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定好鬧鐘,木星沖日到來,這是觀賞木星的最佳時機!

2023-11-01     天文在線

原標題:請定好鬧鐘,木星沖日到來,這是觀賞木星的最佳時機!

2023年11月3日 木星沖日

2023年11月3日:當地球在木星和太陽之間穿行時,木星整晚位於天空中。在日落後的東方天空和日出前的西方天空可以尋找到木星。

圖片說明——1979年NASA "旅行者1號"拍攝的木星大紅斑。

本文的播客:

芝加哥,伊利諾州。日出,美國東部時間上午7:25;日落,美國東部時間下午5:43。準確時間請查看當地來源的日出和日落時間。預計時間由美國海軍天文台的MICA電腦程式計算。

圖片說明——圖片木星大紅斑和南半球湍流的驚人景象是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朱諾號宇宙飛船在近距離掠過這顆氣態巨行星時拍攝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照片)。木星沖日出現在午夜後幾分鐘。此時地球正好處於木星和太陽之間。木星與地球的距離超過3.7億英里。這一現象的稱為「沖」,因為太陽和木星以相反的方向出現,在天空中相距180 °。

照片說明——2016年2月和3月VLT(甚大望遠鏡或譯為超大型望遠鏡)觀測產生的假彩色成像,顯示了木星的兩種不同面貌。較藍色區域為寒冷且無雲,橙色區域為溫暖且多雲,更多的無色明亮區域為溫暖且無雲,深色區域為寒冷且多雲(如大紅斑、突出的橢圓形等)。北赤道帶上空的波的圖案表現為橙色 (圖片來源於歐洲南方天文台)。與一些天體事件不同,在木星沖日觀看木星是沒有必要的,因為這顆行星總是十分的明亮。通過望遠鏡,至少有四顆最大的衛星是可見的,以及因行星快速旋轉而平行於赤道的雲層。在一夜之間,可以觀察到最大的衛星在木星周圍進行緩慢的舞蹈,同時還可以看到大紅斑,一種長期存在的大氣擾動,穿過世界的可視面。今晚,這個場景將於美國東部時間7:13 p.m出現。

早晨的天空

照片說明——2023年11月3日:通過雙筒望遠鏡可以觀察到金星和室女座β,金星移動到室女座,位於右執法(也被稱為室女座β)的右上方2.8°,金星在三個早晨經過室女座。兩者相距僅僅為0.5°。在日出前1小時左右,在東南偏東方向30 °以上可以尋找到晨星。它是日出前東方那顆明亮的星星。通過雙筒望遠鏡定位金星和恆星。

圖表說明——2023年11月3日:日出前,月亮出現在雙子座北河二和北河三附近。這顆68 %被照亮的凸月高懸在西南方,位於北河三(雙子座β)右下角4.1 °,位於北河二(雙子座α)左下角5.2 °,當天早晨,明亮的木星在西邊10 °以上。

夜空

圖表說明——2023年11月3日:土星位於壘壁陣四、羽林軍二十六、寶瓶座λ的附近東南偏南的天空。

由於水星和金星距離太陽很近因此看不到。日落一小時後,土星位於東南偏南方向上空約30°,亮度不及金星和木星,但它的土星環是夜空最亮眼的。

圖表說明——土星逆行是土星相對於天球上的星星向西運行,這個現象已經持續了四個半月。

土星逆行將於明天停止,當它接近寶瓶座和魔羯座的交界處時逆行速度明顯減慢,土星將位於壘壁陣四(魔羯座的尾巴)左上方6.7°處。當土星相對向東運動時,它大致位於羽林軍二十六(寶瓶座的腿)和寶瓶座λ之間。從更偏西的位置下落的土星將比從東方升起的金星在夜晚停留的時間更長。

圖表說明——日落兩小時後木星位於東方天空。

當在日落後東南偏南的方向看見土星時,木星將在不到24小時後於東方天空沖日。按照美國中部時區,再過一個小時,木星將超過地平線20°,這一時間適於觀測木星赤道以南的大紅斑,這是這次沖日(行星和地球位於地球相反的方向,即當太陽在中午位於南方時,木星會在半夜位於南方)的意義。

圖表說明——2023年11月3日:日落六小時後,月球位於北河二下方。

日落大約五個小時後,61%表面被照亮的月球在東北偏北的方向升起。再過一個小時,它將位於地平線上方10°和北河二左下方6.2°。

相關知識:

木星是距離太陽第五近的行星,也是太陽系內體積最大的行星。它雖是一顆質量輕於太陽質量千分之一的氣態巨行星,但它卻比太陽系內其他行星質量之和還要大。木星在距離太陽5.2個天文單位的軌道運行,繞一周需要11.86年。自人類觀測以來木星是夜空中除月球和金星之外第三亮的天體,以羅馬神話中的「Jupiter」命名。

參考資料

1.

