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紅兵:優秀老師都是能站在學生角度思考教學問題的人

2023-06-19     校長傳媒

原標題:程紅兵:優秀老師都是能站在學生角度思考教學問題的人

【程紅兵專欄】

優秀老師都是能站在學生角度思考教學問題的人

作者 | 程紅兵,金茂學校總校長、金茂教育研究院院長,上海市建平中學原校長,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楊絳先生曾經寫過一句話:「當你身居高位時,看到的都是浮華春夢;當你身處卑微,才有機緣看到世態真相。」

這讓我一下子聯想到教師教學,我忽然覺得,課教得好的老師都是能夠站在學生角度思考教學問題的人,反之,課堂教學有問題的多半都是沒有站在學生角度思考問題。

教師的教學永遠是為學生服務的,為學生服務,你就應該思考學生的感受,想想當初你當學生時,你希望老師怎麼上課,怎麼教學。事實上在現實教學中,我們一些教師常常忘記了自己當初做學生時的感受。

我聽過一節世界史課,這堂課有三個環節,三個環節都是屬於信息篩選類型的。第一個環節,關於組成文明的五大特徵,教師邊問邊答。

第二個環節,關於文明社會的基本要素,教師也是邊問邊答。第三個環節,讓學生就希臘文明填寫相關文明社會基本要素的表格。

第一,站在學生的角度,學生得知道這堂課「主要目標是什麼,讓我們幹什麼,讓我們達成什麼」。

整堂課教師都沒有明確地告訴學生目標,學生目標不明,糊裡糊塗跟著老師走,其實即使讓學生填表,教師也應該告訴學生為什麼要填這個表,這個表的意義何在,並明確告知讓學生在多少時間完成填表的工作,計時計分,提前完成的,給予獎勵。

第二,站在學生的角度,學生還要知道老師的指令到底是什麼意思。現在有許多教師的課堂教學指令含義不明,比如教師在課堂上提出問題,但並不要求學生回答,而是自己邊問邊答。

老師一邊提出問題,一邊自己解答問題,完全屬於自問自答,學生不明白老師的指令到底何意,老師到底「要不要我思考、要不要我回答」。

教師這樣一種話語方式,似問似答,非問非答,說是問題,但又不要學生思考,甚至無需學生回答;說不是問題,它常常以問話的方式出現。

而且教師的問題常常是細碎化的問題,甚至於教師常常是把一句話拆開來說,拆成問題來說,一堂課下來,教師這樣的問題多達幾十個,全是碎片化的,學生無法明確教師課堂里這麼多的問題到底指向什麼核心問題,無法建立整體概念。

課堂是師生之間的互動行為,互動方式之一就是對話,對話就是要有來有往,清晰明確,糊裡糊塗的話語方式,也就導致學生糊裡糊塗的學習結果。

第三,站在學生的角度,學生要知道這堂課的邏輯關係、邏輯脈絡到底是怎樣的。也就是說教學內容要結構化。

為什麼要結構化?結構化的目的在於方便學生理解,方便學生掌握。結構化的方式可以利用思維導圖,把一堆的內容條理化,理清楚,把它們之間的關係梳理清楚。

第四,站在學生的角度,整堂課教師沒有提出讓學生深度思考的問題,學生完全停留在淺表層面上的信息篩選,缺乏有質量的問題,對學生而言就缺乏挑戰, 學生情緒容易疲乏,容易瞌睡。

淺層次的信息篩選和深層次的問題應該交互進行,張弛有度,難易有度,節奏感明快,學生學習積極性會比較高。

第五,站在學生的角度,學生想知道教師的評價、好惡原因何在。我聽過一節語文課,教師讓學生就《沁園春·雪》提出一個問題,學生逐一提出問題。

其中一個問題老師連連誇獎「太棒了」,用語極度誇張,但問題是學生根本沒有明白為什麼這個問題非常好,好在哪裡。其實教師完全可以讓學生猜猜教師為什麼高度肯定這個問題,賣個關子,讓學生產生興趣,從而實現對學生的教育。本堂課的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學會就課文提問。

