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一男孩放假在家,與媽媽扭打在一塊,爸爸在旁淡定包餃子

2022-01-31   奶爸聊教育

原標題:常州一男孩放假在家,與媽媽扭打在一塊,爸爸在旁淡定包餃子

現在,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發展,家庭教育理念也在不斷革新。很多傳統的家庭教育觀念,都因為涵蓋很多封建觀念而被一步步摒棄,如今,家庭教育的主流思維幾乎都是圍繞「尊重」二字展開,要求家長把孩子當作平等的人對待,不能打罵,要給孩子多講道理。這種教育模式下,孩子確實受到了尊重,但父母的權威卻遭到了削弱,很多孩子在家裡幾乎無視家長。近日,常州就有一個男孩放假在家,與媽媽產生衝突,居然扭打在一塊,更讓人氣憤的是爸爸還能淡定地在一邊包餃子。

事情發生在江蘇常州一戶家庭,由於正值春節期間,學校早已放假,孩子開始了愉快的寒假生活。媽媽與孩子的「衝突」源自一杯水,當時,母子二人正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媽媽看了一會興許感覺到口渴了,就讓孩子倒一杯水。不料,孩子看電視也非常入神,不願意去看,十分乾脆地拒絕了母親的要求。母親有點不開心了,就說:「快去,不然老娘削你!」要是換作以前的家庭,媽媽這麼說了,孩子就算心裡有怨言,也會乖乖地去倒水。可是,現代教育理念灌輸成長的孩子就不是這樣了。

男孩絲毫不在乎媽媽的「威脅」,很不在意地回答道:「不去就不去,要削我就來呀!」孩子目無尊長的態度,一下就點燃了媽媽的怒火,對著孩子的後背就搗了一拳。要是換成小時候的我,被媽媽打了一拳,必定老老實實的聽話。這個男孩並沒有,還回頭怒氣沖沖地瞪著媽媽,一手還緊緊握住了媽媽的手腕,大有一副興師問罪的樣子。媽媽更加生氣了,這麼無法無天的孩子一定要教訓,就起身打孩子。

既然男孩敢瞪著媽媽,還抓住媽媽打人的手,自然不會放任被媽媽打,直接還手,一對母子就從沙發上扭打成一團,之後,又一起滾落到了地上。媽媽的鬥爭經驗顯然更加豐富,她跨坐在孩子身上,一隻手控制住孩子的胳膊,一隻手薅住了孩子的頭髮,疼痛讓男孩失去了抵抗力。這時,大家通過視頻的鏡頭看見就在沙發背後的餐桌旁,爸爸也在,他正淡定地包著餃子。網友開玩笑地說,這個爸爸一看就是久經沙場,見慣了大場面

玩笑歸玩笑,當我們笑完之後,也要理性地分析事件背後的真因。看這個男孩的個頭頂多只是初中生,媽媽讓他去倒杯水,不倒也就算了,媽媽揍他,他居然還敢還手。什麼樣的孩子敢這樣做?以前的孩子不敢,現在都是那些倡導尊重孩子的家庭,才會培養出這種目無長輩的孩子。家庭教育中,我們是該尊重孩子的意願,多了解孩子的想法,但是,家庭中最基本的長幼秩序也要讓孩子清楚,這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倫理常識。否則,孩子小時候在家稍不順心就敢和父母對著干,父母也許能讓著他。長大了,走上社會,若是動不動就撂挑子,吃虧的肯定是孩子。

還有一個讓人痛心的場面,儘管媽媽和孩子的扭打,最終看來應該是媽媽占據了上風。可是,自始至終,爸爸一直在旁邊淡定地包餃子,如果不是鏡頭特意切換到爸爸,誰都不知道原來爸爸就在旁邊。這讓人有點心疼媽媽了,兒子都敢和媽媽打架了,爸爸居然無動於衷。這說明什麼?孩子最善於察言觀色,他敢和媽媽對著干,顯然清楚爸爸會「不吱聲」,這也說明平常生活中,爸爸或許並不尊重媽媽,孩子有樣學樣,才敢和媽媽動手。

我們常說,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言傳身教」。父母之間的關係對孩子的成長也至關重要,一個父親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尊重孩子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