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招中國】電子科技大學:卓爾不群,信息興國

2023-06-21     中國網

原標題:【高招中國】電子科技大學:卓爾不群,信息興國

《高招中國》是2023年中國網推出的視頻訪談特別節目,本節目通過對話全國高校招辦負責人,介紹該校師資力量、政策變化、培養模式、就業發展、社團活動等,為考生獲取最新招生資訊,在考生填報志願、選擇專業、規劃未來職業方向等方面提供高效、專屬渠道。

近日,電子科技大學本科招生辦公室副主任趙鑫做客《高招中國》,為廣大考生介紹2023年電子科技大學招生政策,為考生及其家長解答報考問題。

主持人:展現中國高校之風采,深度解讀高校招生政策,與招辦負責人面對面聊高招。各位網友朋友們大家好,這裡是2023年《高招中國》高考特別欄目,我們很高興邀請到電子科技大學本科招生辦公室副主任趙鑫,請趙老師介紹下電子科技大學的基本情況?

趙鑫:眾所周知,電子科技大學是一所「雙一流」A類高校,確切來說,電子科技大學是電子信息領域唯一一所「雙一流」A類院校。也就是說,在全國僅有的36所「雙一流」A類院校中,只有電子科技大學一所是以電子信息領域為主的院校;而在全國以電子信息領域為主的院校,只有電子科技大學一所是「雙一流」A類院校。這也奠定了電子科技大學在全國高校電子信息領域排頭兵的地位。

電子科技大學成立於1956年,由時任總理周恩來親自部署,集合了當時國內最頂尖的電訊類專業在成都成立了學校的前身——成都電訊工程學院。學校的辦學起點非常高,僅在四年之後,學校躋身全國重點大學之列。

電子科技大學的發展歷程非常輝煌。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學科實力的不斷強大,1997年學校成為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在2001年加入985工程大學的行列, 2017年成為首批「雙一流」A類建設高校,2022年入選國家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

主持人:電子科技大學有哪些優勢學科?

趙鑫:學校大力實施學科提升戰略,以「優工、強理、育新、精文」為路徑,強化電子信息特色引領、推動多學科交叉融合,著力構建相互支撐、協同發展的一流學科生態體系,學科綜合實力和影響力持續提升。學校現有19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在最新一輪全國學科評估中,學校在電子信息領域的綜合優勢進一步鞏固。

在當今世界範圍內普遍用以評價高校、學術機構學術水平及影響力的ESI(基本學科數據指標庫世界學科排名)中,我校共有工程學、計算機科學、材料科學、物理學、化學、數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神經科學與行為學、臨床醫學、精神病學/心理學、藥理學與毒理學、植物與動物學、環境與生態學、地球科學、社會科總論15個學科進入世界前1%的行列,其中「工程學」、「計算機科學」和「材料科學」進入世界前1‰行列。

在最新的US News全球學科排行榜中,我校「電氣與電子工程」位列全球第6位、「人工智慧」位列全球第8位、「計算機科學」位列全球第16位、「工程學」位列全球第36位。

在最新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中,共11個學科排名全球前百位,「通信工程」位列全球第10位,「計算機科學與工程」位列全球第12位,「儀器科學」位列全球第17位,「電力電子工程」位列全球第35位。我校在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繼續保持全球前200位。在2022年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A+專業」中,我校17個專業位列A+等級。截至目前,我校共有32個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5個專業入選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涉及36個本科招生專業,占總招生專業數的97.29%。

我校3個本碩貫通精英培養專業 2023 年面向部分省份進行招生,這三個專業分別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國家「珠峰計劃」拔尖人才實驗班)、電子信息類(「成電英才計劃」 拔尖創新人才實驗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智能金融與區塊鏈金融 「雙A」 聯合學位實驗班)。

主持人:請您介紹一下今年電子科技大學的招生計劃?學校今年招生專業是否有新增?

趙鑫:「一增」,是指我校今年新增招生實驗班:航空航天工程(智能無人機拔尖人才實驗班)。2023年1月,四川省教育廳、成飛設計研究所、成飛集團、中航無人機與電子科技大學五方共同簽署成立了四川省無人機學院、航空航天工程(智能無人機拔尖人才實驗班)專業應運而生。該專業以智能無人機為載體,立足於我校「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點和「航空航天工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依託四川省航空航天科技大省的優勢資源,著力培養無人機領域尖端科技領軍人才和產業創新人才。

「一調」,是指一個專業的調整。為解決國家「高端晶片」卡脖子問題,著力發展「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學科,2023年1月,我校成立了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學院。該學院下設兩個招生專業,分別是微電子科學與工程以及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其中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從原來的「工科試驗班(電子工程類)」中調整出來,在「電子科技大學」招生名稱下進行招生,集成設計與集成系統繼續在電子科技大學(沙河校區)名稱下進行招生。

