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徐海東大將回家鄉視察,站在徐氏家族烈士墓碑前久久沉思

2023-06-16     雲夕客

原標題:1958年,徐海東大將回家鄉視察,站在徐氏家族烈士墓碑前久久沉思

1958年開國大將徐海東被任命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委員,當時徐海東還在因病療養期間,加之全國正在開展的政治運動,為保護這位「虎將軍」,周恩來總理電告徐海東,讓他近期不需要赴北京,就去湖北省搞調查研究。

徐海東是湖北大悟縣人,到湖北搞調查研究也就是回到自己的家鄉。1958年9月,徐海東到了武漢,參觀了武漢鋼鐵廠、長江大橋、旭光農業公社、鄂城鋼廠。徐海東此行的目的,除了兢兢業業完成調查研究的任務外,也想試試自己的身體,如果可以的話,他就向中央提出堅持半日工作。

徐海東在戰爭中曾九次負傷,左腿基本致殘,但對他的身體來說,最嚴重的還是肺病的頑疾。早在鄂豫皖時期,徐海東就曾有過吐血的情況。抗戰爆發後不久,徐海東又發病吐血,於1938年夏回延安養病。翌年秋,他任新四軍江北指揮所副總指揮。1939年年末,徐海東抱病指揮部隊在皖西周家崗擊潰日軍一個大隊。戰後,他向幹部作報告時,突然口吐鮮血倒地。

開始的時候,徐海東還不當回事,以為像以前那樣養一段時間就能恢復過來。在徐海東看來,一個共產黨員在停止呼吸前,不能給黨工作是恥辱的。但他的病情卻一天比一天加重,最多的時候一天能吐半盆血,連床都起不來了。行軍躺在擔架上,擔架員稍走快了他就吐血不止。

此後7年多時間裡,他一直在病榻和擔架上度過。1947年秋,他被送到蘇軍控制下的大連,在那裡治療休養9年。在大連期間,徐海東的病情也是時好時壞,在情況最好的時候,每天也只能起床兩三個小時。曾經病危過一次,後來經搶救脫離危險。

長期的養病生活讓徐海東很是沮喪,綽號「徐老虎」的他脾氣暴躁,忍受不了長期不工作的折磨。抗戰前在陝北時,徐海東曾經在接受美國記者斯諾訪問時提到,參加革命只為求階級的解放,日後想做個普通勞動者。他說:「我做窯坯又快又好,革命勝利後,仍是個有用的公民。」可想而知,無法勞動對於徐海東來說是一件多麼痛苦的事。

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授銜,徐海東被列為大將人選。消息傳到徐海東那裡,躺在病榻上的他徹夜難眠,深感不安。他想向中央反映情況,懇請把自己從大將的名單中拿掉。正巧,周總理到大連,特地去看望了徐海東。徐海東一見到周總理就說:「總理,我長期養病,對黨貢獻太少了,授我大將太高,我受之有愧啊!中央能不能重新考慮……」

周總理看著徐海東真摯、坦誠的表情,鄭重地說:「海東同志,授你大將軍銜,不高,也不低,恰當。」周總理的話,使徐海東激動得幾乎落下淚來。1956年,徐海東從大連遷到北京,病情稍有起色,每天能起床三四個小時,聽讀一些重要的文件,出席一些重要會議。因此,當周總理提出讓他到湖北搞調查研究時,徐海東非常高興,也急於試一試自己的身體承受能力。

遺憾的是,徐海東試驗的結果仍不理想,他的身體還是無法支持,每參觀一次,都要躺好幾天不能起床,無奈只好打消要求工作的念頭。在武漢一段時間後,1958年10月中旬,徐海東決定回老家大悟縣徐家橋村看一看。在這個大別山區的小山村裡,徐海東大將有著一段悲痛的往事。

徐海東祖上六代都是燒陶瓷的手工業工人,父親是窯工,母親是家庭婦女。他們家是個大家庭,兄弟姐妹10人,全家20多口。但他們家卻只有半畝棉花地,房屋六間,父輩兄長全靠做窯工為生。徐海東在9歲時進入私塾讀書,但因家貧連紙筆都買不起,常常遭到富家孩子的嘲笑。就這樣含淚吞聲讀了三年半書,還是因為打了地主家的孩子被趕出了學堂。後來,徐海東曾對美國人斯諾說:「我從此相信,窮人的孩子是得不到公平的。」

