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影人創作者」,頭條娛樂內容生態再升級

2020-11-13     三聲

原標題:攜手「影人創作者」,頭條娛樂內容生態再升級

多元開放的娛樂生態,也是頭條娛樂與影視產業上下游深度連結,服務更多業內專業機構、人士的優勢所在。「影人創作者」既是提供「終極解讀」的專業力量,也藉由新的內容形式和運營機制與平台多端聯動,打開行業的更多可能性。

作者 | 鎂箱

當觀眾習慣於給影視劇主創團隊「寄刀片」,而影視項目背後的種種故事又不為外界所知,觀眾與創作者間的誤解與隔閡由此產生。

在頭條娛樂發起的「頭條影人創作者計劃」之下,影人正在與用戶進行著更為靈活多樣的交流。導演鄭曉龍和編劇王小平等創作者正是由此直面鏡頭,與用戶分享《甄嬛傳》等經典作品的台前幕後、討論影視行業的熱點話題。

入駐只是影人創作者與平台互動的起點。在過去三年中,頭條娛樂已經搭建起完整的娛樂生態,能為創作者提供多種內容體裁與互動玩法,在此基礎上,「頭條影人創作者計劃」則用更為體系化的獨家內容策劃、拍攝製作、頭部創作者參與、流量資源扶持等方式助力影人的個人IP打造。

「頭條影人創作者計劃」的影響範圍不止於明星效應與行業內的話題發酵。平台簽約的娛樂內容創作者將沿著影人的分享進行二次創作,形成有點有料有深度的解讀。以今日頭條的流量優勢與分發效率為支撐,這些優質內容會精準觸達潛在用戶群體,將幕後的故事送至台前。

內容端的豐富不僅能滿足用戶需求,也在激勵創作者的成長與平台能力的提升。藉由「頭條影人創作計劃」,頭條娛樂希望繼續連結影視產業上下游,通過站內站外的多端聯動全面提升營銷效能,與行業的專業機構、人士共同創造內容價值。

01 | 終極解讀

一千個觀眾心中有一千種《甄嬛傳》。這部劇自2011年開播至今已過去近10年,依然被觀眾津津樂道,「《甄嬛傳》十級學者」甚至發展出「甄學」,反覆咀嚼劇中細節。

「甄學」繁盛的背後,是用戶對「乾貨」的需求。面對熱點人物事件與經典影視作品,單純的吐槽和劇情解說僅能滿足用戶的知曉訴求,很難跳出觀眾視角提供信息增量。創造有點有料有深度的娛樂內容,需要創作者尋找新鮮的解讀思路,也需要不同維度的新鮮創作者。

「頭條影人創作者計劃」正在紮根影視行業,探尋「終極解讀」。這一計劃旨在通過獨家內容策劃、拍攝製作、頭部創作者參與,以及流量資源扶持等四大手段吸引導演、編劇、製片人等行業頭部影人,邀請專業機構和人士來到頭條娛樂,分享台前幕後的精彩故事。

導演鄭曉龍、編劇王小平加入「頭條影人創作者計劃」

純元皇后為何不給真實鏡頭?誰是劇中最可惡的人?從《甄嬛傳》到《羋月傳》,孫儷是如何一路成為好演員的?在「頭條影人創作者計劃」之下,《甄嬛傳》的導演鄭曉龍、編劇王小平分別由導演和編劇的視角出發,對劇作、表演等多個層次進行拆解,提供主創版本的「終極解讀」。

導演鄭曉龍曾擔任中國第一部長篇室內劇《渴望》的製片人,執導過《北京人在紐約》《金婚》《紅高粱》等電視劇。作為經典作品頻出,見證了中國影視行業發展歷程的從業者,鄭曉龍能夠提供獨到且具備權威性的「第一手資料」。同樣資歷深厚的王小平則由自己的編劇視角出發,與鄭曉龍互為補充。

這對夫妻檔攜手打造視頻節目,不僅以影視劇創作者的身份為平台用戶帶來獨家內容,也以頭條娛樂創作者的身份探索著新的內容可能性。越來越多影人創作者的加入,不僅提升了頭條娛樂的內容價值,也意味著平台在影視領域的內容建設向著更加體系化的方向邁進。

