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錯過孩子智力成長期,這個大腦發育"黃金期"家長別再錯過

2023-10-06     全能辣媽plus

原標題:哈佛大學:錯過孩子智力成長期,這個大腦發育"黃金期"家長別再錯過

作者 |探長(共1624字,閱讀約4分鐘)

孩子的智商真的隨父母嗎?

父母如果智商不高,成績不好,孩子就考不上重點大學了嗎?

父母如果智商高成績好,孩子的學習就不用操心嗎?

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很多曾經成績平平的父母,他們擔心自己智商的基因弱,孩子也會不聰明。

那麼這樣的擔心有必要嗎?

我們來看一個結論,哈佛大學曾經做過一個實驗:

他們找來了兩組寶寶,一組寶寶被安排在一個非常漂亮的房間裡,不僅有音樂聽,寶寶們還能夠看到身邊的護士姐姐;

而另一組寶寶卻被安排在一間空蕩蕩的房間裡,裡面只有白牆。

經過幾個月的觀察發現,第一組寶寶的智商水平明顯高於第二組寶寶。

雖然這個實驗沒有嚴謹的數據和父母智商的研究,但是,足以證明寶寶成長發育的環境對他們的智商發育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如果父母的智商很高,但是從小不關注寶寶,不跟他們溝通、沒有積極向上的家庭氛圍,那麼寶寶的智商也不會太高。

我的大表姐,她曾經學習優異,當年不僅考上了一所211大學,如今還是一位博士媽媽,但是她的性格一直比較孤僻,不善言談。

對待自己的孩子,往往只是會教他書本上的知識,總給他講學習、看書、考試,不喜歡帶他出去玩。導致現在她的兒子12歲了,在班裡卻是倒數,也是大家不敢相信的「博士媽媽學渣兒子」的組合。

所以,父母要對自己的孩子有信心,即便自己當年的成績不好,也不要對孩子惡語相加和放棄培養。

每個孩子的大腦發育都有黃金期,在這個黃金期里,家長的培養和引導非常重要。

曾經看到過一個報道,一位父親,小時候在班裡是學渣,但是如今他的兒子在3歲的時候卻非常喜歡做化學實驗。

雖然這位父親不懂化學,但是他非常支持孩子的興趣,給他買了很多實驗的相關工具和材料。漸漸的,兒子7歲了,更加熱衷化學,自學初中的化學知識。

這就是引導和興趣的力量,雖然父母可能不懂孩子的喜好,但是只要支持孩子,讓孩子充分的發揮他的興趣愛好,那麼,終究會開出完美的花朵。

家長要重視孩子的大腦發育黃金期

這是孩子智力提高的一個關鍵時期,通常發生在出生後的前六歲,在這個階段,孩子的大腦具有非常高的可塑性和學習能力。

家長應該積極抓住這個黃金期,為孩子提供適當的刺激和經驗,以最大限度地促進他們的發展。

為了充分利用這個黃金期,家長可以採取一系列的積極措施。

首先,環境方面

孩子出生後,待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家裡,所以,父母要給孩子創造出豐富多彩的小世界。

可以給孩子多看一些彩色的繪畫、也可以讓孩子玩一些帶聲音的玩具,讓孩子對身旁的環境有更多的了解和認識。

家長給孩子提供良好的身心健康的環境,幫助他們好好的玩耍、快樂的掌握新技能、保證充足的睡眠和均衡的飲食。

這可以幫助孩子保持活力和注意力,並促進大腦的健康發育。

其次,學習資源

家長可以為孩子創造豐富多樣的學習經驗,比如各種各樣的玩具、圖書、音樂、藝術和運動等資源,以激發他們的興趣和好奇心。

通過互動和探索,孩子可以發展出解決問題、創造和合作的能力。

這裡重點強調,儘量不要讓孩子死記硬背一些小學的知識,否則會固定孩子的思維邏輯,導致缺乏想像、失去活力。

再次,互動交流

與孩子進行積極的互動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家長應該傾聽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給予鼓勵和讚賞或者引導和教育。

家長要讓孩子養成和父母無話不談、相信父母、尊重父母的習慣,並且建立深厚的親子關係。

這種親密的親子關係,可以培養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和底氣,同時也可以促進他們的語言和社交能力的發展。

最後,適當的放鬆休息

家長還應該注意平衡孩子的活動,不要過分強調學業、知識、做題等,要給予他們充足的休息和娛樂時間。

休息和娛樂可以幫助孩子放鬆身心,促進大腦的整合和記憶能力的提高。

辣媽語錄:

家長在孩子的大腦發育黃金期要善於把握時機,創造積極快樂的環境和豐富的經驗。

通過提供適當的刺激和親密的互動,可以促進孩子綜合能力的培養和發展。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要根據他們的興趣和能力,個性化地幫助他們成長。

家長們,你有經常和孩子溝通交流嗎?

(圖片源自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9b72ce12850e74f1fbaf72bb5cec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