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苯並芘是1級致癌物,常藏在4種食物裡面,儘量要少吃

2023-12-14     腫瘤的真相與誤區

原標題:世衛組織:苯並芘是1級致癌物,常藏在4種食物裡面,儘量要少吃

「薯條、炸雞,這東西會致癌!別再吃了!」

周末回家,小張背著家人偷偷點了外賣,沒想到被媽媽抓個正著,開口就是一頓批評,說油炸食品不能吃,吃了就致癌。

「那麼多人吃薯條、吃炸雞,大家不都好好的嗎?」小張壓低聲音說道。

「網上的專家說的,油炸食品含有一級致癌物苯並芘,炸得越香越致癌。」

「網上的專家都是騙人的,信他們只能喝西北風,還活不活了。」

......

母子倆爭吵了好一陣,誰也說服不了誰。其實長輩們經常說油炸食品吃了不好,許多年輕人聽在耳邊卻進不了心裡,究竟真相是怎麼樣呢?

一、一級致癌物「苯並芘」是什麼,怎麼產生的?

苯並芘被世衛組織列為1類致癌物,即明確對人類有致癌作用的物質。牛羊肉、魚肉等食物在300℃以上的溫度下烹飪時,內里的脂肪會發生化學反應,生成超強致癌物多環芳烴,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苯並芘。

四川省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副主任劉言表示,苯並芘是強致癌物的代表,與皮膚癌、肺癌、胃癌、消化道癌等多種癌症發生風險增加相關。同時,苯並芘還有很強的致畸、致突變性,會通過母體影響到胎兒的正常發育,容易引起遺傳缺陷、疾病發生。

雖然苯並芘的致癌作用很強,但它並不會直接致癌。而是在進入人體後,有部分隨著排泄物排出體外,剩下的一部則在體內轉換成十餘種代謝產物,其中BPDE是最終致癌物。該物質會與DNA結合,造成DNA突變、導致細胞惡化。

二、「苯並芘」,就藏在常見的4類物品

面對如此可怕的苯並芘,我們自然是能避則避,它一般會藏在哪些食物內呢?

1.高溫油炸食品

食物在高溫油炸以及高溫下的油脂,內里都會產生較多的苯並芘,日常應儘量少吃這些食物。

2.炒菜油煙

炒菜時多需要將食用油加熱到一定溫度,當溫度>270℃時,產生的油煙內就有苯並芘等化合物,長期吸入會增加肺癌的發生風險。

3.燻烤食品

木炭內本身就有一定量的苯並芘,在高溫下木炭內的苯並芘會隨著煙霧進入到食品內。且魚類、肉類食物內的糖、不飽和脂肪等成分,在高溫下也會產生苯並芘。

4.香煙

有研究發現,燃燒一根捲菸後環境內的苯並芘會高達180納克,超過了衛生標準多倍。長期處於這種環境下,會顯著增加身體的患癌風險,且環境中的苯並芘難以通過空調過濾清除。

三、隱藏在身邊的超級致癌物,有多遠躲多遠

除了苯並芘,還存在一些「致癌物」,隨著每天飲食、生活在靠近我們,對此一定要多加警惕。

1.黃麴黴毒素:發霉的糧食、堅果

《中國食品衛生雜誌》上一項關於黃曲黴素膳食暴露的評估指出,玉米、大米是我國群眾黃曲黴素暴露的主要食品。除此之外,花生、花生油、劣質芝麻醬等食物內也可能有黃曲黴素存在,日常一旦發現食物發霉,要及時丟棄。

2.亞硝胺:經過熏臘、腌制的食物

江蘇省腫瘤醫院副院長張勤表示,腌製品裡面往往含有較多的亞硝酸鹽,亞硝酸鹽本身不致癌,但其進入體內後會與蛋白質結合生成亞硝胺,亞硝胺是明確的致癌物,長期接觸會增加身體的患癌風險。

3.煙焦油:煙草燃燒吸入

煙草燃燒時會產生4000多種化學物質,其中包含多種致癌物,如尼古丁、一氧化氮、煙焦油等,長期吸入這些物質,與肺癌、口腔癌、食道癌等多種癌症的發生之間存在之間關係。

4.乙醛:喝酒後產生的中間產物

酒精的主要成分為乙醇,乙醇進入體內後會被代謝成乙醛,乙醛是明確的一類致癌物。且具有很大的肝毒性,長期攝入會對肝臟帶來損傷,甚至會誘發癌症。

我們身邊的致癌物可不少,但也不用過分擔心,癌症的發生和接觸致癌物的頻率和量有很大的關係。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平時做到少接觸,能避免就避免解除。

參考資料:

[1] 《同樣的食物,這樣錯誤地加工,致癌物就來了……》. 健康時報 2023-05-26

[2] 《警惕!它被列為第一級致癌物,你每天都可能會接觸!》.人民網 2016-07-22

[3] 《隱藏在身邊的5種超級致癌物,看看你有沒有常吃!》.科普中國 2023-07-13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cc38b03c92ff49442feda13e8fe66d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