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氪光速上市,要跑得遠還面臨兩大挑戰

2024-05-11     雷科技

原標題:極氪光速上市,要跑得遠還面臨兩大挑戰

5月10日晚,極氪成功登陸紐交所,成為赴美上市的第四家造車新勢力,極氪團隊的喜悅之情溢出螢幕,相關宣傳文案稱,極氪是「史上最快IPO造車新勢力」,2021年4月15日成立,2024年5月上市,成立到敲鐘只用了37個月。

在當前的資本環境下,極氪能成功敲鐘著實不易。目前中概股整體疲軟,全球新能源汽車在資本市場也不受待見,從特斯拉,到蔚小理都面臨著股價低迷的問題。但對新能源車企來說,成功上市又很重要甚至關乎生死。行業幾乎都在虧損,只有募集充足的子彈,才能打完這一輪殘酷的淘汰賽。

極氪上市募集約4.41億美元資金,堪稱巨大的成功。5月10日新能源股價普跌,極氪逆勢大漲,收盤價28.26美元漲34.57%,市值69.97億美元,跟小鵬汽車相當(73億美元)。不過,這並能說明極氪在二級市場表現良好。極氪A輪融資時估值高達130億美元,可見其發行市值本就偏低,首日股價暴漲後的市值距離高點依然很遠。

極氪上市有了在美股募資的機會,未來能否源源不斷獲得投資人青睞,還需要用業績說話。類似於每日優鮮、怪獸充電、茶百道這樣的上市即破發,「成功地失敗上市」的公司不勝枚舉。在新勢力中,零跑汽車在港股上市後持續低迷,最新股價30.65港元,遠低於48元的發行價。

僅僅是中國就有七家國產新勢力在二級市場爭奪資金:除了極氪,還有「老三傻」蔚小理,在港股上市(市值約50億美元)的零跑,以及兩個特殊的玩家:小米以及華為支持的塞力斯。

在一眾新勢力中,極氪有著獨特的競爭力。靠著吉利極氪「背靠大樹好乘涼」,快速起步崛起。依託吉利產業鏈,23年極氪整車毛利率高達15%,僅次於特斯拉。此外在成立後的三年,極氪展現出了出眾的產品力,極氪001、極氪007、極氪009光輝等等都成爆款,在高端純電市場優勢凸顯,跟理想一樣成為產品型新勢力公司,爆款驅動增長。

但當下新勢力要得到資本青睞,不能只靠爆款產品,極氪的核心挑戰有二:

一個是更劇烈的競爭下,如何保持高毛利?

小米SU7加入市場成為「價格屠夫」,同時改變了汽車經營模式。

產品層面,「人車家」生態代表了「科技新勢力」的新思路,目前只有華為能跟上。營銷層面,雷軍親自上陣做網紅,給車代言帶貨,更強的品牌勢能,更低的營銷成本,更高的銷售效率,這對整個汽車行業都有巨大的觸動,很多品牌如哪吒已經在跟著小米的節奏玩兒了,周鴻禕在拼了命地給哪吒代言。

不論是產品還是營銷,如果車企不跟著小米、華為們的節奏玩兒,恐怕會很被動。

另一個是「下半場」競爭中,如何走向智能化?

比亞迪喊出了「上半場是電動化、下半場是智能化」的口號;馬斯克說,如果投資人不認為特斯拉是自動駕駛公司,就不要買特斯拉股票。汽車行業「下半場是智能化」已成為行業共識,這也是消費者需求的「最大公約數」。特斯拉FSD入華傳言背後,是高級別自動駕駛落地到乘用車的速度的加快。

極氪是電動車的佼佼者,卻不是智能汽車的領先者,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泊車、車機互聯等等都有待加強。

當然,新勢力要得到資本青睞,不能只靠「畫餅」。最強調智能的小鵬是三兄弟里市值最低的。智能是明天,產品銷售力與盈利能力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生存力,這是理想、極氪們的優勢,產品銷售力與盈利能力都很強。但在更激烈的競爭中如何守住既有優勢?如何打贏智能化的下半場?都是投資者關注的問題,極氪還需要在更長的時間證明自己。

在此之前,有三家「光速上市」的公司,結局各有不同:

1、瑞幸咖啡,19個月上市,後來因為財務造假被打入粉單市場;

2、趣頭條,28個月,現已退市,退市時市值縮水99.6%幾乎已可忽略。

3、拼多多,35個月,刷新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當時的最快上市紀錄,後來市值一度超過阿里巴巴,如今市值1892億美元跟阿里相當,仍是S級網際網路巨頭。

可見,上市快的不一定跑得遠,但也可能跑得更遠。

一切還得看業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ae7e56159ada86ebdd033a3b7da74a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