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了,三伏巧用姜,效果賽參湯!

2024-07-15     大咖醫生談

關注我們不迷路

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三伏天到了,在一年中最熱的日子,一味地追求納涼是不可取的,正確的方法是要學會——「以熱制熱」

三伏巧用姜

夏天,人體的陽氣常浮於體表,再加上不少人貪食冷飲,所以人體內部的脾胃多處於虛寒狀態。而生薑辛溫,具有活血、祛寒、除濕、發汗之功,三伏天吃薑不但有助於驅散脾胃之虛寒,還有冬病夏治的作用。

此外,下面這些夏季常見的小毛病,用點姜也有奇效——

1.食欲不振

生薑中的姜辣素能刺激舌頭的味覺神經和胃粘膜上的感受器,通過神經反射促使胃腸道充血並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從而起到開胃健脾,促進消化,增進食慾的作用。

用法:生薑洗凈晾乾,切片,撒少許鹽腌制12小時。將腌好的薑片放入乾淨密封的容器中,倒入足夠量的醋沒過薑片。最後用保鮮膜和瓶蓋密封,放置4天以上即可食用。每天早上吃1~3片即可。

2.胃腸不適

生薑的一大特點是向外發散,散寒,對於脾胃虛寒的人,或是受涼後出現反胃、腹痛、腹瀉等症狀者,可以喝點姜棗湯或姜米茶緩解不適。

姜棗茶:帶皮薑片3片,大棗6枚掰開去核,和生薑片一起放鍋中加水煮20分鐘。不方便熬煮的,也可以直接放杯中,倒開水加蓋燜泡。

姜米茶:生薑與大米,1:2比例。生薑切絲,先炒制2分鐘去水。再加入大米翻炒約20分鐘,至焦黃色即可。每次取50克成品,加水500毫升,煮10分鐘左右即可。

3.腰肩疼痛

空調吹久了,人體的肩膀和腰背易遭受風寒濕等病邪的侵襲。如空調溫度過低,老年人還有患肩周炎的可能,此時用點姜水,效果特別好。

用法:燒制一些熱薑湯,先在熱薑湯里加少許鹽和醋,然後用毛巾浸水擰乾,敷於患處,反覆數次,即可緩解疼痛。

4.傷風感冒

經常處在空調環境中,由於室內室外溫差太大,很容易外感風寒,如果能及時吃上幾片生薑或者喝上一碗紅糖薑湯有助於驅寒。

用法:生薑紅糖水,取生薑帶皮切5片,放入滾開的水中,3分鐘後加入紅糖,攪拌均勻即可飲用。

5.脫髮掉發

很多人用生薑生髮時,都選擇用生薑來回擦頭皮,實際上這是錯誤操作,這種摩擦刺激會傷害毛囊,甚至對生髮起反作用。

用法:用生薑片垂直往下啄或者生薑汁直接塗到頭髮上,生薑汁藥力更加集中,比生薑片效果更好。

有一種姜不能碰

已經腐爛的生薑不能吃,切開顏色變褐的生薑也不要吃。

有人認為「爛姜不爛味」,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已經腐爛的生薑會產生一種毒性很強的有機物黃樟素,能使肝細胞變性,尤其有肝炎病史的人更不要吃腐爛的生薑。

吃薑時間也要注意。一般宜在早上吃薑,可升發陽氣。因姜有發散之性,晚上吃容易導致心神不得收斂,對健康不利。故有「早晨吃薑如同參湯,晚上吃薑如同砒霜」之說。

姜皮略呈涼性,有利水作用,一般情況下吃薑無須去皮。此外,購買生薑要選新鮮品。一般色澤幼黃、含水量多,皮薄而有光澤,用指甲容易刮擦者為鮮姜。

不宜吃薑的人群

1.陰虛的人(舌紅苔少、地圖舌、裂紋舌、手腳心熱、常口乾、眼乾、皮膚干)的人少吃或不吃。

2.內熱的人(舌紅苔黃膩、胃熱嘔吐、口臭、痔瘡出血、癰瘡潰爛、風熱感冒)少吃或不吃。

3.肝炎病人一般忌吃薑。

4.小孩純陽之體,一般也不用吃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75a58fc16c6d8fe3301ee1fd467568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