「五穩」是指我校的招生政策、錄取原則等總體保持穩定,概括起來有以下五方面:

01、一是「招生規模維持穩定」

2023年全國招生總計劃為5030,與去年相比保持不變。

02、二是「錄取政策維持穩定」

實行平行志願的批次,學校調檔比例原則上控制在105%以內,進檔考生在思想政治考核合格、身體健康狀況不受專業限制且服從專業調劑的情況下,電子科技大學原則上予以錄取。

03、三是「大類招生政策維持穩定」

2023年,我校將繼續推進實施以學院為單位的大類招生與大類培養。

04、四是「轉專業政策維持穩定」

學生在校期間共有兩次轉專業的機會,分別在大一學期末和大二學期末。學生可以在大類裡面轉專業,也可以跨出大類,轉專業。轉專業的原則為:轉出學院無限制,轉入學院有要求。

05、五是專業錄取的「三〇政策」維持穩定

第1個0是「0專業級差」,我校採取分數優先方式錄取考生並安排專業,各專業志願之間不設級差,考生可以大膽衝刺自己心儀的專業;

第2個0是「0冷門專業」,我校理工類專業都集中在電子信息領域中,沒有冷門和偏門的專業,考生不用擔心被調劑到「冷、偏」的專業;

第3個0是「0調劑」,對於高考改革省份的考生,在其專業志願填滿且不重複的情況下,我校承諾不進行專業調劑。

主持人:電子科技大學的人才培養計劃是怎樣的?

趙鑫:新工科建設「成電方案」是學校面向新時代工程教育的主動謀劃與改革創新。學校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喚起好奇,激發潛能」為核心目標,從新生開始,四年貫通綜合施策,打造新工科教育創新體系和本科教育高質量培養體系,喚起學生好奇心與研究精神,催化學習與創造內驅力,培育未來技術突破和價值創造的國家戰略力量。

新工科建設「成電方案」構建了「六位一體」「通專融合」的人才培養新理念、「喚起好奇、激發潛能」為核心的人才培養新方案、始於新生、貫通四年、逐級挑戰、基於項目的新工科課程體系、跨學科、強挑戰、高水平「科研育人」新工程教育平台、多學科交叉融合的新工科人才培養模式和組織模式以及產教融合、優勢集聚的新工科人才培養新環境。

主持人:電子科技大學畢業生就業和考研的情況是怎樣的呢?

趙鑫:雙高出口。在畢業生出口方面,電子科技大學始終全力促進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近三年,我校畢業生畢業去向落實率均保持在95%以上。此外,我校一直致力於培養電子信息領域高層次人才,2022年本科畢業生深造率達到了68.77%。在國內深造的同學中,到「雙一流」建設高校及科研院所讀研的占國內升學人數的比例為98.87%;在出國(境)深造的同學中,有74.52%的同學在世界排名前100的高校進行深造。

主持人:高考志願填報是學生和家長共同關注的關鍵點,對於志願填報,您有哪些建議給到學生和家長們?

趙鑫:一校兩碼三地。「一校」是指我們的辦學主體是電子科技大學,「兩碼」是指我校在全國有兩個不同的招生代碼,2023年我校繼續採用「電子科技大學」和「電子科技大學(沙河校區)」兩個招生名稱對應的代碼進行招生,其中「電子科技大學」面向全國所有省份招生3330人,「電子科技大學(沙河校區)」面向部分省份招生1700人。考生在填報志願時須分別填報,學校分別錄取,對應著不同的錄取分數線,相當於兩個不同的學校。但所有的學生無論進入到哪個校區,所享受的人才培養、師資力量和教學資源方面都是相同的,後續在保研等政策方面也是一致的,學生畢業文憑也是相同的。

「三地」是指我們的教學地點,除了電子科技大學清水河校區與電子科技大學沙河校區之外,去年首次新增了教學地點為「海南校區」的中外合作辦學,招生名稱為電子信息類(中外合作辦學)(海南陵水國際教育創新區)(具體招生名稱以當地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公布為準),包括了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兩個專業,單列代碼招生。因此,考生可以多次填報我校,增加被電子科技大學錄取的機率。

主持人:請趙老師為今年的考生送上祝福語,為高考學子們加油 !

趙鑫:乘風破浪正青春,拔節孕穗啟征程!電子科技大學全體師生員工誠摯邀請您加入我們!希望每一位心懷夢想的學子,都能夠在電子科技大學成長為充滿朝氣,孕育希望,自強亦自知的成電青年!在成電自由且廣闊的舞台上,厚植家國情懷、涵養進取品格,以奮鬥姿態激揚青春,不負時代,不負年華,為科技強國而讀書!真誠期盼著你們的到來,願你們不負芳華,勇攀高峰!成電,不辜負你未來的每一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e4220c048ed83670dfe3c965d32f5d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