濤濤耒水,悠悠北去。作為中原通往嶺南的咽喉,耒陽這塊熱土上歷來民風彪悍,尚武之風盛行,歷史上,耒陽武術曾留下過光輝的一頁,至今依舊燁燁生輝!
耒陽武術,素有「南羅北資」兩大流派。「南羅」,源於少林派,起於鹽沙壕塘羅家;「北資」,源於武當派,起於火田資家。從清代起,兩派都設館授徒,代代相傳,不乏習武子孫。民國初期,兩派為了擴大自己的影響,推陳出新,革除「傳男不傳女,傳內不傳外」的門規,實行坐館授徒和流動開館並舉的方式,讓武術走向社會,許多鄉村的男女老少都會耍幾合拳棒,高手如雲,素有「武術之鄉」的美譽。
1996年的《耒陽報》對壕塘武術的報道
「南羅」武術,源於隋唐,興於隋唐,興於宋代,盛於清朝,具有耒陽民間體育色彩。它是伴隨生產活動,耒陽經歷,宗派械鬥,舞龍耍師,設擂比武等多種社會實踐產生和發展的。
「南羅」武術,在李世民與王世充稱雄圖霸,逐鹿中原之際,少林武僧助李反隋,少林寺以武揚名天下,壕塘羅家子弟慕名上山學藝,後集各家所長將其不斷發揚光大,壕塘羅家武術代代相傳,英才輩出。其中有確切記載的可以追溯到清朝道光年間的羅鍾恆。
據羅氏族譜記載,羅鍾桓生於清道光4年(1824年),約26歲的時候從外學武歸來,將壕塘武術與各家所長結合,終成一代武術宗師,開創壕塘「罩功式」,並設館授徒。此後,壕塘「罩功式」代代相傳,每一代都有代表性人物。
羅鍾桓之子羅澤守秉承父教,武功精湛、輕功了得,能手提300斤石頭。羅澤守之子羅茂碩十八般兵器樣樣精通,飛鐮槍出神入化,輕功更勝其父,能飛檐走壁,更強於治療跌打損傷。
羅澤守之侄羅茂騰,武功更是爐火純青,武藝精湛,武德高尚。1939年,羅茂騰參加湘南起義,後來在村鎮上開染布坊餬口,並練習「五爪子」功夫,時時習練抓伏在染缸的瓜勺,五指的力量漸長,又改作抓染缸水底的石頭,久而久之,竟能抓起二百多斤的東西。
當年,山西一位武林高手在武漢擺擂,以武會友,定期百天。欲會盡兩湖武林高手。擂台已擺了80多天,兩湖的代表隊竟無一人獲勝。
時有國軍第十八軍副軍長、中將參議羅樹甲,耒陽人,駐軍沙市、宜昌,他諳知耒陽武術的博大精深,羅茂騰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於是,他電告時任耒陽國術考選委主任段人范和公安局長羅保芬火速組織羅茂騰等耒陽武林高手和桂陽、宜章、永興、安仁、資興、汝城等縣城高手,共「三十六雄」赴鄂。
在打擂的過程中,同行多有不敵,最後羅茂騰憑藉祖傳功夫,打敗對手,自此耒陽武術名聲大振。當時湖南省長何建想授羅茂騰衛隊長之職,羅茂騰堅持不受。
2
羅孟周、羅錫平父子參加湖南省武術拳械技術錄像的證書
如今,壕塘羅家,有以羅錫平為代表的一代習武之人。羅錫平年幼時,其父羅孟周不打算讓他習武,可他卻偏偏愛好武術,常常偷學,且一學就會。7歲時,父親正式教他習武。幾十年來,寒暑不輟,終於練得一身好功夫。除了拳術,還練習刀、槍、劍、棍、耙等兵器,就連我國稀有的鉤鐮器械,也練得十分純熟。
1984年,衡陽市武術協會成立,19歲的羅錫平參加表演,轟動衡陽武術界。1986年,耒陽市舉行首屆武術比賽,羅錫平獲得全能冠軍。1984-1989年,羅錫平連續6年衡陽市武術比賽傳統套路(刀槍劍棍)全能冠軍;1986年羅孟周、羅錫平父子還參加了湖南省武術拳械技術錄像工作,並頒發榮譽證書。羅錫平從小立志要將耒陽武術發揚光大,他從十八歲開始開館授徒,如今已是桃李滿天下,所教徒弟中,有許多在全國性的比賽中都取得好的成績。
壕塘武術傳統器械
2012年羅錫平代表耒陽市帶隊參加首屆澳門國際武術節,獲得15金、11銀、3銅的優異成績;2015年師徒二人再戰澳門國際武術節,榮獲4金1銅,並獲得國際武術名家金獎。2017年羅錫平帶領兒子羅洪等再一次征戰澳門國際武術節,奪得三塊金牌,一塊銀牌。
今年的11月24日,羅錫平受邀參加由湖南省武術協會舉辦的,「湖南省第五屆武術大賽」的傳統門派項目的比賽。目前,羅錫平擔任衡陽市武術協會副會長、耒陽市武術協會副會長、羅含研究會武術傳承部部長,在耒陽城區開設有羅含武術會館。
中華武術源遠流長,門派眾多,但傳統武術一般都要有數十年如一日的練習和積累才能有所成,甚至需要傾注一生心血。與其他傳統技藝一樣,壕塘羅家「罩功式」也面臨著傳承的問題,在對羅錫平的採訪過程中,他對於目前傳統武術的發展也有著深刻的擔憂,「現在的人不比過去了,練武大多數是一種短期的體驗,只能學到皮毛」,就連羅錫平的兒子羅洪也表示,雖然小時就開始接觸武術,但與父親相比,還相聚甚遠。
羅錫平(右)在澳門國際武術節上
「耒陽目前在接受武術教育的人不下萬人,但是在傳統武術這一塊,接觸的人還是非常有限」。在羅含武術會館,羅錫平詳細地向筆者介紹了羅家內功拳的套路、特點,器械,作為一個外行,筆者似懂非懂,但言談中,他對傳統武術的沒落和擔憂,筆者卻是感同身受。因為,作為一個在耒陽多年的媒體從業者,筆者竟然在此之前對壕塘武術從沒聽說——儘管它具有如此深厚的歷史底蘊。
「壕塘武術是老祖宗留下來的一筆寶貴的財富,目前我們正在積極準備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但由於力量有限,進展緩慢,需要社會各界共同來推動」,已經做爺爺的羅錫平,現在最大的夢想就是將祖輩流傳下來的武術套路和資料整理、挖掘出來,因為,「再不整理就沒有了」。
2014年10月,耒陽市被確定為湖南省首批實施國家校園武術段位制10個試點縣之一,25所中小學校被授牌為試點學校。試點工作啟動以來,耒陽大力開展武術進校園工作,目前取得初步成效,全市有近10萬名學生在練習武術段位制。
2015年9月,全國武術段位制進學校試點單位現場經驗交流會在耒陽召開。有了這個良好的基礎,希望耒陽重回「武術之鄉」的路不會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