13歲的徐海東跟上父兄的腳步,也進入到了窯廠,做起了學徒小工。學徒一年多,還沒出師,正好趕上荒年,生活困苦下家裡人鬧分家。兄嫂們見徐海東年幼力薄,都不肯要他,讓他自尋生路。當時,父親已經年邁,而母親在46歲生他那年就雙目失明了。倔強的徐海東一賭氣就跑了出去,替人家放鴨子度日。

放了一年半鴨子後,稍稍長大一點的徐海東回到窯廠做工。有一年冬天,徐海東挑著一擔陶器走村串鄉去賣,叫賣了好幾個村,一個盆也沒賣出去,凍餓交加下暈倒在一戶農家門前。幸虧一位農婦給他熬了一碗熱粥,他才得以活過來。這樣的窯工生活,徐海東度過了九年,這期間認識到了貧苦農民無力翻身的困境,內心的革命思想也開始萌芽。

有一件事情讓徐海東很多年後都印象深刻。一個戲班子到窯廠附近唱戲,工人們都去看戲了,豪紳官僚的太太也在那裡看戲。工人們很好奇,想要看看這些平日裡足不出戶的闊太太是什麼模樣,因此就盯著包廂瞧。那些闊佬們就命令民團把工人趕出戲園子,結果就打了起來。

後來,窯廠的老闆不得不設宴請得罪的「貴人」吃飯,放鞭炮為那些被人偷看過的女人「清白受玷污」賠禮道歉。老闆想要從工人工資中扣錢來辦酒席,工人們表示要罷工反對,他才作罷。這是徐海東第一次體會到,組織起來的力量是窮人自己的武器。

1925年,徐海東還在家鄉當窯工,一個名叫吝積堂的同學從武漢回來,常常跟他談論俄國革命,打倒軍閥地主等革命道理。在吝積堂的影響下,徐海東決定跟他一起出去尋找革命。他們一起到了武漢,徐海東參加了湖北軍閥的部隊,在那裡學到了粗淺的軍事知識。後來又去廣州,準備報考黃埔軍校,因為錯過了考試日期,他直接投入了北伐軍隊,在葉挺的獨立團擔任代理排長。參加了汀泗橋、武昌等著名戰役。但很快又因為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而離開北伐軍,回到了家鄉。

這時候的鄂東北地區,農民運動正轟轟烈烈地展開,「打倒土豪除劣紳」的口號,響遍了四鄉。徐海東因為是共產黨員,又參加過北伐戰爭,是難得的「軍事人才」,很快就被委任為農民自衛軍隊長。黃麻起義後,徐海東指揮的這支農軍加入了工農革命軍,但不久後決定回到家鄉拉隊伍,很快又組織了一支農軍。

經過不斷的鬥爭,革命隊伍越來越壯大,徐海東的軍事能力得到充分發揮,成為紅四方面軍赫赫有名的戰將。與此同時,徐海東也成為了國民黨反動派的「眼中釘,肉中刺」。蔣介石政府為徐海東的腦袋開出了10萬大洋的懸賞,足見老蔣和國民黨反動派對於徐海東的忌憚之心。

1932年秋,紅四方面軍主力在敵人「圍剿」下倉促突圍,鄂豫皖蘇區陷入「匪區壯丁全部處決」、「糧食全部搬走」、「房屋燒光」的危境。只率一個團留下來的徐海東挺身而出,重新組織零散的部隊和傷員,重建紅二十五軍,先後任副軍長、軍長。此後,他傷病交加。在「肅反」時,他因大膽批評領導的錯誤而被人懷疑,但革命意志從不動搖。

蔣介石親兼武漢「剿總」司令,在鄂豫皖邊區實行殘酷的 「三光」政策,由此大別山區成為堅持革命武裝鬥爭最長的地區之一,殺掉一茬又生長出一茬。紅四方面軍撤走後建立了徐海東領導的紅二十五軍,紅二十五軍長征後又建立紅二十八軍,抗日戰爭中這裡又建立起新四軍的江北部隊和五師。

蔣介石對徐海東恨之入骨,但無法殺掉他本人便只能對他的親人下手,先是命人燒了徐家的房子,後又對徐家實行了多次屠殺,男性全被殺光,女性則是多被賣掉,就連剛出生不久的嬰孩都沒有放過。徐海東的第一任妻子和大女兒也都被賣了,與徐海東失去了聯繫。

