatGPT創新了什麼?

它在技術上最大的突破就在於理解式的交互,這種技術正是創造了新市場的關鍵。

我們會發現一點,單純從替代搜索來看,ChatGPT還遠遠比不上百度、Google、Bing這樣的搜尋引擎,因為它會「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我們在這上面是真吃過虧的。

但是,和ChatGPT這類AI大模型對話,你會感覺像和一位知識面特別廣泛、邏輯清晰的人在交流。

它就像你的秘書和工作助手,它會不斷學習和成長,可以逐漸去理解一些我們腦海里抽象的要求,然後想辦法去執行這些工作,不只是提供建議,這在市場應用上就具備了極高的想像力。

這恰恰就是搜尋引擎所害怕的地方,就像當年搜尋引擎幹掉了電話黃頁,不是因為技術有多厲害,而是技術和市場的組合打開了一個新市場,顛覆了過去的老行業。

04

所以,我們在考慮利用AI大模型進行創新增長的時候,不應該去想這個技術有多厲害,我怎麼創新這個技術?

而是應該思考這個技術,可能會對企業哪些業務流程,以及事實市場上的應用帶來改變,可能會影響到消費者的價值取向。

我們還要考慮到這幾個方面:

第一、不同類型的創新,會在企業內部表現出不同的戰略性差異。

持續性的創新,是企業根據現有客戶和既定的盈利模型,去不斷優化現有的產品和技術,以更高的邊際收益和利潤向現有客戶出售更多產品。

顛覆式創新是相反的,因為技術進步的步伐,會超過顧客對於高性能技術的需求,主流市場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是剛剛好的。

也就是說顛覆式創新不是瞄準顧客現在正在購買的產品,而是他們所希望的,想要的產品和服務,而且還沒被主流市場所熟悉,領先企業沒有動力去研究這些創新。

也就是在客戶需求和企業供給之間有一個缺口,它可以為新進入者提供機會。

第二、創新要具備經濟價值。

我們需要思考創新針對的目標顧客,是不是過去由於缺乏金錢和技術,沒辦法實現需求。

創新增長不在於技術突破,而是技術和市場的一體突破,是在應用層面,是提供給人們直接的產品和服務,而且,這些產品和服務的發端,是為了滿足新出現的,或者是主流市場上沒充分滿足的需求。

同時,我們的創新還要可以幫助顧客更簡單、更高效的完成他們想要實現的結果,這樣才有經濟價值。

第三、創新是新工具、新方法的應用,是生產關係的新組合,它帶有破壞性,可能會傷害到過去的老業務。

從這個角度看,任何一個顛覆式創新,最少要具備四個條件,有大量專業知識的人群,他們即是使用者,還是維護者;要具備大量的應用機會;有正確的盈利模式;有基礎設施和制度的支撐。

所以,對企業來說,創新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創新是為了增長,不能實現經濟價值的創新毫無意義。

它考驗的不是對於技術的理解,而在於對技術的應用,對市場的判斷,這其實就是強調企業家的動態能力。

當然,這部分就是明天的內容了,同時,我認為現有AI大模型的應用,特別是在內容和創作上的重大改變,影響最大的是我們企業的營銷,AI大模型在營銷上的應用,我會在明天牛商大會上跟大家仔細探討,歡迎你們一起參與。

責任編輯 | 羅英凡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ecf1276f76295c12580ef033ab49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