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7,這部脫口秀綜藝真的走心了!

原標題:豆瓣8.7,這部脫口秀綜藝真的走心了!

圓桌派新一期《一個人住,好嗎?》,道出青年人,一個人在外漂泊租房,形似孤獨,卻在共居中也不顯孤獨的常態。

主持人竇文濤在最新的一期,短木柴點上一炷香,和、與好友周軼君、梁文道和馬家輝,聊一聊年輕人普遍的獨居生活。

香港,北京,上海,杭州,極速發展的快節奏城市,不僅僅城市工作壓力大,房租的壓力也更是比其他城市更大。

同住一個公寓,每個人有獨立的生活空間,共享廚房,共享洗手間,共享健身房,共享桌遊。

每個人在需要獨處時,回到自己的房間,關上房門。當需要朋友的時候,前往共享空間。

這是現代意義上的獨居。

不用迎合任何人的習慣,獨享自己的空間。

「為什麼會有這麼龐大的獨居群體?」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懷抱希望想要住大房子,卻因為大城市房價昂貴,只能租一個臥室捉襟見肘,但是卻希望能夠有一個自己獨立的小空間,越來越多的青年人都會選擇合租的方式生活。

「那現在人們對獨居,是怎麼定義的?」

但是竇文濤又發表這樣的觀點:

「婚姻家庭也需要這樣的獨居」。

這種獨居,也是人們常見的。

似乎這種情況,屢見不鮮。人們從最早的動物群居,到祠堂,再到現在的兩口之家,丁克家族,再到一人獨居,越來越多的城市現在開始流行這樣的獨居生活。

除了中國,說的最多的是日本。日本老齡化超級明顯的國家,一天24小時,街上都能買到獨居一個人分量的東西。

「人願意獨居嗎?」

人總是越來越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從個人出發,人本身,願不願意獨居呢?

或許有的人,他從未享受孤獨,僅喜歡群居的快樂。

但也有一種人,「惟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享受傷感,享受憂鬱。

馬家輝分享遊樂園的經歷,小時候一個人報名去美國的旅行團。

當在遊樂園裡,坐旋轉木馬,坐過山車的時候,身邊的人總是成雙結對,而他第一次去從未去過的國家,和一堆說不上話的陌生人,

這種孤獨似乎席捲了他敏感脆弱的年輕靈魂。似乎對他來說,在群體中,如果沒有認識的人,不孤單,孤獨感卻異常強烈。

周軼君持不同的觀點,雖然是70生人,但是她確實是小編實實在在喜歡的偶像。

作為在場的唯一女性,她主張,喜歡自己單獨出門旅行,一點也不感覺孤獨。或許她把相機當成旅行的伴侶,相機總是在身邊,伴隨左右,一直忙於拍照無暇顧及孤獨。

她甚至調侃道:「曾經有男孩和我告白,我再也不讓你一個人吃飯!可是我就是喜歡一個人吃飯啊!」竇文濤笑道:「哈哈哈拍到馬蹄上了。」

在生活里,我們會遇見過很多相似場景。

一個女孩在蒼山洱海邊閒散坐下拍照;

一個人穿梭在人潮中聽清博物館展覽品的講解詞;

一個人在鼓樓古街中拿著好吃的串咂嘴稱讚;

一個人在夜晚穿梭在不夜城中探索新鮮的好玩意;

一個人在海邊瑟瑟發抖卻只憧憬太陽從海平線升起;

這孤獨嗎?如果說獨居生活可能是因為現實客觀原因,人們「被迫孤獨」,那這種人們眼裡的孤獨,其實就是「主動孤獨」。

很有意思的是,當周軼君提出自動享受孤獨的時候,馬家輝顯然是對立派,作為一個不願主動享受孤獨的人。

他也提了一件事,也許你也遇見過。

一個老人,孤獨的點著一碗燒臘,一碗青菜。

當不享受孤獨,害怕孤獨的人,他看到一個老人吃飯,或許他想到的是,這個人好悲涼,一個人就著燒臘和青菜,整個生活都似乎拋棄他。

群居的人,總會理所應當的想,這個老人應該其樂融融的晚年生活!肯定是因為家人的拋棄,或者是沒有家人陪伴的空巢老人。

但是事實呢?梁文道給了我答案!

舉個例子,從前的中餐,似乎總是以一個充足的分量上桌,不適合一個人點餐,但是老廟古街的小碟子菜正好滿足一人分量,每個人吃著幾碟菜,圍著一個大圓桌,好像都在快樂的享受美食,沒有人在意自己是不是孤獨,只剩下快樂的享受。

「生命會走下去,十七歲,二十三歲,一個人背著畫夾,

拿著相機,但是如果說,四十五歲,五十五歲呢?」

「自由是不會變老的。」

「人需要孤獨」

每一期的圓桌派似乎都能夠舉幾個例子,讓人覺得眼前一亮。

明顯意識到自己是一個人的狀態,往往感覺是一個人。當很多人在一個城市裡的時候,梁文道說,他在自己的後腦勺,從上帝的角度去看自己,發現自己和所有人都不一樣,他只看到自己的孤獨。

人如果一味的融入到生活里,就缺乏了靈性,只剩下人味了。

著名作家帕慕克曾說過,太幸福的婚姻生活完全阻礙寫作思路,家作為一個辦公的地方,過於幸福鬆散了。

他總會早晨西裝革履的去外面走上十五分鐘,再回到家,讓自己感覺去了另外一個工作的地方,所有的悲傷不安情緒都湧上腦海,才能有思路寫作。

越來越多的人注重自己的私人空間,現在的年輕人,不想要在一起住,不願意付出,不願意讓自己的生活因為一個普通的人發生改變。

「為什麼我明明牙刷放在這,你卻要放在那?」

其實說白了,就是孤獨讓人們能夠更放鬆。

人需要距離,需要孤獨。

那為什麼,還是有兩個人結婚生子的生活呢?

如果我選擇和你在一起,成為夫妻。不依賴你物質精神,也不指望你幫我做好人生尾聲的工作,也不是因為孤獨,怕身邊沒人,才倉促和你在一起。

如果我和你在一起,並不是因為孤獨,而正是因為喜歡你,才甘願將自由拋去,這才是屬於我們的浪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cd9add6a731765b90c67ac72f46615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