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90歲老母親陪護4天4夜的兒子,還是走了

2020-03-11     新文化報

1 月 25 日,林鳴所在的武漢協和醫院西院正式被徵召為新冠肺炎治療的定點醫院。他作為一名兒科醫生,也第一時間被徵召去成人發熱門診工作。

2 月 3 日,林鳴分享了一則故事,感動了全國眾多網友。徐美武老人 90 高齡,64 歲的兒子確診新冠肺炎後,她一個人在醫院照顧,直至兒子被送進隔離病房。離開時,她寫了一封信,委託醫護轉交給兒子,信中寫道:" 兒子,要挺住,要堅強,戰勝病魔。要配合醫生治療 ……"

3 月 10 日,林鳴在微博上透露,徐奶奶的兒子已經於 2 月 4 日去世。那封信,永遠無法抵達 ……

" 對不起,我撒了個謊 "

3 月 10 日凌晨,林鳴在微博上發了一篇文章,題為《對不起,我撒了個謊》。

原來,就在徐奶奶寫信的那個下午,她的兒子已經離世了。擔心老人家接受不了這個殘酷的現實,林鳴和同事們一直瞞著她。


以下為林鳴微博全文

我在大年初十的凌晨 2 點遇到了 90 歲的徐美武老奶奶,她為了不讓其他家庭成員被感染,主動承擔起照顧當時就被確診為新冠肺炎的 64 歲兒子的重擔。陪伴了 4 天 4 夜之後,兒子住進病房了,她才能獨自一人來門診找我做檢查。

給她開檢查單的時候,我才發現這位老奶奶已經是 90 歲高齡了。作為一名醫生,我很難想像這位老人家在醫院怎麼熬過的這 4 天時間,而老奶奶很淡然地告訴我,她這個年齡已經無所畏懼了,只要兒子的病情能康復,她這點苦又算什麼呢?

在等待結果出來的時候,她找我們的護士借了紙和筆,寫下了感動無數網友的一段留言:" 兒子,要挺住,要堅強,戰勝病魔。要配合醫生治療,呼吸器不舒服,要忍一忍,以便恢復。如果血壓正常,鼻孔吸氧,請求醫生。忘記給現金,托醫生帶上伍佰元,可託人買日常用品。"

真情流露於筆尖,結字端莊,讓人不禁潸然淚下。生命有時很脆弱,有時卻很堅強,女子本弱,為母則剛,從這位白髮蒼蒼的九旬老人身上,我們看到母愛迸發出的巨大能量。



徐奶奶的事情在網絡傳開了以後,無數網友為之感動,1 月底正是疫情爆發達到高峰的時期,她堅強的母愛給了無數人堅強活下去的希望。

而我,對大家隱瞞了一個事情,她的兒子其實早在 2 月 4 日(正月十一),也就是徐奶奶找我檢查的第二天下午 5 點 40,就在我們 ICU 搶救無效去世了。


當時我就跟我的同事們,包括徐奶奶兒子的管床醫生交代,千萬不要告訴徐奶奶這個殘酷的事實,老人家會受不了的。

當時也有很多媒體想跟進這件事情,但都被我一一婉拒了,目的有兩個:

1、我們已經聯繫了徐奶奶居住地的社區,那邊的幹部已經妥善接管了,我不想讓老人家受到過多的打擾。

2、我也不想讓媒體把這個殘酷的事實告訴大家,因為那個時候疫情形勢嚴峻,大家都人心惶惶,幾千萬人被奶奶的溫情所打動,我又如何忍心讓大家絕望?

之前了解的情況是,徐奶奶因為高齡,低燒,一直在醫院療養。今天,我再次詢問她的情況,才發現他們家已經把這個沉痛的消息告訴了她,老人備受打擊。


之所以選擇在今天把這個消息告訴大家,主要是因為已經連續 2 天,新增確診病例在 100 以內了,大家可以稍稍鬆一口氣,也許能接受這個殘酷的事實;然後老人家也得知了這個消息,儘管難過,但生活還要繼續。

也許是電視劇太過美好,在現實生活中,哪裡有那麼多的 happy ending?我們在這次疫情中已經失去了太多太多。但逝者已去,我們只有擦乾眼淚,攜手前行。在這裡也要向無數關心徐奶奶和她兒子的網友們說一聲抱歉。

