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以下方式養兒子,還真是給丈母娘養的,別等到吃虧再後悔

2020-04-02   小屁孩兒

文|文兒

有兒子的媽媽最擔心的是什麼?肯定是兒子娶了媳婦忘了娘,自從兒子結婚之後,總是天天待在丈母娘家裡,好像是給別人養的兒子,未免太心焦。

媽媽的一位好友就有這樣的苦惱:自己辛辛苦苦養大的兒子,卻跟自己沒什麼話說,逢年過節看望媽媽也就是走個過場,而很多休息時間還是賴在丈母娘家裡,讓阿姨覺得心裡太鬱悶。但是對於這樣的情況,我多少還是了解的,阿姨家的這個哥哥我之前喜歡跟著他玩,所以對我很親。之前總是在我面前抱怨,回來家裡就看到媽媽那張苦瓜臉,連家都不想回了。而現在,這位哥哥找的嫂子性格很開朗,估計丈母娘也是性格好的人,哥哥喜歡待在對方家裡也不奇怪。

而有兒子的家庭,還真的不能認為自己養的孩子,以後就一定跟自己親了,如果用以下方式養兒子,還真的是把他往外推。

把自己全部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媽媽喜歡做事情時把自己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把孩子當成自己的命根子,但是這樣做的後果是,孩子往往被壓得透不過氣來,如果能有解脫的機會,肯定會選擇義無反顧。

就像上文中提到的阿姨,總是認為家裡的老伴沒出息,天天對兒子說:「你可別跟你爸一樣沒出息,要給我爭爭氣。」但是哥哥卻認為有太大的壓力,自己過得並不開心。直到上了大學,遇到現在的嫂子,才明白自己還能為自己而活,因為喜歡嫂子,自然也就去丈母娘家更頻繁一些,不想回家聽自己親媽的數落。

養育孩子有太多的負面情緒

有些媽媽可能本身的情商不高,而在養孩子的過程中,總是喜歡在孩子面前吐露自己的負面情緒,但是孩子的內心多是敏感的,不喜歡負能量爆棚的家庭氛圍。等到長大之後,自然也想著有多遠,跑多遠,誰也不願意回到令自己不開心的家裡。

而正是因為阿姨總是在兒子面前詆毀丈夫,抱怨親戚對自己不好,抱怨自己命不好,哥哥聽得多了,真的覺得回家就是受罪,還不如多和嫂子去丈母娘家聽他們講講之前開心的事情。


不給孩子太多的關愛和理解

而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因為各種的原因缺失孩子的成長,沒有讓孩子感受到更多關愛的家庭,也很容易把兒子往丈母娘家裡送。因為年幼時缺愛,所以希望組建自己幸福的家庭,跟妻子的感情好了,自然去丈母娘家的機會多了。而對父母多有怨恨的情緒,自然不會長來往。

所以,有些人說養兒子太虧,都給丈母娘養的,但是,也要從自己找找原因,看看是不是自己把孩子往丈母娘那裡推的,事實也是相當扎心。

---------------------

關注【小屁孩兒】,你想了解的兒童心理、親子關係、兒童性格發展、家庭教育、雙商開發,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除了原創漫畫文章,我們還會定期給您奉上實用教育小貼士,讓你和孩子的關係更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