VLT

甚大望遠鏡(Very LargeTelescope,縮寫為VLT)是歐洲南方天文台建造的位於智利帕瑞納天文台的大型光學望遠鏡,由4台相同的口徑為8.2米的望遠鏡組成。VLT的4台望遠鏡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組成光學干涉儀進行高解析度觀測。 [1]作為干涉儀工作時,甚大望遠鏡將具有相當於口徑16米的望遠鏡的聚光能力和口徑130米的望遠鏡的角分辨本領 [2]。

VLT項目開始於1986年.2012年全部建成開始工作,耗資超過5億美元。VLT的每個主鏡重約22噸.每個望遠鏡重約500噸。VLT的主要科學任務為搜索太陽系旁鄰近恆星的行星、研究星雲內恆星的誕生、觀察活躍星系核內可能隱藏的黑洞以及探索宇宙的邊緣等

2. 右執法(β Vir /室女座β)也稱太微右垣一,是室女座的一顆恆星,英文名Zavijava。雖然編號為β,但是亮度在室女座內的排名只有第5。右執法的體積與質量都比太陽大,金屬含量也是比較豐富的。也就是說它有相當豐富的比氦還重的元素。室女座(拉丁語:Virgo,天文符號:),是最大的黃道帶星座,面積1294.43平方度,占全天面積的3.318%,在全天88個星座中,面積排行第二位,僅次於長蛇座。室女座中亮於5.5等的恆星有58顆,最亮星為角宿一(室女座α),視星等為0.98。每年4月11日子夜室女座中心經過上中天。現在的秋分點位於右執法(室女座β)附近。

命名:在翻譯的外國文獻中,最早出現「室女座」名稱的是清朝光緒二十三年(1896年)的《天文揭要》。民國22年(1933年)4月20日教育部公布的(全國統一)天文學名詞:確定採用「室女座」 [1] 做 Virgo 的正式統一譯名。至於採用「室女座」而非日文漢字是「乙女座」或者「室女座」的原因為:「室女」是未出閨門之少女,亦有處女的隱義。這個名詞源於南宋時期,宋仲甫(公元420-479年)的《女科百問》上卷,第十三問:「室女經候,當行不行者,何也?」。因為「處女」兩字是市井語句,而「室女」是處女兩字的優雅名詞,所以教育部天文學名詞審查委員會決定跟隨《天文揭要》採用「室女座」而非「處女座」。學術界只稱「室女座」,但「處女座」或者「處女宮」一詞在占星學上仍然廣泛使用

因為它的位置接近黃道,所以有時月亮會遮掩右執法,甚至行星也有機會遮掩它。

3.

北河二(雙子座α,英文名Castor)是一顆位於雙子座的恆星,是一顆著名的聚星,共為六顆星所組成,。北河二與北河三(雙子座β,英文名Pollux)都是冬季夜空中的亮星之一。這兩個亮星在許多民族的神話中都視為一對。在拜耳命名法中,北河二因為比北河三早出現在夜空中而被命名為α星,但在視星等上,稍晚些才升起的β星(北河三)比它光亮。在西方神話中,北河二(Castor)和北河三(Pollux)是天上的「雙子星」;雙子座(Gemini,拉丁語的「雙胞胎」之意)也由此得名

4.conjunction

金星最亮一定發生在金星下合前後呈現「蛾眉月」狀態的時候,而不是當它在上合前後呈現接近「滿月」狀態的時候。「合,就是從地球看起來金星和太陽處在天空中同一方向的時候。上合時,地球和金星分居太陽兩側,這時兩者距離最遠;下合時,地球和金星在同一側,這時兩者距離最近。」修立鵬解釋說

個會合周期內,從地球觀察,行星或者月亮相對於太陽的幾個特殊位置:

地內行星:水星、金星。上合:行星和太陽黃經差絕對值減小到0°,即二者黃經相等,行星從太陽西邊跑到太陽東邊。東大距:行星在太陽東邊,昏星,和太陽夾角開始從變大改為變小,即二者夾角達到極大。下合:行星和太陽黃經差絕對值減小到0°,即二者黃經相等,行星從太陽東邊跑到太陽西邊。西大距:行星在太陽西邊,晨星,和太陽夾角開始從變大改為變小,即二者夾角達到極大

變化順序:上合-東大距-下合-西大距-上合

BY:Jeffrey L. Hunt

FY:Astronomical volunteer team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在作品發布後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a35ca4181c5869ddb6190d970869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