There's always gonna be another mountain

I'm always gonna wanna make it move

Always gonna be an uphill battle

Sometimes I'm gonna have to lose

Ain 』 t about how fast I get there

Ain 』 t about what's waiting on the other side

It's the climb

(這是歌曲《攀登》的歌詞,大意為人生就像一場攀登,一路艱辛,一路風景。抵達峰頂,不在於速度,不在於山那邊的風景,在於攀登本身。)

林醫生在一線的 40 多天

理論上,林鳴是不能在成人門診工作的,因為兒科醫生執業範圍是兒科。他解釋,特殊時期特事特辦,而且相應的醫學知識和操作技能都是相通的,完全可以勝任工作。

1 月 27 日大年初三那天,他第一次進入了發熱門診的陣地,第一次穿上了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和護目鏡等防護用品,甚至還第一次穿上了紙尿褲。

初來乍到的興奮感瞬間被工作的緊張感所淹沒,防護用品比較厚,前來就診的病人又以老年人居多,林鳴有時候必須大聲喊著詢問病史。就診患者以輕症居多,所以在治療的同時,他更多是在疏導,扮演心理醫生的角色。


隨著火神山醫院的建成,林鳴被調到急診 120 中心,負責將各個醫院的新冠肺炎患者轉移過去。能親自參與到火神山醫院的工作,他十分激動,但是跟確診患者相處在密閉的救護車裡,內心難免還是有些緊張。

" 心跳會加快,有些喘不過氣,不知道是緊張,還是因為全副武裝太憋悶。" 為了不讓其他人看出自己的異樣,林鳴偷偷轉過身開始調整著呼吸,心情慢慢恢復。之後,他的心態都還不錯。

任務仍在繼續,林鳴已經在一線 40 多天了,看到每日通報的新增病例數比以前大幅下降,出院人數穩步上升,他覺得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最想跟家人同桌吃飯

嘴上說著義無反顧,林鳴內心還是有一些愧疚。他說,畢竟兒子年齡還小,家裡父母年事已高,除了醫生的身份外,還背負著兒子、丈夫、父親這三重身份。

他曾列出新的一年陪伴家人的計劃:帶兒子去現場看武漢卓爾的中超聯賽,帶父母去杭州逛一圈,帶妻子去看陳奕迅的演唱會 …… 現在只能暫時都往後推了。

" 說不怕是假的,畢竟今年這個病毒的傳播速度比之前的 SARS 還要猛,但作為一名醫生,治病救人是本職工作,就像上戰場一樣,士兵是沒有退縮一說的。" 林鳴說。

身邊的朋友們紛紛為他加油,讓他保護好自己。他說:" 沒有一個人讓我不要去,這讓我感到非常欣慰,說明身邊的朋友們跟我三觀一致。"

林鳴認為,和身邊很多戰友相比,自己來得晚了,看著他們每天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不敢喝水、上廁所,甚至有的已經被感染," 他們才是目前戰場上最偉大的人。"

因為在發熱門診工作,擔心自己會有感染的風險,林鳴主動跟家人隔離了。按照統一要求,他暫住酒店,但是到了飯點兒,就去樓下等家人送飯下來,順便跟老婆孩子打個招呼,天氣不好的時候,就在樓道里把飯吃完。更多的時候,他是自己點外賣,或者在醫院吃盒飯。

林鳴說," 疫情結束,最想跟家人坐在同一張桌子上吃飯。"

網友評論

@賣大叔的白菜:認識林醫生有月余了,我一直在想,徐婆婆在發熱門診的那些日子裡,門診那麼多醫護,又都那麼忙,為什麼只有林醫生會特別注意到她?中國人講緣分,緣分後藏的其實是仁心和愛心,值得細品的好醫生,祝平安啊!

@風雪下天山:3 月 5 日我在微博評論問你,你還說她兒子還在觀察。一個善意的謊言,可以理解。只是不知道徐奶奶如何渡過這個劫難,希望她一切都好吧!

@風入松:心疼老奶奶,心疼這世界。

@則可:無法抵達孩子的信,已抵達眾人的心,信像一把挫子,讓人眼睛生疼。

@董濤:每一個數字的背後都是一個鮮活的生命,都是一段比悲傷更加悲傷的故事。

心疼徐奶奶,

希望她能走出喪子之痛!

感謝林醫生,

希望他很快就可以和家人團聚!

大家都要好好的,

願所有人平安健康!

來源:北京青年報 綜合 @小兒內分泌林醫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dRyx3ABjYh_GJGVhAK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