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戲 | 《花少》第六季了,為什麼強勢的陳好反而最吸粉?

2024-09-12     新民周刊

文 | 沈 林

《花兒與少年》拍到了第六季,這一季探尋的仍然是一帶一路國家,節目組將其設計為花費25天,橫跨三個大洲的研學之旅,「花少團」將去往南美洲智利、歐洲法國和非洲坦尚尼亞,而且,「花少團」的成員們需要一邊旅行一邊學習,在規定的時間完成研學課題。

不過說一千道一萬,這個節目最吸引人的還是嘉賓陣容,比如這次吸引我觀看的就是很久不見的陳好。

1979年出生的陳好是整個團隊中的「大姐」,作為90後觀眾,她出演的《粉紅女郎》《天龍八部》等幾乎占據我的童年時光,尤其是她的「萬人迷」,清醒理智現實又富有人情味兒,簡直是當代女性的標杆。

可惜的是,陳好早早急流勇退,在當紅時期結婚生子,2013年陳好在中央戲劇學院碩士畢業後,選擇留校任教。此後,大家想看見她,往往是報紙上的隻言片語。因此看到她出現在《花少》,自然想看看她現在過得怎麼樣啦。

本屆花少團的人數是歷屆最多,共有9人。說實話,旅行是很考驗人際關係的,即便是好朋友,也可能因為一次旅行鬧掰,更何況是9個陌生人了。而且衣食住行都得這幫平時十指不沾陽春水的明星們自己安排,可以想見會有不少衝突。

這當然也是《花少》的看點,有限的經費,半熟不熟的人際關係,考驗來臨時的處理方式以及極端情境下明星的真實性格……

這一季自然也是相同套路。

節目組選定的首次導遊,是05後小朋友鄧恩熙和榮梓杉,這兩位都是童星出身,平時也都是家裡人圍著轉的,榮梓杉出國的行李甚至都是媽媽幫忙收拾的,現在要當導遊,肯定是會出現思慮不周的情況。

很快,在大家的第一站行程中就出現了問題,一個是匯率換算複雜搞不清帳務,第二個是住宿、租車、地陪等費用遲遲未定。

於是,節目組的第一次「修羅場」就在復活節島的民宿中誕生了。

在導遊規劃不夠清晰的情況下,大姐陳好拿出了中戲老師的派頭,組織大家捋清了思路和費用安排,語言和肢體動作稍顯嚴肅,很明顯,一些年輕隊員認為她過於強勢,感到壓抑和束縛,第一期節目播出之後#陳好壓迫感#的詞條登上熱搜。

陳好本人則在一開始就陳述過自己的性格:「我這個人很簡單,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導遊是一個名頭,任何人都可以提出意見。我的初衷就是為了整個團隊好。」「你可以說我說的不對,沒關係這不重要,我看的是結果,我不在乎過程。」

她明確表示:「得罪不得罪人,也沒有什麼所謂的。」

「時間緊,任務重!」這是陳好的口頭禪,也是當下人格分類中流行的「J人」(計劃周密,提前規避風險)。而團隊中自然也有「P人」(不做計劃,更享受當下),比如周雨彤,她就認為旅行重在體驗,即便出了問題也是一次不一樣的經歷,在後采時,她還直言「別一上來就教你做事一樣這也沒意思」,被質疑是影射陳好。

當然,這兩類人對於旅行的態度其實並無對錯。不過在多人旅行團且費用有限的情境中,筆者還是更認同陳好的工作方式。不提前規劃好費用,到後期捉襟見肘寸步難行;不提前問好酒店讓不讓拍攝,一行人到地方了卻不能拍素材,到時候才叫兩眼一抹黑。

觀眾朋友們顯然也是這麼想的。畢竟打工之後就知道,一個只會你好我好的領導多麼令人窒息,而一個懂得明確分工,知道每一步該怎麼走的領導又有多麼難得。

不過,做了這麼多季《花少》,嘉賓們自然也深知套路,儘管尷尬了一段時間,但很快大家又有說有笑恢復了和諧,畢竟日子還是要過下去,節目還是要錄下去,旅遊還是得玩下去。

而在鬼斧神工的復活節島石像面前,旅行中的煩惱似乎微不足道,人類的渺小和宇宙的浩大甚至讓人不屑於想起生活中任何的瑣碎。

這或許就是「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終極原因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9fdb46f5985121580f7c7d166467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