體系化首先表現為內容維度與話題覆蓋度。中國電影導演協會秘書長、編劇、導演劉儀偉上線了個人視頻欄目《儀神儀詭》,目前已更新11期內容。節目由站內高消費內容與時事熱點切入,既有情懷解讀,也有行業分析,劉儀偉或以脫口秀的形式「神侃詭辯」,或對談吳京、張譯等影視明星,選題角度和呈現形式都十分靈活。

劉儀偉的個人視頻欄目《儀神儀詭》

聚焦影視這一垂直領域,影人創作者也在內容的縱深感上持續發力。《人民的名義》總監製、金盾影視中心主任李學政加入「頭條影人創作者計劃」以來,已經上線36期節目。他側重於行業分析,圍繞疫情的影響、以及圈內眾生相做過系列視頻。

相對專業和嚴肅的內容在頭條娛樂同樣受到歡迎,這也證明了平台精準定位潛在目標用戶的能力。在由幕後走向台前的過程中,影人與平台流量池和推薦機制有機匹配,「影人創作」系列在滿足用戶需求的同時,也將幫助創作者打造個人IP、精準定位潛在用戶。

02 | 多端聯動

所謂「終極解讀」,很大程度上是為平台已有的影視娛樂內容引入主創視角,開闢新的理解維度。由此出發,平台的娛樂創作者的二次解讀也將助力「影人創作」系列內容跨圈層傳播。

冷嬸兒是今日頭條優質創作者,專注於分享宮斗劇冷知識,圍繞《甄嬛傳》做過多期節目。通過「頭條影人創作者計劃」,冷嬸兒與鄭曉龍、王小平展開對談。當「甄學家」與主創相遇、兩種「創作者」的思路藉由「頭條影人創作者計劃」進行碰撞,用戶不僅能夠獲知來自主創的解答,也跟隨著冷嬸兒的提問思路重新回味這部經典作品。

頭條創作者「後宮冷嬸兒」與導演鄭曉龍、編劇王小平對談

經過幾年的精細化運營,頭條娛樂已經積累了一批能夠持續生產內容、對熱點事件和經典作品有獨到見解的優質創作者。冷嬸兒在2020年1月入駐頭條,吸引大批粉絲關注,頭條系平台漲粉65萬+,「青石電影」,「電影爛番茄」更是常出百萬+爆款影評,多次登上頭條娛樂營銷價值榜。

這些創作者通過圖文、視頻、微頭條,以及問答等形式探索影視作品的多種打開方式。今日頭條的用戶體量和分發機制能快速為優質創作者帶來曝光機會,而後,平台也在通過各種機制保障和專項扶持為創作者的成長保駕護航。

僅憑巨大的流量池和用戶觸達渠道,頭條娛樂就已成為最為重要的娛樂營銷陣地之一。在過去的三年中,頭條娛樂不斷完善娛樂生態,拓展自身的娛樂營銷格局,鼓勵多領域創作者和細分內容、匯聚娛樂行業頭部KOL組成「頭條理娛君」,持續升級平台能力。

今日頭條優質娛樂內容創作者

平台優勢與影人明星效應及專業能力的疊加,將創造和釋放更大的內容價值。為更好地服務名人大V,今日頭條還將提供20億流量、1000萬資金,聯合大V定製獨家短視頻內容,通過全方位的視頻拍攝服務支持、超強平台資源,助力大V打造節目,推進個人IP升級。

目前,已有超過4700位名人明星入駐今日頭條。創作者可以通過微頭條、圖文、視頻等多種體裁進行創作,著名影視投資人譚飛曾發布微頭條(短圖文)談肖戰事件、著名編劇汪海林也曾通過微頭條談粉絲追星等話題。

更多影視名人的到來將進一步豐富平台的內容生態。在體系化的「頭條影人創作者計劃」之下,以影視行業專業機構、人士的加入為支點,頭條娛樂創作者將與影人創作者撬動更為豐富廣闊的內容空間,在影視領域共同探索創新。

多元開放的娛樂生態,也是頭條娛樂與影視產業上下游深度連結,服務更多業內專業機構、人士的優勢所在。「影人創作者」既是提供「終極解讀」的專業力量,也藉由新的內容形式和運營機制與平台多端聯動,打開行業的更多可能性。

「頭條影人創作者計劃」後期將面向影視行業人士開啟邀約,歡迎優秀編劇、導演、製片人等幕後創作人參與節目。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三聲原創內容 轉載請聯繫授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VuSwnUBdHeNs4oxWDi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