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女生「學歷」越高,越容易成為剩女?背後的原因,太現實了

2022-05-04   空谷幽蘭育兒

原標題:為啥女生「學歷」越高,越容易成為剩女?背後的原因,太現實了

如果男人和女人都根據學歷和收入分一分等級,學歷、收入從高到低分為A、B、C、D四個等級,那些不婚不育的人都是哪一類偏多呢?

單身的男人大概剩下的會是「D類」的偏多,因為他們學歷低,收入也比較少,娶不到老婆的可能性會比較大,而女性不婚不育的那些大齡剩女,大多數屬於高學歷、高收入的「A類」女生。

男女雙方成為情侶或者夫妻是緣分使然,但是也有規律性的問題。高富帥的「A類」男生,大多數會找比自己差一點的「B類」女生。而「B類」男生會找「C類」女生。「C類」男生更願意找「D類」女生。而最差的「D類」男生和最優秀的「A類」女生就剩下了

高薇是一名女博士,40歲,單身,是一個膚白貌美的佳人。她在北京私人醫院任職,已經是主任醫師,年收入也將近百萬了。她40歲未婚、未育,而在老家的姐姐,只比她大三歲,43歲的時候,就已經當上了奶奶。這是活脫脫地差出來一輩人啊!

家裡人也催婚,高薇說,她也願意找個情投意合的人共度餘生,但是,她要求男方最起碼要年薪300萬以上,學歷不能比她低,可以有過婚姻史,但是不能有孩子,因為她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養育孩子。

看看周圍的優質男,能達到這樣的條件的,他們要麼早就已經結婚生子,要麼單身,也是打算尋找20多歲的年輕姑娘作為伴侶。高薇就這樣,高不成,低不就,年齡越大反而越是「人間清醒」了。結婚,生孩子是大多數人的生活,但是我們沒有必要都一樣。

高薇絕對不是個例,據統計2022年北京大齡剩女大約有80萬左右。其中有將近50%是高學歷、高素質的人才。

越是高學歷,高收入單位的女性越不願意結婚生孩子,這已經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

Ø 個人綜合素質的提升,排在結婚生子的前面。

如果一個女孩是博士學歷畢業,就算是很順利地畢業,大概年齡也會在30+了。所以,很多父母支持孩子讀研究生,對他們繼續讀博士學位就很反對,認為最好的年齡就錯過了,耽誤了人生大事。

但是,這些高素質的女生,她們不願意放棄自己的理想。往往把個人學歷、能力、事業的提升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結婚和生孩子反而成為了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只能是看緣分了。

Ø 女性學歷越高,生活優越,另一半就越不好找。

女性學歷高,收入也高,眼界更開闊,她們對另一半的要求也就越高。如果你是一個年薪百萬的女強人,你願意找一個月薪3000塊的男人養著他嗎?估計這樣的結合是很少數的。

女人的學歷越高,能力越強,另一半越不好找。她們既要求男人要在物質方面和她的匹配,也要求他們和自己的精神上要契合。因為自己有能力,也有實力過好的生活,所以,不願意將就自己的人生。結婚,生孩子已經不是必需品,只是錦上添花罷了。

Ø 女性文化程度和生孩子成反比例,認知水平決定了她們不一樣的人生。

有人曾經做過一個關於女性學歷和生育孩子多少的調查,大約有70%的大學本科學歷的女性,只生了一個孩子。而高中學歷的女性,她們生育1個和2個孩子的比例都在47%。而更低學歷的女性,初中學歷、小學畢業的女性中,她們有63.42%的人生2個孩子,59.21%的人生了2個以上的孩子。

女人的學歷高低,會走向不一樣的人生。有人十幾歲輟學,二十歲就結婚生子了,也有人在學校學成已經三十多歲了,她們還不著急結婚生孩子,因為覺得人生有更多有意義的事情去做。學歷不能代表一切,但是能代表不一樣的認知水平,不同學歷水平的人看世界的角度也是不一樣的。

學歷越高,反而越不願意生孩子,我覺得這是一種不太好的現象。媽媽優秀的基因不能遺傳下去,也是一種變相的浪費吧。但是,同樣作為一名女性,也我很不願意看到許多年輕的女性放棄學習和提升自我,甚至未成年就結婚生孩子去了。

每一個人都有選擇自己不同人生的權利,像我們大多數人還是會最終走向結婚生子的人生,結婚生孩子,生幾個孩子還是要有規劃的。

v 太早懷孕和太晚生孩子對女性都不利。

受教育是提高生活幸福度,提升個人能力水平的重要手段,所以早早地輟學生孩子是不好的。而且女人太早生孩子,對自己的身體發育也是不好的。女性讀書和生孩子是有矛盾的,但是最好也是在35歲前,完成自己的生育計劃。高齡產婦對孩子和媽媽的健康,都是具有挑戰性的。

v 生育幾個孩子,前提是孩子的養育和教育問題

有人說,生二胎、生三胎是有錢人的專利,我不這樣認為。我覺得就算是你很有錢,但是沒有時間和精力帶孩子,也不要生那麼多孩子。對孩子來說,父母的陪伴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們在決定生幾個孩子的時候,應該把自己能不能把孩子養育好、教育好,作為一個比較重要的考慮因素。

女性地位的提升,獨立意識的覺醒,讓女人自己擁有了絕對的生育權,這是時代進步和文明發展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