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之名何時有?

2024-10-19     西安晚報

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的搖籃,「黃河」被譽為「母親河」。

古代的黃河,河面寬闊,水量充沛,水流清澈,在漢代以前,還不叫黃河這個名稱。在我國最古老的字書《說文解字》中,稱黃河為「河」;最古老的地理書籍《山海經》中,稱黃河為「河水」。《水經注》中稱為」上河「,《史記》中稱「大河」,《漢書·西域傳》中稱「中國河」。《尚書·禹貢》里「導河積石」「入於河」的「河」,均指黃河。那時,人們用「川」來泛指一般的河流。到了西漢時期,由於河水中的泥沙含量增多,人們始稱之為「濁河」。

「黃河」這一名稱,最早見於東漢史學家班固的《漢書》:「封爵之誓曰,使黃河如帶,泰山如歷。」不過,當時黃河這一名稱還沒有普遍被採用;直到唐宋時期,這一名稱才普遍使用起來,並簡稱為「黃」。 (澤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ec6b6c2626d78a8bf7668f1c1c6a6a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