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的硫酸」年年都出現,它甚至會致死?但研究發現也能治病?

2023-12-25     微兔分享呀

原標題:「飛行的硫酸」年年都出現,它甚至會致死?但研究發現也能治病?

隱翅蟲又被稱之為影子蟲、青腰蟲、因長相頗似螞蟻,因此有些地區也稱其為飛螞蟻。蟲體長0.3至2.5厘米,黑黃相間整體細長,翅膀透明肉眼不可見,體表有八隻觸角,其中頭部兩隻最為敏感,用於感知外界與信息交互。

平時我們說的隱翅蟲是鞘翅目-隱翅蟲科的統稱,這一科的昆蟲分布在全球各地,多達58500個種類可以適應農田、樹林、山、河邊及海邊等不同生活環境,每年6-9月份是隱翅蟲最為活躍的大規模出沒時間。

隱翅蟲雖然種類繁多,但攜帶毒素的種類一共只有20種,我國囊括了其中三種,他們分別是黃足毒隱翅蟲、黑足毒隱翅蟲和奇異毒隱翅蟲。

三種隱翅蟲蟲體各段均含有毒素,呈強酸腐蝕性,將其稱之為飛行的硫酸也毫不為過。

隱翅蟲的蟲腹末端肛門會分泌毒液,所以即使沒有與隱翅蟲體內毒液接觸,但隱翅蟲在遭受輕微觸碰後也可能會分泌毒液,導致皮膚發生隱翅蟲皮炎。

2021年10月2日凌晨一點多,一網友熬夜玩手機,突然察覺到臉上有小東西不斷爬動。她回想起之前了解過的隱翅蟲相關知識,於是關上手機燈光將蟲子給輕輕撫掉。結果第二天眼角下處還是出現小面積皮損,經就診確定為隱翅蟲皮炎,所指的就是這個情況。

隱翅蟲體內毒液與人體表皮接觸後,臨床表現為數小時至兩天時間後,局部皮膚出現條狀、片狀或點簇狀水腫性紅斑,同時會伴有密集丘疹、水皰或膿皰,可發生糜爛、結痂及表皮壞死,傷者會感受到強烈灼燒痛感,嚴重者會產生頭疼、噁心嘔吐症狀,敏感部位接觸後甚至會造成難以想像的惡劣後果。

比如湖北襄陽的王女士,因拍打隱翅蟲導致左眼沾染毒液,此後三天出現眼球紅腫疼痛,同時不間斷流淚與視力大幅下降。最終確診為角膜灼傷,所幸治療及時沒有造成嚴重後果,否則可能會引發失明風險。

那麼我們遇到隱翅蟲應該怎麼做呢?

隱翅蟲的攻擊性並不強,它不會主動襲擊人類,它體內的毒素又被稱之為隱翅蟲素這是一種儲存在蟲體內的防禦機制,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臨死前的反攻,只有在隱翅蟲蟲體遭受毀滅性破壞時,蟲體的毒素才會被釋放出來,與接觸皮膚產生腐蝕反應。

隱翅蟲白天生活在雜草亂石之下,直到夜晚才會因為趨光性圍繞在燈泡等燈光體下。只要我們不主動攻擊隱翅蟲,它們很難對人體皮膚造成傷害威脅,絕大多數隱翅蟲皮炎的發生,還是我們在有意識或者無意識下的拍打隱翅蟲所導致。

所以發現隱翅蟲落在我們的肌膚上時,切忌進行拍打或者暴力驅散,可以輕輕吹氣或者藉助其它工具隔離,只要不對隱翅蟲蟲體造成傷害,那麼我們大機率也會安然無恙。

萬一不幸沾上了毒液,我們第一步要用肥皂水反覆沖洗酸性毒液,儘可能不讓毒液殘留肌膚。

第二步如果肌膚出現紅腫潰爛,就採用1%-2%明礬溶液或1比5000比例的高錳酸鉀溶液來進行冷敷,之後再塗抹可以塗氧化鋅油,最後用抗過敏藥物預防處理。

皮膚如果出現加劇感染,就不要再自行處理了,立即前往就醫。個人體質不同,隱翅蟲感染的危害程度也高低不同,切莫因一時大意釀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按照隱翅蟲的生活習性,這種昆蟲似乎更適合生活在野外,它們又是怎麼進入我們房間當中的呢?

