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量服藥駕車致4人死亡!吃這些藥後別開車…

2022-03-24     學會之聲

原標題:超量服藥駕車致4人死亡!吃這些藥後別開車…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科普行動之什麼是藥駕

近日

一起事故在網上引發關注

新華社最新報道顯示

在嚴格依法辦案

追究肇事司機責任的同時

這起事故也引發了

大家對藥駕的關注

不少讀者在後台留言提問

都知道酒駕危險

藥駕是什麼?

藥駕是什麼?

藥駕是指

服用了某些可能影響安全駕駛的藥品後

依然駕車出行的現象

一些藥物在服用之後

可能產生嗜睡、睏倦、注意力分散、

頭暈、耳鳴、視物不清、

反應遲鈍等不良反應

容易釀成禍患

為什麼藥駕會導致交通事故?

大家都知道「喝酒不開車」,但如果吃了某些藥物,同樣會影響駕駛員的判斷。許多藥物成分會使人在駕駛中昏昏欲睡,從而導致車禍發生。正常服用都會如此,何況超量服藥?

臨床上服用後會影響駕車的藥物多達十幾類,最常見的就是一些抗過敏和感冒類藥物。

解放軍總醫院第四醫學中心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何忠傑解釋說,由於這些藥物服用之後可能產生嗜睡、睏倦、注意力分散、頭暈、耳鳴、視物不清、反應遲鈍等不良反應,很容易釀成禍患。

國外一份有關致命性交通事故中用藥情況的調查顯示:在用藥後駕車的人群中,吃撲爾敏等抗組胺藥(感冒常用藥)駕車造成的事故率,達72%,服用抗抑鬱藥物和鎮靜劑後駕車造成的事故率高達97%。

同樣,國內也有一份資料顯示,服藥後駕車事故占全部交通事故的10%左右。

吃這些藥後別開車?

以下這些易引起「藥駕」的藥品,往往易被忽視。

1. 含抗過敏成分的藥物:疲倦、嗜睡

抗過敏藥雖可有效緩解過敏症狀,但也會帶來疲倦,嗜睡等不良反應,服用後影響安全駕駛。如果必須要服用此類藥品,服藥4~6小時後,待不良反應症狀消失後再駕車。

常用感冒藥中多含有抗組胺成分。如維C銀翹片、速效感冒膠囊、咳特靈膠囊等;還有抗過敏藥:鼻炎片、苯海拉明片等。

2. 鎮痛止咳類藥物:視覺障礙、疲倦、幻覺、喪失平衡感

含有可待因的止痛藥會導致服用者視覺障礙和突然疲倦,如復方福爾可定口服溶液、強力枇杷露、克咳膠囊、可愈糖漿等都含有可待因。

鎮痛藥,如鴉片、嗎啡等作用於中樞神經,會產生幻覺,平衡感喪失等。

中藥中的麻黃鹼具有中樞興奮作用,服用後常見失眠、情緒不安、眩暈、心悸等不良反應,如貝桔止咳糖漿、麻杏止咳糖漿、日夜百服寧等。

3. 降壓降糖類藥物:嗜睡、眩暈、低血壓

有些降壓藥能引起嗜睡、頭痛、眩暈和低血壓反應等現象,在服用降壓藥初期,機體處於適應調節階段,容易出現低血壓等不良反應,此時應謹慎駕車。

降糖藥物一般都有引起低血糖反應的潛力,大多會出現心悸、多汗、頭暈、虛脫等低血糖反應,以胰島素和磺醯脲類降糖藥較為多見。糖尿病患者在服藥期間最好不要開車。

4. 含有酒精的藥物:神經功能受影響

酒精會影響神經功能,威脅安全駕駛,所以駕駛員服用含有酒精的藥品後最少休息半小時以上再上路駕駛。如藿香正氣水、十滴水、消咳喘糖漿、雲南白藥酊、洋金花酊、清腦復神口服液等。

措施

是否能駕車應提前諮詢醫生

1

主動表明身份:看病時主動表明「我是司機」,請醫生儘量避免使用會對駕駛員產生不良影響的藥物。普通常見感冒,最好選用中成藥,或不含抗組胺藥成分的,比如白加黑中的「白片」。

2

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駕駛者服藥時應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或商品標籤,特別是用量、禁忌症和副作用等。

各位開車出行的小夥伴

為了您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千萬要牢記

生命可貴,拒絕藥駕

本文由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綜合整理自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b992273dca052cd4f6d73a7beb6aa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