第六,站在學生的角度,教師給出的信息一定要具體、明確,否則學生就雲里霧裡。當學生提出問題之後, 許多教師好為人師的毛病又出現了,開始講解起來,什麼目的論,什麼機械論,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說,不給學生講邏輯定義,只給學生舉例子。

但我們知道所有的例子都是有缺陷的,常常是以偏概全的。在《沁園春·雪》這堂課上,這位老師用打桌球來解釋機械論, 但這個例子的彈性是很大的,可以從多方面去理解,比如可能會被理解為「事情發生的整個過程」,是否正確, 讓人不得而知。

而最後教師把「這首詞在後世有多大影響」這個問題歸為機械論,就讓人無法理解到底是什麼含義。教師必須扣住機械論的特徵來解釋這個例子, 讓例子與原本含義相一致。面對初中學生,教師講的內容還是必須要明確,學生似懂非懂,雲里霧裡,教學效率大打折扣。

其實這個時候,讓學生評說問題,學生說不出所以然來,可以讓學生給問題歸類,教師可以做出相關的提示,比如問話的著眼點、問話的方向等,最後教師出場再來講解目的論、機械論、文學本體論、歷史本體論等,給學生高屋建瓴的啟示。

教師永遠是為學生服務的,教師的教學永遠是為學生的學習服務的。既然如此,教師就應該想想學生的感受,想想學生的希望,想想學生對教師的期盼。

來源 |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版權歸原創作者程紅兵校長所有。

作者簡介:

程紅兵,1961年生於廈門,中學語文特級教師,上海市建平中學校長、 深圳市明德實驗學校總校長。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上海市市級骨幹教師帶教導師,上海教育出版社特約編審,華東師大特聘教授,上海市教師學研究會副會長,上海市語文名師培養基地主持人,現為 上海金茂教育集團總校長兼教育研究院院長

延伸閱讀:

程紅兵:學校中層幹部要涵養好「五氣」

程紅兵:這樣上課才叫把課堂還給學生|詹文齡:做合格父母從處理好4個關係開始

程紅兵:有經驗的教師怎麼上課?告訴你聽、看、說的9個秘密!

程紅兵:中國當下的教育急需英雄擔當

程紅兵:警惕教育界的「偽創新」

程紅兵:面向未來的課程教學——如何應對不確定性的世界?

程紅兵:這樣上課,才叫把課堂還給學生

程紅兵:學校文化從宏大走向細節

程紅兵:應對未來教育,校長需要具備何種素養?

程紅兵:教育的希望在民間,在那些沒有榮譽稱號的一線教師身上

程紅兵:我理想的教師是自由的教師

程紅兵:老師,你能不能換位想想?

「書生校長」程紅兵:回歸上海辦學校

程紅兵:面向未來的課程改革,社會、國家、家長、學校何為?

程紅兵:王干在明德 ——校園裡的人物故事

是校長,也是父親!這些名校長也有教子「煩心事」

程紅兵:學校應該為教師做什麼?

程紅兵:學校教學領導究竟怎樣聽課評課?

程紅兵:我如何思考建平中學的品牌定位?

程紅兵:教育里醜態很多,但不是全部!

走出「虛概念」,做有血有肉的教師、校長!

李鎮西:為什麼我贊同校長一定要直接面對學生?

李鎮西:我鄙視這樣的「名校」

李鎮西:為正直的校長說幾句公道話

兩位知名校長的友誼:能夠當面說「不」,才是真正的好朋友!

人民日報公布不合格家長行為自查表!為了孩子,請各位家長都看一看!

吳非:教師自己要做合格的家長

張俊容:中層幹部的角色定位與責任擔當

陳忠好:學校中層幹部的領導力問題,本質是如何從「一個人」到「一群人」的問題

改變教育,從這裡開始——校長傳媒(我們唯一的微信號xzcm888

第一時間獲取教育行業最新資訊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師卓越發展智慧」與「學生健康成長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們

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523dfcb22a159a2f7ca28449423b07a.html