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之後,空客也計劃裁員2500人

2024-10-17     上觀新聞

歐洲航空巨頭空客公司10月16日宣布,計劃在其航天和防務部門削減至多2500個崗位。這是老牌航空巨頭陷入困境的最新跡象。上周,美國波音公司宣布,計劃在全球範圍內裁員10%,涉及約1.7萬個崗位。

舉步維艱

空客表示,其航天和防務部門共有3.5萬名員工,但該部門近年來舉步維艱,有必要調整組織結構和員工隊伍。

空客航天和防務部門執行長邁克·舍爾霍恩表示,當前行業面臨著「快速變化且極具挑戰性的商業環境」,包括供應鏈中斷、戰爭方式的快速改變以及預算限制導致的成本壓力增加。

舍爾霍恩還稱,此次裁員是更廣泛重組的一部分,目的是讓該部門「更快、更精簡、更具競爭力」。

空客稱,裁員預計將在2026年的年中完成,不過未透露裁員將在哪些國家進行。重組也不會馬上進行。

實際上,在宣布這一消息之前,空客去年已開始對該部門進行效率審查和組織調整,但如今看來,依舊未能擺脫困境。

根據空客此前披露,該公司今年上半年凈利潤為8.25億歐元,同比下降46%。利潤下滑主要與航天業務的費用加劇財務壓力有關。

空客不僅製造民用飛機,也製造衛星和運輸機,並在歐洲飛彈、戰鬥機和太空發射項目中占有關鍵份額。但由於成本管理不善和幾個衛星項目的進度延遲,空客已在過去一年虧損超9億歐元。

其中,名為OneSat的通信衛星項目成了空客的巨大麻煩來源。讓情況更糟糕的是,空客還在一次發射失敗中損失了兩顆Pleiades高解析度衛星。空客還承認,2018年至2021年期間的一些合同也未能充分平衡風險與回報。

防務業務方面,進度延誤和成本上漲也給空客造成打擊。

據悉,空客去年在A400M軍用運輸機項目上虧損了4.77億歐元,部分原因與異常高的通貨膨脹有關。

被新公司取代?

近年來,隨著地緣衝突頻發,安全威脅增加,各國政府都在加大國防開支。花旗分析師本月發布的一份報告稱,美國正在「大舉投資」航天領域資產,以支持情報收集等。

在此背景下,全球防務和航天業正在不斷發生變化。這對企業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通常而言,像空客這樣的老牌大型傳統防務公司本應從需求激增中獲益,但現在卻面臨競爭和挫折。

分析指出,對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的需求出現下降,正在影響空客等公司的收入。相比由地球靜止軌道衛星提供的網際網路服務,近地軌道衛星可以提供更加低延遲、低成本、高速度、高可靠性的衛星網絡,從而被視作下一代衛星網際網路。

因此,對更便宜、更小型的近地軌道衛星的需求正在大幅上升。在快速開發和部署「下一代」衛星的能力方面,一批新公司已成為傳統供應商的替代品,馬斯克旗下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就是其中的典型。

在航空領域,空客也正面臨難題。

今年7月,空客將全年交付目標從800架下調至770架,原因是航空航天業的供應鏈難以從疫情中完全恢復,導致發動機和其他零部件短缺。10月10日,空客宣布其9月份的飛機交付量同比下降9%至50架,但該公司同時接到了超過200架飛機的新訂單,顯示出市場需求的持續增長。

有報道稱,在老對手波音頻頻出事之際,市場對空客飛機的需求達到了創紀錄水平,但受限於供應鏈問題,空客只能「望洋興嘆」。截至6月,空客已積壓了8585架商用飛機的訂單。

陷入困境的老牌航空航天公司並不止空客一家。

美國波音公司今年初以來就負面新聞不斷,如今大規模罷工仍在持續。該公司10月11日宣布在全球範圍裁員約10%,涉及約1.7萬個崗位,包括高管、經理和普通員工。

今年早些時候,法國泰雷茲集團也對航天部門的約1300個職位進行再分配。

(編輯郵箱:[email protecte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bcb53d0953c3b0255a12ab282ad4ca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