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米三叉戟最大短板暴露 夏季錯過哲科之痛恐將遠超預期

2019-09-18     國際足球冷雪

在歐冠首戰打平布拉格斯拉維亞後,國米將帥賽後集體檢討,孔蒂更是說出了「我來承擔責任,只求輿論再多給點時間」這樣的話語。

所有人都很清楚,在一個有巴薩、多特蒙德的小組,未能主場拿下布拉格,想去爭奪小組出線權,實在太難了。

人們不會忘記,上賽季國米身處類似的小組,雖然在巴薩熱刺身上拼下4分,但正因為在主場未能拿下埃因霍溫,最終無緣出線。

本賽季才打了一場小組賽,下結論為時尚早。但顯然,國米此戰未能拿下三分,意味著藍黑軍歐冠征程第一戰後,就已經被逼入生死絕境

藍黑軍問題很多,此戰後,很多戰術家、名宿都在議論一個球員:這就是國米夏季一直在求購,但最終未能得到的波赫前鋒哲科

此戰,國米雖坐鎮主場,但在控球、攻入進攻三區次數、射正次數、角球次數等方面,都比對手毫無優勢。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當對手打出高水準的高位逼搶時,國米缺乏破解的辦法

看過上賽季歐聯杯淘汰賽的球迷都很清楚:布拉格斯拉維亞隊名氣不大,但是這支球隊在高位逼搶方面的能力,絕對是歐洲頂尖水準。

上賽季布拉格斯拉維亞在歐聯杯淘汰塞維亞(主客場及加時賽合計打入6球),激戰切爾西(兩回合打入藍軍3球),靠的就是他們整齊劃一、極為默契的高位逼搶。

此戰一開始,布拉格的逼搶,就讓布羅佐維奇、加利亞爾迪尼等人失誤頻頻。

國米當然也是有所準備,藍黑軍比較多的採用長傳球方式,試圖越過對手第一層逼搶,打對方後場空當。

破高位逼搶的辦法不外乎就是那麼幾種:或者像巴薩曼城一般嫻熟倒腳「溜猴」,或者憑藉突破大師個人能力撕開口子,或者通過長傳球打對方逼搶層身後留下的空當。

國米不具備前兩種能力,所以選擇長傳球,也就在情理之中——這種踢法如果使用得體,也將是刀刀見血。

OPTA數據顯示,國米全戰合計發動了53次長傳球,但是,只有19次傳到隊友腳下,長傳球準確率只有可憐的36%

在這一點上,國米甚至比技術能力有限的對手更差:對手這一數據,好歹還有43%。

國米長傳總是失敗的主要原因,就是前場三叉戟在控制高球方面的表現不佳——準確的說,是奇差

盧卡庫13次爭頂高球,9次失敗,僅有4次成功。

勞塔羅6次爭頂高球,4次失敗,2次成功。

相比而言,森西反而是高球控制表現相對最好的那一個,他2次爭頂高球,1次失敗1次成功。不過森西畢竟只有1.68米,這方面全指著他去拼,也不切實際。

國米突在最前方的三叉戟,都缺乏在後衛干擾的前提下,掌控好長傳球的能力,這使得藍黑軍的長傳計劃徹底破產。長傳次數再多,也只能是給對手打回頭球的機會。

根據筆者在前方看球的同僚報道,在梅阿查球場,有針對盧卡庫的一些噓聲。

或許球迷們怎麼也沒有想到,1.91米、200斤的比利時壯漢,在處理高球、背身球的時候,竟然被對方完全壓制

本戰盧卡庫成為國米進攻終結者,踢了一場比賽,僅有8次成功傳球,反而是丟掉球權的次數達到14次,踢的這麼糟糕,挨噓也很正常。

盧卡庫不靈,藍黑軍其他的前場攻擊手,不管是首發的勞塔羅、森西,還是後來換上去的波利塔諾等人,處理高球都是指不上的。

其實,追看過此前2個賽季曼聯比賽的球迷都知道,盧卡庫雖然身材很棒,但與足壇相似體型的前鋒相比,他出任支點的效果,本就是相對較差的

所以今夏孔蒂的鋒線建隊計劃,一直是有哲科的一席之地。

只不過因為羅馬要價太高(從2000萬到2500萬),加上哲科年齡太大,所以藍黑軍最終未能如願簽下波赫人。現在來看,沒有了哲科這個意甲頂級支點,國米很可能少了一種打法選擇——孔蒂此前執教尤文切爾西,依靠長傳中鋒、爭下高球後再組織的打法,打出過一些經典比賽,但本賽季在國米,兵員配置決定了孔蒂這種較為習慣的打法,很難有用武之地。

正因為國米缺少長傳建立立體攻勢的本錢,所以本戰,對手可以肆無忌憚的壓上逼搶,搶的國米只能頻繁回傳門將再組織,漢達諾維奇此戰傳球次數,比聯賽場均傳球次數多了整整17次之多,可見國米組織運轉方面多麼困難。

可以預見,此戰暴露國米短板後,接下來,藍黑軍對陣AC米蘭、尤文圖斯、多特蒙德、巴薩、那不勒斯甚至是羅馬拉齊奧等隊,如何破對手的高位逼搶,就是藍黑軍的一大難題。

這需要孔蒂想出一些辦法來。這將是國米接下來最重要的戰術看點之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cKnQW0BJleJMoPMcZ6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