隱翅蟲喜愛高溫,是腐蝕性、糞便性的昆蟲,它棲息在森林地表枯枝落葉,漂浮在河流湖泊的腐肉當中,脊椎動物的巢穴和糞便也會導致隱翅蟲的出現。因此家中如果有腐敗的水果,寵物的糞便要及時清理,衛生更要勤加打掃。

即使是高層居戶,家中的食物出現腐敗後,也會招引來大量隱翅蟲出沒,它們善於在高空飛行,在牆壁樓頂的爬行能力也是堪稱一絕,還可能隱藏在毫不起眼生活用品里被一同帶往家中。

那我們應該如何最大限量避免隱翅蟲的出現呢?

首先就是保持室內乾燥,隱翅蟲喜愛潮濕,氣溫乾燥可以有效防止隱翅蟲滋生。

其次就是避免夜晚屋內強光,隱翅蟲具有明顯趨光性,屋內不要使用過於耀眼的燈光。

最後就是紗窗,在窗戶表層安裝細密的紗窗,是有效防止隱翅蟲飛入家中的一大手段。在保證消滅完家中的隱翅蟲後,要再去噴洒殺蟲劑,之後保持房間全密閉一段時間,最後通氣驅散殺蟲劑。

隱翅蟲出現家中是十分麻煩的情況,除直接與蟲體毒液接觸感染外,隱翅蟲還會藏在我們的衣物之中,在不經意間就可能搓傷了蟲體,導致皮膚莫名其妙的出現紅腫潰爛。所以注意房間整潔乾燥是極其重要的事項,夏季出行時也要注意防止戶外運動身穿長袖長褲,不要給予隱翅蟲可乘之機。

隱翅蟲的益處

凡是有弊就有利,隱翅蟲的毒液雖然對於我們是巨大威脅,但隱翅蟲向來秉持的原則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更何況無論是從自然生態還是科學研究,隱翅蟲對於人類都大有裨益。

就自然生態而言,隱翅蟲可以捕食蚜蟲、玉米螟、葉蟬、飛虱、薊馬、卷葉蟲、雙翅類、直翅類等多種類害蟲,並且捕食量十分巨大,這些害蟲之所以能常年保持無威脅數量,全靠隱翅蟲這位捕蟲小能手。

就醫學領域而言,現代醫學發現隱翅蟲素Pederin可以有效抑制細胞的有絲分裂,阻礙DNA和蛋白質合成,對慢性壞死潰瘍濕疹、神經性皮炎,甚至癌腫瘤治療都有著前所未有的重大意義,現在已經是試驗性抗菌素。

2014年11月3日,日本研究人員首次對隱翅蟲隱翅機制的奧妙所在,他們發現隱翅蟲摺疊翅膀時,會先將兩個後翅摺疊起來,接著用細長的腹部上下移動,類似我們疊被子折三折的方式,來摺疊翅膀。

左右翅膀的摺疊方式也同樣複雜無比,日本研究員齊藤一哉發現隱翅蟲的翅膀摺疊起來面積很小,同時瞬間展開的同時,能保持很強的韌性和強度。

利用隱翅蟲的仿生學,科研人員能針對新型摺疊雨傘和人造衛星上的摺疊太陽能電池板作出改進完善。

隱翅蟲作為自然界微不足道的小昆蟲,也是地球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不應用完全主觀的視角來評估它的作用和地位,每一個生物都有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日常生活中多加防範就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b4bd24b814242e1cea954c1e5b51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