毛主席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黨員中為革命犧牲最多的便是海東同志。

「被殺的有我的27個近親,39個遠親。老老少少,男男女女,甚至嬰孩都給殺了。姓徐的都給殺光了,除了我的妻子和三個在紅軍中的哥哥,還有我自己。後來兩個哥哥又在作戰時犧牲了。」徐海東在接受斯諾訪問時,講起這段悲慘的遭遇,看上去若無其事,他告訴斯諾,這些人都是被湯恩伯和夏斗寅殺掉的。

「你的妻子呢?」

「我不知道她的下落。1931年白軍占領黃陂縣時她被俘。後來我聽說她被賣給漢口附近一個商人做小老婆。這是我逃出來的哥哥告訴我的,還有其他人被殺的事,都是他告訴我的。在第五次反圍剿中,徐家有13個人逃出黃陂,到了禮山縣。但是在那裡都被逮捕了,男的被砍了頭,女人小孩被槍決。」

徐海東的妻子是一個農村姑娘,他母親抱來的童養媳,也是一個苦難的人。

斯諾聽到「國民黨軍一共殺了徐家66 人」,他的「27個近親,39個遠親」「老老少少,男男女女,甚至嬰孩都給殺了」,十分驚訝,也就此懂得了什麼是中國的階級戰爭。

2020年9月25日,徐海東大將誕辰120周年之際,大悟縣政協受湖北省委黨史研究室委託,組織召開徐海東大將親屬犧牲人員調查成果評審會,確定徐海東大將親屬犧牲人員為73人。

不僅僅是徐海東的親屬,整個鄂豫皖地區的民眾都遭到了國民黨軍隊的瘋狂屠戮。曾經有一次,徐海東率領紅二十五軍到了黃岡一個叫歐公集的地方。原本興旺的地方卻荒無人煙,他們在山上的一棟茅屋裡發現了一個老人,已經瘋掉了。再走到山下,大家看到了長長的一堆男女屍體,一共有四百多個。有些地方血有幾寸厚,有些婦女身體旁還有緊緊抱著她們的孩子。

這些沉痛的經歷,也成為了徐海東及所有紅軍將士們奮起革命的動力。

新中國成立之初,徐海東並沒有因為自己的卓越功勳而去向國家邀功請賞,此時,他家徒四壁,日子過得很不富裕。雖然如此,但徐海東仍堅持要為犧牲的親人修墓地,建豐碑,讓後人銘記歷史。由於經歷了多年的戰亂,徐海東並沒能將家族犧牲人員的遺骨全部找到,這也成為他無法彌補的遺憾。

1949年春節前夕,徐海東將原本給兒女們的壓歲錢都用作了購買家族烈士墓地的啟動資金。經過一年多的考察,徐海東將家族烈士墓地選在了自己的出生地,湖北省大悟縣新城區。

1958年,徐海東回到家鄉,頭一件事就是攜夫人周東屏一起去到徐氏家族烈士墓碑前。站在那裡,他陷入久久的沉思,他為有這樣的親人感到驕傲,同時也想為犧牲的家族烈士們做點事情。他在日後的自傳中描述了站在墓碑前的那一幕:

因為那一刻除了無限的懷念和緬懷之情,我找不到任何詞語來形容我此刻的心情,唯有肅穆才能代表我的想法。

徐海東在家族烈士墓碑前留影

1970年,徐海東大將因病去世,享年70歲。

1978年,大悟縣政府又對「徐海東親屬烈士墓」進行了重修,在墓南側辟出平台,樹立了紀念碑。碑高10米,坐北朝南,為台體形,上有「轎」式斜坡頂,下有正方形台腳,均為鋼筋混凝土結構,礬石貼面。當年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元帥在正面題詞「光榮流血」。左側刻有親屬烈士名單及生平,右側刻有徐海東逝世後中共中央所致的悼詞。碑前砌有半圓形平台,約100平方米,四周用青磚、水泥製成石凳,外圍植有馬尾松。墓四周則蒼松翠柏,象徵烈士英靈常在。

徐海東為革命捐軀的親屬包括:其伯父徐有義、四哥徐元海、五哥徐元波,堂兄徐元大、元洪、元典、元興、元慶,侄兒徐文初、文治、文階、文庭、文朗、文雄、少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6cd4aefe9377715757fe269a0adcbe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