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奧會開幕式驚艷全球,張藝謀狙擊手票房慘澹,有機會逆風翻盤嗎

2022-02-05     納蘭澤

原標題:冬奧會開幕式驚艷全球,張藝謀狙擊手票房慘澹,有機會逆風翻盤嗎

文/納蘭澤,納蘭澤自媒體編輯部

春節檔各大電影熱映,吳京、易烊千璽主演的《長津湖之水門橋》領跑並一騎絕塵,上映不到五天,票房已經超過了20億元。另一部魏翔、馬麗主演的《這個殺手不太冷靜》票房也已經突破了10億元。

不過,在整個春節檔口碑最好的電影當屬張藝謀、張末執導的另一部韓戰電影《狙擊手》。這部電影目前在豆瓣評分7.7分,好評率達到了74%,差評率僅為4%。但令人遺憾的是,《狙擊手》排片「起早貪黑」,在各大影院中往往只有清晨檔和午夜檔排片。

目前,《狙擊手》的票房僅有1.76億元,甚至遠遠落後於5億元票房檔的《四海》《奇蹟·笨小孩》和《熊出沒·重返地球》。

為此,張藝謀曾出來公開喊話,希望院線能給《狙擊手》更多排片機會,但沒想到《狙擊手》的排片不降反跌。《狙擊手》從大年初一的9.7%的排片,一度下滑到5.8%。

2月4日大年初四晚,張藝謀總導演的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在鳥巢驚艷舉辦,有網友表示,「張藝謀太懂中國人的浪漫了」。

在網友們交口稱讚冬奧會開幕式的創新、科技、美輪美奐的同時,也終於將一大波流量轉移到了對《狙擊手》的關註上,為《狙擊手》搶得了可能逆襲的機會。

在冬奧會開幕式結束之後,張藝謀也終於對外接受了採訪。

他對於《狙擊手》的水準,還是十分有信心的。但是對於不理想的票房和排片,張藝謀也表現出了很多的無奈。

他表示,「排片比較慘」,但因為冬奧會,也實在顧不上電影了。

對於張藝謀的無奈,網友們開始行動了起來。大量網友表示,需要用實際行動支持讓中國再次驚艷的張藝謀,支持他的優秀電影。

為此「開幕式後要給張藝謀補張電影票」的話題一度衝進新浪微博熱搜榜前十。甚至有網友在開幕式後,連夜去電影院買票表示支持。

在冬奧會開幕式的傳播效應加上電影口碑的持續發酵下,院線也終於意識到《狙擊手》的後續潛力。目前,《狙擊手》的整體排片已經在初五回升至8.5%,完成了對韓寒執導的電影《四海》的超越,或有去年劉德華主演的《人潮洶湧》厚積薄發的可能。

作為一部以韓戰為主題的主旋律作品,《狙擊手》確實值得令人稱讚。電影獨闢蹊徑,不僅沒有採用張藝謀最擅長的宏觀敘事和大場景美術去追求視覺的震撼衝擊,也沒有過分去渲染很多同類型片的個人英雄主義,而是用非常冷靜、客觀的手法去呈現了朝鮮戰場的真實、慘烈與殘酷。

在韓戰後期的冷槍冷炮的戰場上,當我們一直為神槍手張桃芳們的實力和戰績津津樂道的時候,張藝謀和張末用殘忍又熱血的方式告訴了觀眾光榮背後的巨大犧牲。

在朝鮮戰場上,每一個志願軍戰士都是血肉之軀,都可能死,都會死。但對於他們來說,生死不重要,重要的是軍令、是任務,是「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中國好兒女,齊心團結緊,抗美援朝,打敗美帝野心狼」。

與很多主旋律戰爭電影刻意削弱對手來凸顯我方的強大,或單方面突出我方戰士英勇,刻板化敵人相比,《狙擊手》成為少有的將正式敵人實力的電影。

張藝謀為《狙擊手》中的美軍狙擊小隊的主要人物建立了豐滿的人設,讓他們和真實戰場一樣不僅戰力強大,而且沉著冷靜、善用謀略。正是通過與這樣強大的對手的交鋒,才更能顯現出我軍戰士獲取戰鬥勝利的艱難。

所以,當操著濃郁四川口音的班長劉文武的帶領下,與美國狙擊小隊展開了正面的直接對決,在面對戰友的死亡時咬牙地怒喊出「哭個錘子,給老子憋著」時,這份真摯卻更令觀眾崩潰。

當柱元被炸傷後,疼得向劉文武請示「我能喊嗎」,劉文武聲嘶力竭地回應「痛就喊」的時候,無數觀眾不禁流下熱淚。原來,志願軍戰士們不是不會疼、不怕死,而是用鋼鐵的意志和如山的軍令在硬撐。

讓偉光岸的形象讓步於人性,成為了《狙擊手》與很多同類型電影最大的不同。

無數年紀20歲左右的毛頭小伙,在千里之外零下40多度的朝鮮冰天雪地克服困難作戰。除了鋼鐵般的意志,還有被看似壓抑住的光輝人性。但這層人性裡面,也有脆弱、有疼痛、有不甘,卻沒有後悔。

如果說非要有後悔,那就是他們後悔沒有殺掉更多的敵人,沒有更好地保護好自己的戰友。

正如魏巍幾十年前撰下的文章《誰是最可愛的人》。這些年輕的戰士們,正是最可愛的人。

從《一秒鐘》到《懸崖之上》,再到《狙擊手》,張藝謀的電影在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劇情服務於美術的狀態之後,又讓人再次看到了他對於世界、對於民族、對於社會,以及對於人性的洞察。

在《狙擊手》中,我們也從中看到了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中的中國式細膩與中國式情感寄託,看到了團結、凝聚形成的強大向心力。也正是在這種強大的向心力下,中國從朝鮮戰場、越南戰場的軍事戰場,一直戰鬥到改革開放、國際貿易摩擦的政治經濟戰場,且越戰越強。

《狙擊手》,這部早該與觀眾見面的致敬與獻禮性質的主旋律電影,沒想到在冬奧會的加持下,散發出了更璀璨的色彩,用另一種方式宣告了這位第五代導演的返璞歸真。

對於這種返璞歸真,票房本不應該是一種簡單的印證。但只有更多觀眾的入場,才能更好地感受到電影的真摯。

隨著院線排片的回升,《狙擊手》有可能真正完成逆襲,收穫更多國人的感動與認同嗎?

再次向大家強烈推薦這部電影。

好了,今天就聊到這裡,OVER!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63ce513c55a37e7dbcdafc0584e67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