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如今的社會充滿了便捷,公交車是大家都不陌生的,但你聽過「公交電梯」嗎?隨著舊小區改造,這個模式現在也被一併引入。
如今買房,新修的小區都有嶄新且空間極大的電梯,不同樓層有不同的物業費,即使是樓層低的業主不用擔心因為不怎麼使用電梯花冤枉錢。一個新樓盤開售,大家也會考慮小區電梯好不好。然而對於一些舊小區來說,因為年代久遠,它們的樓層數不高也沒有電梯,最要命的是老式小區里住的老年人居多,導致舊小區對電梯也有需求,不少老式小區陸續提出了安裝電梯的計劃。原本以為是一個很容易推行的方案,沒想到卻困難重重。
最大的困難就是費用。安裝電梯需要這棟樓所有的業主出錢,可這中間存在一個問題,樓層低的住戶根本就用不到電梯,他們自然也不願意出這筆錢,可他們不同意簽字這電梯沒法安裝,為此幾乎每個安裝了電梯的老小區都經歷過長達半年的談判。有人會說,低樓層業主不安裝,那麼你們中高樓層的安裝不就好了嗎?話雖這麼說,一台電梯地價格在十萬元以上,每年還有高昂的維護,舊小區一棟樓的住戶數量本就不多,這讓他們的經濟壓力陡然上升。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杭州的一個小區提出了「電梯共享」計劃,即電梯由企業安裝,住戶每使用一次電梯就要付費一次錢,就像坐公交車一樣,因此又叫「公交電梯」。這個一經推出便有小區落實使用,企業免費安裝,住戶乘坐一次付一元錢。在這個共享經濟蓬勃發展的年代,大家都覺得這個公交電梯會和共享單車一樣受到業主們的歡迎,然而事實卻給了人們一個響亮的耳光。
電梯叫「公交電梯「,但沒人保證這個使用的頻率能和公交車持平。人一天起碼要使用四五次電梯,每次都得掏一元錢,這算下來一天花在電梯上的錢就比坐公交車還多。再來就是,這些安裝的小區都是老舊低層樓房,住戶老年人居多,他們節省了一輩子,養老金也不高,平日裡為了幾毛錢的小菜都能省,更別說一次一塊錢的電梯了,咬咬牙還是走樓梯。而對於這些小區的年輕人,爬樓梯也並非難事,就沒必要非坐電梯。更絕的是,精明的業主們想到了一個絕佳的方法,公共電梯一元一次,如何節約成本?看看居民們如何做的。
公交電梯和公交車不一樣,前者按次數收費,後者按人頭收費,也就是說,乘坐這種電梯只要付一次錢,有多少人乘坐不重要,反正就只收一塊錢。作為同一棟樓的住戶,大家互相認識,只要鄰居付了這趟電梯的錢,那麼剩下的人都不用再付。這對小區住戶來說極其方便,大家可以相互蹭電梯,運氣好的話一天可能一塊錢都花不到。住戶們開心了,安裝電梯的企業要哭了。
本來他們安裝就沒有收取任何費用,就是寄託於以後大家使用時付費從而收回成本。結果大家互相幫助,一個人出一塊,不僅全家可以乘坐,順帶自己的鄰居也可以。明明看見那是滿滿當當一電梯人,結果收益僅一塊錢。更別提電梯還有高昂的維護費用,這相當於直接宣布這個公交電梯計劃沒有成功,以企業虧本告終。為了讓自己早日拿回成本,這些公司又想到了新的辦法。
使用智能App,錄入住戶的樓層和面容,掃碼進電梯,防止有人蹭家人或鄰居的電梯。可老年人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更別說還熟練掌握App,我國光沒有接觸過網際網路的老年人就有2億多,這一措施無疑增加了老人使用電梯的難度。果然,因為推出這項方案,不少老年人被迫不乘坐電梯而走樓梯,這就違背了一開始安裝電梯的初衷。落得住戶沒得到便利,安裝企業沒收回成本,兩輸結局。
為什麼公交電梯計劃最後遇冷?基本原因在於老舊小區對電梯的需求並沒有特別旺盛,裡面的老人雖然多,同時樓層卻不高,幾乎不存在高層住戶。其次就是收費頻率太高,每天使用電梯的次數遠遠超過公交車等交通。這樣每次都收費的做法在消費心理上屬於長痛,比起一次付清後半生暢通使用這種短痛,更讓業主們痛苦。所以在共享經濟發展的今天,公共電梯反而遇到了冰板凳。
結語:
電梯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但並非人人都需要電梯。老舊小區安裝電梯錢一定要讓住戶們達成共識,安還是不安?怎麼安?多少錢安?這些問題一定要商議清楚。不然盲目安裝後實行「公交電梯「需要業主付乘坐費,又怕大家逃票引入網際網路App為難老人,都不是好的解決方案。公交電梯的模式雖好但不適合現在的老小區,這也並不說明沒有任何解決的辦法,如何合理的規劃好收費標準,完善這套系統才是現在各大安裝企業最需要解決的問題。相信遇冷的公交電梯不是長時間的,未來一定會有更便捷、更便宜、更合理的公共電梯服務大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c17ff05c37015e9883d05cdc0813e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