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育兒路上,很多寶媽都經歷過這樣的場景:
明明已經瞌睡到不行,但是怎麼哄,寶寶都不願睡覺。
最初的好言相勸和耐心,也被寶寶的哭鬧消磨殆盡。到最後,真的忍不住暴脾氣,對著寶寶一通輸出。
最後的結果,當然是寶媽勝出!看著睡夢中還在委屈流淚,甚至抽搐的寶寶,寶媽又不自覺地後悔。
對於寶寶的這種行為,很多媽媽將其稱為「天生反骨」。可實際上,寶寶在成長路上表現出來的一系列「逆反」行為,都是有原因的。
哪裡會有「天生反骨」的孩子啊?說到底,還是寶媽不夠細心,寶寶已經表現出如此強烈的不適感,寶媽卻沒有感受得到。
與其把憤怒發泄到寶寶身上,倒不如趕緊尋找原因。之前都能好好睡覺,為何最近哄睡如此困難呢?
相信仔細尋找後,一定會發現問題出在哪裡。只有如此,才能幫助寶寶解決問題,幫助他們更快速的入睡。
寶寶哄睡困難,多半是這些原因
1、寶寶身體不舒服
要說最直觀的原因,那當然是寶寶的身體出現異常,最起碼他此時的感受,不是特別舒服。試想一下:若是大人在睡覺時,覺得不太舒服,是不是也會輾轉反側睡不著呢?
只不過和寶寶相比,大人懂得表達,懂得自我排解。而寶寶,卻只能一味的煩躁和哭泣,以此來傳遞自己不舒服的訊號。悲催的是:如此明顯的訊號,很多寶媽卻以寶寶「不懂事」而錯過。
2、睡眠環境不舒服
睡眠環境的好壞,也直接關係到寶寶的睡眠質量。說到睡眠環境,很多寶媽到現在還不清楚到底包括什麼。
在這裡,想給所有的寶媽普及一下,睡眠環境是個廣義詞,它包括很多內容。睡覺時室內的溫度、味道、燈光、聲音,以及床上用品等等。
大人對於環境的要求相對較低,尤其是特別累的時候,哪怕開著燈、有聲音,也能安然入睡。但孩子不同,一丁點的聲音,都會讓他們睡不著;不是熟悉的床上用品,也會讓他們內心緊張。
3、太缺乏安全感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近期內寶寶缺乏安全感。
可能有寶媽會說:跟之前的育兒方式一樣,怎麼會無緣無故就沒有安全感呢?
說真的,別看寶寶年齡小,其實他們有自己的小心思。很多時候,父母不經意的一句話、一個眼神,或者一個動作,都會讓寶寶變得敏感。
通常情況下,降低寶寶安全感的行為,都是來源於父母:
1)長期陪在身邊的媽媽,突然間要上班;
2)每天頻繁的更換看護人,上一秒還是媽媽陪在身邊,下一秒就變成奶奶或其他人;
3)生活中的不開心和壞情緒,都在看護寶寶時,無意識的發泄出來,讓年幼的寶寶承擔太多負面情緒;
4)寶寶已經用他的方式,表達了自己的小需求,奈何每次都得不到想要的回應。
看來,寶寶也不是無緣無故要鬧人,更不是再折磨媽媽。而是此時此刻,他真的不舒服,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都在備受煎熬。
合格的媽媽,此時不是埋怨寶寶,更不是像他發泄怒氣。給寶寶多一些的關注,讓他感受到來自媽媽的關愛,相信哄睡會變得簡單很多。
如何才能提高寶寶的睡眠質量呢?其實很簡單,只需要從這三個方面出發,就能讓寶寶幸福的入睡。
第一個:關注寶寶健康
每天晚上睡覺前,要認真的檢查寶寶的皮膚,看看有沒有濕疹,或者外在的傷害,以此來確保寶寶的身體健康。
除此外,還要關注寶寶的腸胃健康。年齡越小的寶寶,越容易出現腸胃不舒服的情況,最好睡前可以幫他按摩小肚子,促進消化。
第二個:關注睡眠環境
想要寶寶睡得更好,就要給他們準備舒適、柔軟且透氣的床品。可以穿睡衣,但是請不要蓋的太厚,寶寶的代謝能力很強,蓋的太厚的話,反而熱得慌。
另外,寶寶睡覺的時候,最好不要有光源,連小夜燈都不要開;聲音,當然也是不允許的;溫度,要根據季節調整,不要太熱,也不要太冷。
第三個:關注安全感
成長路上,安全感對寶寶的重要性,三言兩語真的說不清楚。條件允許的時候,請多一些耐心和時間陪伴,可以提高寶寶的安全感。
對了,可以多跟寶寶對話,哪怕他們現在不懂回應,相信也能把大人的話聽在心裡。再有就是,要及時回應寶寶的需求,讓他們感受到比在乎。
教育,本來就是雙向成長。多點耐心、多點包容、多點理解,和寶寶共同成長,這才是教育本身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